一种直动型接地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113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动型接地开关,包括壳体、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动触头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动触头联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限位块,在合闸状态时,所述限位块用于阻止所述驱动机构的运动,所述运动由所述动触头弹离所述第一静触头导致。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由于驱动机构与动触头联动,如果动触头在大电动力的作用下弹离第一静触头,那么会导致驱动机构动作,而限位块用于阻止该动作的发生,那么动触头弹离第一静触头的动作也就无法发生。换言之,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直动型接地开关在合闸状态时具有自锁功能,从而提高了合闸状态的稳定性,避免了故障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动型接地开关
本专利技术涉及接地开关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直动型接地开关。
技术介绍
直动型接地开关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动触头、静触头、第二静触头以及驱动机构。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分布在动触头的两端。动触头始终与第二静触头。动触头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作直线运动,以和第一静触头接触或分开。当动触头与第一静触头接触时,直动型接地开关实现合闸;当动触头与第一静触头分离时,直动型接地开关实现分闸。在直动型接地开关处于合闸状态时,如果流过直动型接地开关的电流较大,那么动触头在大电动力的作用下很可能会弹开,那么就会在动触头和固定触头之间产生电弧,造成事故的发生。因此,如何避免动触头弹开,提高直动型接地开关合闸状态的稳定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避免动触头弹开,提高直动型接地开关合闸状态的稳定性。一种直动型接地开关,包括壳体、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动触头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动触头联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限位块,在合闸状态时,所述限位块用于阻止所述驱动机构的运动,所述运动由所述动触头弹离所述第一静触头导致。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转轴、拐臂、连接臂、第一销轴以及第二销轴;所述拐臂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转轴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销轴与所述连接臂枢接,所述连接臂远离所述拐臂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销轴与所述动触头枢接;在合闸状态时,所述拐臂或所述连接臂抵靠在所述限位块上,所述限位块阻止所述拐臂或所述连接臂转动,所述转动由所述动触头弹离所述第一静触头导致。优选地,在合闸状态时,所述拐臂与所述连接臂的夹角为钝角,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动触头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拐臂或者所述连接臂的外侧。优选地,所述驱动转轴与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动触头的同一侧。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壳体为一体式,所述限位块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优选地,所述第一静触头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静触头共轴线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动触头的内腔间隙配合。优选地,所述导向块由绝缘材质制成。优选地,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均包括多个触指,所述多个触指组成与所述动触头配合的圆筒状的触指组,所述触指组的外侧设置有弹簧件,所述弹簧件作用于所述触指组,使所述触指组具有弹性抱紧力。优选地,所述触指组的内径小于所述动触头的外径。优选地,所述连接臂由绝缘材料制成。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中的直动型接地开关包括限位块。由于驱动机构与动触头联动,如果动触头在大电动力的作用下弹离第一静触头,那么会导致驱动机构动作,而限位块用于阻止该动作的发生,那么动触头弹离第一静触头的动作也就无法发生。换言之,本专利技术中的直动型接地开关在合闸状态时具有自锁功能,从而提高了合闸状态的稳定性,避免了故障的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直动型接地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分闸的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合闸的原理图。其中,1为第一静触头、11为触指组、2为第二静触头、3为动触头、4为驱动转轴、5为拐臂、6为第一销轴、7为连接臂、8为第二销轴、9为限位块、10为壳体。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动型接地开关,该直动型接地开关在合闸状态时具有自锁功能,从而避免了动触头的弹开,提高了直动型接地开关在合闸状态时的稳定性。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附图1-图3。在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直动型接地开关包括:壳体10、第一静触头1、第二静触头2、动触头3、驱动机构以及限位块9。其中,第一静触头1、第二静触头2、动触头3、驱动机构以及限位块9均设置在壳体10内。动触头3始终与第二静触头2配合接触。动触头3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作直线运动。动触头3能够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插入第一静触头1内,从而实现合闸。动触头3还能够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与第一静触头1脱离,从而实现分闸。在合闸状态时,在大电动力的作用下,动触头3有弹离第一静触头1的趋势。由于动触头3与驱动机构联动,如果动触头3弹离第一静触头1,那么动触头3的弹离动作会导致驱动机构动作,而限位块9恰恰用于阻止驱动机构的所述动作。因为驱动机构无法发生该动作,那么动触头3也就无法弹离第一静触头1。换言之,本实施例中的直动型接地开关具有合闸自锁功能,能够避免动触头3的弹开,从而提高了直动型接地开关合闸状态的稳定性。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直动型接地开关的稳定性,将驱动机构设置为绝缘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仅仅用来将驱动转轴4的转动转化为动触头3的移动,而不流通电流。更进一步地,限定连接臂7由绝缘材料制成。只要连接臂7绝缘,那么整个驱动机构就为绝缘。绝缘材料的机械连接性能较差,而连接臂7不涉及与驱动转轴4的固定连接,因此限定连接臂7由绝缘材料制成。在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转轴4、拐臂5、连接臂7、第一销轴6以及第二销轴8。其中,驱动转轴4连接在拐臂5的一端,能够带动拐臂5正转或者反转。拐臂5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销轴6与连接臂7枢接。连接臂7远离拐臂5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8与动触头3枢接。驱动转轴4的驱动力依次通过拐臂5、连接臂7传递给动触头3,由于动触头3始终与第二静触头2配合,受限于该配合关系,动触头3在驱动转轴4的驱动下作直线移动。具体地,可以限定驱动转轴4朝一个方向转动时,动触头3插入第一静触头1内,从而实现合闸;驱动转轴4朝另一个方向转动时,动触头3从第一静触头1中抽出,从而实现分闸。在本实施例中,在合闸状态时,即动触头3插入到第一静触头1中时,拐臂5或者连接臂7抵靠在限位块9上。在大电动力的作用下,动触头3有弹离第一静触头1的趋势,如果动触头3弹离第一静触头1,那么会导致拐臂5和连接臂7发生转动,而限位块9恰恰用于阻止该转动的发生,那么动触头3弹离第一静触头1的动作也就无法发生。进一步地,在合闸状态时,拐臂5和连接臂7的夹角为钝角。此时的拐臂5与连接臂7位于动触头3的一侧,限位块9也设置在该侧,且位于拐臂5或者连接臂7的外侧。且此时的拐臂5或者连接臂7恰好抵靠在限位块9上。更进一步地,将限位块9和驱动转轴4设置在动触头3的同一侧。换言之,驱动装置并没有位于动触头3所在的直线上,而是偏离该直线,如此,拐臂5、连接臂7以及动触头3组成了偏心的曲柄滑块机构,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偏心设置能够使拐臂5和连接臂7在转幅较小的情况下实现动触头3的合闸和分闸。如此,便缩小了直动型接地开关的体积,使直动型接地开关的结构更加紧凑。附图3为合闸的原理图,具体过程如下:驱动转轴4逆时针转动,拐臂5和连接臂7也逆时针转动,驱动动触头3向上移动,插入第一静触头1内,待拐臂5与连接臂7成一条直线时,动触头3达到上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动型接地开关,包括壳体(10)、第一静触头(1)、第二静触头(2)、动触头(3)以及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动触头(3)联动;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限位块(9),在合闸状态时,所述限位块(9)用于阻止所述驱动机构的运动,所述运动由所述动触头(3)弹离所述第一静触头(1)导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动型接地开关,包括壳体(10)、第一静触头(1)、第二静触头(2)、动触头(3)以及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动触头(3)联动;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限位块(9),在合闸状态时,所述限位块(9)用于阻止所述驱动机构的运动,所述运动由所述动触头(3)弹离所述第一静触头(1)导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动型接地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转轴(4)、拐臂(5)、连接臂(7)、第一销轴(6)以及第二销轴(8);所述拐臂(5)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转轴(4)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销轴(6)与所述连接臂(7)枢接,所述连接臂(7)远离所述拐臂(5)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销轴(8)与所述动触头(3)枢接;在合闸状态时,所述拐臂(5)或所述连接臂(7)抵靠在所述限位块(9)上,所述限位块(9)阻止所述拐臂(5)或所述连接臂(7)转动,所述转动由所述动触头(3)弹离所述第一静触头(1)导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动型接地开关,其特征在于,在合闸状态时,所述拐臂(5)与所述连接臂(7)的夹角为钝角,所述限位块(9)设置在所述动触头(3)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拐臂(5)或者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旭路媛婧马占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电电气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