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型塑料软管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294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拉型塑料软管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高密度聚丙烯、聚甲醛树脂、双酚A型环氧树脂进行混合加热搅拌得到热反应混合料,将海泡石制粉后与氧化石墨烯湿法研磨、抽滤、干燥、粉碎得到研磨干燥混合料,将聚氧丙烯甘油醚、聚二甲基硅氧烷、双丙酮丙烯酰胺超声处理得到超声处理混合料,将碳纳米管、木质纤维素与塑化剂、抗氧剂经真空高温反应得到高温搅拌反应料,再将前述各产物混合后密炼,接着将密炼混合料经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将干燥后的干燥颗粒料经注塑机注射成型,静置后得到成品抗拉型塑料软管。制备而成的抗拉型塑料软管,其抗拉强度高,在农田输水灌溉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拉型塑料软管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软管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抗拉型塑料软管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软管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部件。软管主要用作电线、电缆、自动化仪表信号的电线电缆保护管和民用淋浴软管,规格从3mm到150mm。软管按用途主要分为:穿线软管、排水软管、通风软管、花洒软管、线束管。软管按材质主要分为:不锈钢软管、金属软管、波纹软管、橡胶软管、塑料软管。由于塑料软管具有耐腐蚀、不渗漏、抗垢、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市场应用量及应用领域都迅速的增长。目前国内外塑料软管的消费市场主要分为四大应用领域:日用消费与健康护理领域,工业中液压传动系统、汽车制造及维修领域以及水利工程等方面。但是,塑料软管仍存在抗拉强度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应用在农田输水灌溉方面,必须满足长期使用中的拉拽要求,这就需要对现有塑料软管进行改进以提高其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拉型塑料软管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高密度聚丙烯、聚甲醛树脂、双酚A型环氧树脂进行混合加热搅拌得到热反应混合料,将海泡石制粉后与氧化石墨烯湿法研磨、抽滤、干燥、粉碎得到研磨干燥混合料,将聚氧丙烯甘油醚、聚二甲基硅氧烷、双丙酮丙烯酰胺超声处理得到超声处理混合料,将碳纳米管、木质纤维素与塑化剂、抗氧剂经真空高温反应得到高温搅拌反应料,再将前述各产物混合后密炼,接着将密炼混合料经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将干燥后的干燥颗粒料经注塑机注射成型,静置后得到成品抗拉型塑料软管。制备而成的抗拉型塑料软管,其抗拉强度高,在农田输水灌溉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拉型塑料软管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1)将高密度聚丙烯80~90份、聚甲醛树脂60~70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35~45份投入到拌料机中,将搅拌机的内部温度加热至75~85℃,在这一温度下按照100~120转/分钟的搅拌速率搅拌30~40分钟,得到热反应混合料;(2)将海泡石6~10份经粉碎后过180~200目筛得到海泡石粉,将得到的海泡石粉与氧化石墨烯3~5份共同投入到球磨机中,再向球磨机的混合物料中加入10倍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后进行研磨,随后将研磨物进行抽滤后在8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将干燥产物粉碎并过250目筛,得到研磨干燥混合料;(3)将聚氧丙烯甘油醚15~2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8~10份、双丙酮丙烯酰胺6~8份投入到超声波震荡器中,按照200~250W的超声功率在70~80℃下超声震荡15~25分钟,得到超声处理混合料;(4)将碳纳米管5~9份、木质纤维素4~6份投入到真空反应釜中,抽真空至反应釜内部压强为0.01~0.02MPa,将反应釜内部温度升高至180~220℃,在180~200转/分钟的速率下保温搅拌反应20~30分钟,再将反应釜内部温度降至150~160℃,加入塑化剂2~4份、抗氧剂2~4份,在280~300转/分钟的速率下保温搅拌反应45~55分钟,得到高温搅拌反应料;(5)将步骤(1)至步骤(4)得到的热反应混合料、研磨干燥混合料、超声处理混合料、和高温搅拌反应料依次注入密炼炉中,在130~150℃的反应温度下按照900~10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进行高温搅拌反应,反应时间为80~120分钟,得到密炼混合料;(6)将步骤(5)得到的密炼混合料经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将挤出的复合塑料颗粒置于烘箱中干燥6~8小时,得到干燥颗粒料;(7)将步骤(6)得到的干燥颗粒料经注塑机注射成型,静置18~22小时后得到成品抗拉型塑料软管。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向球磨机的混合物料中加入10倍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后,将球磨机的内部温度加热至60~70℃,在这一温度下按照550~650转/分钟的速率研磨25~35分钟。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的塑化剂选自亚磷酸二苯酯、柠檬酸三丁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的抗氧剂选自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N,N’-二苯基对苯二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双螺杆各段挤出温度为一区180~205℃,二区190~220℃,三区200~230℃,四区210~235℃,机头205~2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7)中注塑机的工作参数为:喂料段温度180~200℃,塑化剪切段温度210~220℃,机头温度215~225℃,工作压力60~70MPa,注射速度50~60米/秒,注射时间0.3~0.4秒。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抗拉型塑料软管的制备方法是将高密度聚丙烯、聚甲醛树脂、双酚A型环氧树脂进行混合加热搅拌得到热反应混合料,将海泡石制粉后与氧化石墨烯湿法研磨、抽滤、干燥、粉碎得到研磨干燥混合料,将聚氧丙烯甘油醚、聚二甲基硅氧烷、双丙酮丙烯酰胺超声处理得到超声处理混合料,将碳纳米管、木质纤维素与塑化剂、抗氧剂经真空高温反应得到高温搅拌反应料,再将前述各产物混合后密炼,接着将密炼混合料经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将干燥后的干燥颗粒料经注塑机注射成型,静置后得到成品抗拉型塑料软管。制备而成的抗拉型塑料软管,其抗拉强度高,在农田输水灌溉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2)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聚二甲基硅氧烷、碳纳米管等原料参与制备抗拉型塑料软管,对抗拉型塑料软管进行了有效的性能提升,虽然这些材料并非首次应用于抗拉型塑料软管中,但按照一定配比量与其他原料组合后,辅以相应的改性处理方式,给最后制备得到的抗拉型塑料软管带来了使用性能上的大幅度提高,这在以往的研究中是不曾报道过的,对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将高密度聚丙烯80份、聚甲醛树脂60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35份投入到拌料机中,将搅拌机的内部温度加热至75℃,在这一温度下按照100转/分钟的搅拌速率搅拌30分钟,得到热反应混合料;(2)将海泡石6份经粉碎后过180目筛得到海泡石粉,将得到的海泡石粉与氧化石墨烯3份共同投入到球磨机中,再向球磨机的混合物料中加入10倍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将球磨机的内部温度加热至60℃,在这一温度下按照550转/分钟的速率研磨25分钟,随后将研磨物进行抽滤后在8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将干燥产物粉碎并过250目筛,得到研磨干燥混合料;(3)将聚氧丙烯甘油醚1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8份、双丙酮丙烯酰胺6份投入到超声波震荡器中,按照200W的超声功率在70℃下超声震荡15分钟,得到超声处理混合料;(4)将碳纳米管5份、木质纤维素4份投入到真空反应釜中,抽真空至反应釜内部压强为0.01MPa,将反应釜内部温度升高至180℃,在180转/分钟的速率下保温搅拌反应20分钟,再将反应釜内部温度降至150℃,加入亚磷酸二苯酯2份、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份,在280转/分钟的速率下保温搅拌反应45分钟,得到高温搅拌反应料;(5)将步骤(1)至步骤(4)得到的热反应混合料、研磨干燥混合料、超声处理混合料、和高温搅拌反应料依次注入密炼炉中,在130℃的反应温度下按照9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进行高温搅拌反应,反应时间为80分钟,得到密炼混合料;(6)将步骤(5)得到的密炼混合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拉型塑料软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1)将高密度聚丙烯80~90份、聚甲醛树脂60~70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35~45份投入到拌料机中,将搅拌机的内部温度加热至75~85℃,在这一温度下按照100~120转/分钟的搅拌速率搅拌30~40分钟,得到热反应混合料;(2)将海泡石6~10份经粉碎后过180~200目筛得到海泡石粉,将得到的海泡石粉与氧化石墨烯3~5份共同投入到球磨机中,再向球磨机的混合物料中加入10倍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后进行研磨,随后将研磨物进行抽滤后在8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将干燥产物粉碎并过250目筛,得到研磨干燥混合料;(3)将聚氧丙烯甘油醚15~2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8~10份、双丙酮丙烯酰胺6~8份投入到超声波震荡器中,按照200~250W的超声功率在70~80℃下超声震荡15~25分钟,得到超声处理混合料;(4)将碳纳米管5~9份、木质纤维素4~6份投入到真空反应釜中,抽真空至反应釜内部压强为0.01~0.02MPa,将反应釜内部温度升高至180~220℃,在180~200转/分钟的速率下保温搅拌反应20~30分钟,再将反应釜内部温度降至150~160℃,加入塑化剂2~4份、抗氧剂2~4份,在280~300转/分钟的速率下保温搅拌反应45~55分钟,得到高温搅拌反应料;(5)将步骤(1)至步骤(4)得到的热反应混合料、研磨干燥混合料、超声处理混合料、和高温搅拌反应料依次注入密炼炉中,在130~150℃的反应温度下按照900~10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进行高温搅拌反应,反应时间为80~120分钟,得到密炼混合料;(6)将步骤(5)得到的密炼混合料经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将挤出的复合塑料颗粒置于烘箱中干燥6~8小时,得到干燥颗粒料;(7)将步骤(6)得到的干燥颗粒料经注塑机注射成型,静置18~22小时后得到成品抗拉型塑料软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拉型塑料软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1)将高密度聚丙烯80~90份、聚甲醛树脂60~70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35~45份投入到拌料机中,将搅拌机的内部温度加热至75~85℃,在这一温度下按照100~120转/分钟的搅拌速率搅拌30~40分钟,得到热反应混合料;(2)将海泡石6~10份经粉碎后过180~200目筛得到海泡石粉,将得到的海泡石粉与氧化石墨烯3~5份共同投入到球磨机中,再向球磨机的混合物料中加入10倍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后进行研磨,随后将研磨物进行抽滤后在8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将干燥产物粉碎并过250目筛,得到研磨干燥混合料;(3)将聚氧丙烯甘油醚15~2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8~10份、双丙酮丙烯酰胺6~8份投入到超声波震荡器中,按照200~250W的超声功率在70~80℃下超声震荡15~25分钟,得到超声处理混合料;(4)将碳纳米管5~9份、木质纤维素4~6份投入到真空反应釜中,抽真空至反应釜内部压强为0.01~0.02MPa,将反应釜内部温度升高至180~220℃,在180~200转/分钟的速率下保温搅拌反应20~30分钟,再将反应釜内部温度降至150~160℃,加入塑化剂2~4份、抗氧剂2~4份,在280~300转/分钟的速率下保温搅拌反应45~55分钟,得到高温搅拌反应料;(5)将步骤(1)至步骤(4)得到的热反应混合料、研磨干燥混合料、超声处理混合料、和高温搅拌反应料依次注入密炼炉中,在130~150℃的反应温度下按照900~10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进行高温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环亚软管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