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主板固定机构及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293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主板固定机构,所述机构包括一设置在移动终端底壳内侧面,侧切面为L形的扣位,及一固定安装在移动终端主板上,一边可与上述扣位扣合的固定板;上述扣位与上述固定板过盈扣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移动终端固定机构扣位与底壳采用一体成型结构,连接牢靠;且利用移动终端现有空间;仅需对底壳的模具进行改进,生产工艺简单,造价低;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移动终端,避免了指纹模组在底壳发生形变或者由于装配误差,指纹模组与底壳之间产生间隙,导致移动终端密封性不佳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移动终端的密封性及可靠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主板固定机构及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主板固定机构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移动终端,或者叫移动通信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广义的讲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POS(pointofsale,销售终端)机甚至包括车载电脑。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是指手机或者具有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产业将走向真正的移动信息时代。另一方面,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的处理能力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处理能力,移动终端正在从简单的通话工具变为一个综合信息处理平台。这也给移动终端增加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移动终端,特别是智能移动终端,具有如下特点。(1)在硬件体系上,移动终端具备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也就是说,移动终端往往是具备通信功能的微型计算机设备。另外,移动终端可以具有多种输入方式,诸如键盘、鼠标、触摸屏、送话器和摄像头等,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输入。同时,移动终端往往具有多种输出方式,如受话器、显示屏等,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2)在软件体系上,移动终端必须具备操作系统,如WindowsMobile、Symbian、Palm、Android、iOS等。同时,这些操作系统越来越开放,基于这些开放的操作系统平台开发的个性化应用软件层出不穷,如通信簿、日程表、记事本、计算器以及各类游戏等,极大程度地满足了个性化用户的需求。(3)在通信能力上,移动终端具有灵活的接入方式和高带宽通信性能,并且能根据所选择的业务和所处的环境,自动调整所选的通信方式,从而方便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可以支持GSM(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宽带码分多址)、CDMA2000(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2000)、TDSCDMA(TimeDivision-Synchronous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以及WiMAX(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等,从而适应多种制式网络,不仅支持语音业务,更支持多种无线数据业务。(4)在功能使用上,移动终端更加注重人性化、个性化和多功能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从“以设备为中心”的模式进入“以人为中心”的模式,集成了嵌入式计算、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生物识别技术等,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在当今信息化和科技化的时代,生物识别正在逐渐兴起,包括人脸、虹膜、静脉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而其中指纹识别是技术最成熟、应用范围也最广泛的一种;目前,几乎所有的移动终端都具备指纹识别功能,由于每个人指纹在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呈现唯一性且终生不变的特性,因此指纹识别技术不仅解决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安全问题,并且给用户的生活带来便利,例如指纹解锁比滑动解锁、输入密码或者图形密码解锁,指纹解锁无疑使最方便的,另外不用担心忘记密码等问题;指纹支付使得移动支付方便快捷;指纹加密保障了信息的安全性。随着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功能不断扩展,人们对移动终端的重量、厚度、屏幕大小、手持舒适度等要求也逐渐提高,未来随着曲面屏、双面屏等移动终端的逐渐问世,人们对这些方面的需求必将有增无减,与此同时,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便利性的要求也一样提升;因此,移动终端的指纹识别也派生出了前置指纹识别方案和后置指纹识别方案;前置指纹方案将指纹识别位置设置在屏幕下方,会占用屏幕空间,限制屏占比的提高,适合小瓶或者对屏幕大小无要求的场景;后置指纹方案是将指纹识别位置设置在移动终端背面,很好的解决了全面屏问题,更适合大屏移动终端;因此后置指纹方案成为大屏移动终端比较主流的方案;但目前的后置指纹存在一个问题,即指纹模组与移动终端底壳的间隙会随着使用场景变化不定,而间隙偏大时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如何控制指纹模组与底壳之间的间隙变化,成为后置指纹方案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主板固定机构及移动终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后置指纹模组的移动终端的指纹模组与底壳之间间隙不受控制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主板固定机构,所述机构包括一设置在移动终端底壳内侧面,侧切面为L形的扣位,及一固定安装在移动终端主板上,一边可与上述扣位扣合的固定板;上述扣位与上述固定板过盈扣合。优选地,上述扣位设置在上述底壳上用于容纳移动终端指纹模组的凹槽的一边边沿。优选地,上述固定板为钢板。优选地,上述扣位的内立面与上述凹槽的侧壁所在平面平行。优选地,上述扣位的内立面与上述凹槽的侧壁在同一个平面上。优选地,上述扣位设置在距离移动终端底端最近的凹槽一边边沿。优选地,上述扣位与上述底壳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地,上述固定板的长度小于等于上述移动终端主板的宽度。优选地,上述扣位为一勾面与底壳内侧面平行的直钩。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壳、显示屏、主板、指纹模组以及底壳,上述底壳与上壳扣合连接,上述显示屏及指纹模组均与上述主板电连接并位于上述底壳与上壳形成的腔体内,上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上述移动终端主板固定机构。本专利技术所述移动终端主板固定机构,通过在移动终端底壳上增设卡位,在主板上安装固定板,使固定板与卡位在装配后形成过盈扣合,使得指纹模组与底壳之间拉紧贴合,解决了现有技术因底壳发生形变或装配误差,指纹模组与底壳之间产生间隙而导致使用体验不佳的问题;作为优选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移动终端固定机构扣位与底壳采用一体成型结构,连接牢靠;且利用移动终端现有空间;仅需对底壳的模具进行改进,生产工艺简单,造价低;本专利技术所述移动终端,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主板固定结构,在不影响移动终端厚度的情况下,避免了指纹模组2在底壳1发生形变时,与底壳1之间产生间隙,导致移动终端密封性不佳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移动终端的密封性及可靠性,提高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实现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一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系统架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移动终端主板固定机构优选实施例一的侧切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分解图;图5是图3中扣位的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移动终端主板固定机构优选实施例二的侧切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拆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移动终端主板固定机构优选实施例三的侧切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移动终端优选实施例背面部分透视图;附图标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专利技术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专利技术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主板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括一设置在移动终端底壳内侧面,侧切面为L形的扣位,及一固定安装在移动终端主板上,一边可与所述扣位扣合的固定板;所述扣位与所述固定板过盈扣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主板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括一设置在移动终端底壳内侧面,侧切面为L形的扣位,及一固定安装在移动终端主板上,一边可与所述扣位扣合的固定板;所述扣位与所述固定板过盈扣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主板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位设置在所述底壳上用于容纳移动终端指纹模组的凹槽的一边边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主板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为钢板。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主板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位的内立面与所述凹槽的侧壁所在平面平行。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主板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位的内立面与所述凹槽的侧壁在同一个平面上。6.如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