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盖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2931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盖板,在基板的第一表面依次向外设置折射率不同的,具有同一厚度的第一颜色膜层以及具有同一厚度的第二颜色膜层,便于在基板的第一表面设置上述第一颜色膜层以及第二颜色膜层;第一颜色膜层和第二颜色膜层的折射率不同可以通过薄膜干涉使得第二颜色膜层向外显现出特定的颜色。设置在第二颜色膜层的镂空的遮蔽层需要使得外界光线透过遮蔽层的光线照射至第二颜色膜层的光强渐变,从而使得第二颜色膜层具有明暗的变化,进而使得第二颜色膜层可以显示出渐变的颜色。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盖板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盖板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同时第一颜色膜层、第二颜色膜层以及遮蔽层的制备非常简便,同时产能以及良品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科技不断的进步以及触控显示产品行业的发展,触控感应器无论是从尺寸还是性能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相应的,用户对于触控产品的细节,外观等具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现阶段,为了使得移动设备具有靓丽的外观以获得用户的青睐,通常会使得终端的盖板,例如手机后盖显示出渐变的颜色,以增加用户的体验。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设置厚度渐变的薄膜,通过薄膜干涉来产生颜色渐变的效果。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在基板表面镀厚度渐变的薄膜的流程非常复杂,同时厚度渐变的膜层质量调节比较麻烦,使得生产厚度渐变的薄膜的产能以及良品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盖板,可以在实现颜色渐变的同时简化盖板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盖板的制备方法,可以在实现颜色渐变的同时降低盖板的制作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盖板,所述盖板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第一表面的具有同一厚度的第一颜色膜层;位于所述第一颜色膜层背向所述基板一侧表面的第二颜色膜层;其中,所述第二颜色膜层具有同一的厚度,所述第二颜色膜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一颜色膜层的折射率不同;位于所述第二颜色膜层背向所述基板一侧表面的遮蔽层;其中,所述遮蔽层为镂空的遮蔽层,且外界光线透过所述遮蔽层的光线照射至所述第二颜色膜层的光强渐变。可选的,所述外界光线透过所述遮蔽层的光线照射至所述第二颜色膜层的光强沿所述第二颜色膜层表面的第一方向依次减少。可选的,所述遮蔽层具有多个用于使所述外界光线透过所述遮蔽层的通孔,多个所述通孔的直径均相同,相邻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间距依次增加。可选的,所述遮蔽层具有多个用于使所述外界光线透过所述遮蔽层的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均匀分布于所述遮蔽层,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所述通孔的直径依次减小。可选的,所述通孔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为1μm至30μm,包括端点值。可选的,所述遮蔽层为DLC薄膜。可选的,所述盖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基板背向所述第一颜色膜层一侧表面的黑色油墨层。可选的,所述遮蔽层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10nm至200nm,包括端点值。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盖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基板的第一表面设置具有同一厚度的第一颜色膜层;在所述第一颜色膜层的表面设置第二颜色膜层;其中,所述第二颜色膜层具有同一的厚度,所述第二颜色膜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一颜色膜层的折射率不同;在所述第二颜色膜层的表面设置遮蔽层;将所述遮蔽层刻蚀成镂空的遮蔽层,以制成所述盖板;其中,外界光线透过所述遮蔽层的光线照射至所述第二颜色膜层的光强渐变。可选的,所述将所述遮蔽层刻蚀成镂空的遮蔽层包括:通过激光将所述遮蔽层刻蚀出成镂空的遮蔽层。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盖板,在基板的第一表面依次向外设置折射率不同的,具有同一厚度的第一颜色膜层以及具有同一厚度的第二颜色膜层,即第一颜色膜层和第二颜色膜层的厚度均匀不变,便于在基板的第一表面设置上述第一颜色膜层以及第二颜色膜层;第一颜色膜层和第二颜色膜层的折射率不同可以通过薄膜干涉使得第二颜色膜层向外显现出特定的颜色。设置在第二颜色膜层的镂空的遮蔽层需要使得外界光线透过遮蔽层的光线照射至第二颜色膜层的光强渐变,从而使得第二颜色膜层具有明暗的变化,进而使得第二颜色膜层可以显示出渐变的颜色。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盖板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盖板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同时第一颜色膜层、第二颜色膜层以及遮蔽层的制备非常简便,同时产能以及良品率较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种具体的盖板的俯视图;图4为第二种具体的盖板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盖板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中:1.基板、2.第一颜色膜层、3.第二颜色膜层、4.遮蔽层、41.通孔、5.黑色油墨层。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盖板。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设置厚度渐变的薄膜,通过薄膜干涉来产生颜色渐变的效果。即需要在基板上镀一层厚度渐变的薄膜,从而实现颜色的渐变。但是厚度渐变的薄膜的制备流程非常复杂,同时厚度渐变的膜层质量调节比较麻烦,使得生产厚度渐变的薄膜的产能以及良品率较低。而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盖板,在基板的第一表面依次向外设置折射率不同的,具有同一厚度的第一颜色膜层以及具有同一厚度的第二颜色膜层,即第一颜色膜层和第二颜色膜层的厚度均匀不变,便于在基板的第一表面设置上述第一颜色膜层以及第二颜色膜层;第一颜色膜层和第二颜色膜层的折射率不同可以通过薄膜干涉使得第二颜色膜层向外显现出特定的颜色。设置在第二颜色膜层的镂空的遮蔽层需要使得外界光线透过遮蔽层的光线照射至第二颜色膜层的光强渐变,从而使得第二颜色膜层具有明暗的变化,进而使得第二颜色膜层可以显示出渐变的颜色。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与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包括基板1;位于所述基板1第一表面的具有同一厚度的第一颜色膜层2;位于所述第一颜色膜层2背向所述基板1一侧表面的第二颜色膜层3;其中,所述第二颜色膜层3具有同一的厚度,所述第二颜色膜层3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一颜色膜层2的折射率不同;位于所述第二颜色膜层3背向所述基板1一侧表面的遮蔽层4;其中,所述遮蔽层4为镂空的遮蔽层4,且外界光线透过所述遮蔽层4的光线照射至所述第一颜色膜层2的光强渐变。上述基板1主要用于提供足够的结构强度,以支撑起整个盖板,使得盖板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以应对使用过程中的各种环境以及情况。有关基板1的具体材质以及具体厚度等参数可以参照现有技术,视具体情况而定,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并不做具体限定。上述第一颜色膜层2设置在基板1的第一表面。所谓第一表面,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即基板1的某一个需要设置第一颜色膜层2的表面。通常情况下,基板1的第一表面与基板1其他表面之间并没有明显区别。上述第一颜色膜层2具有同一厚度,即第一颜色膜层2的厚度均匀不变。设置厚度均匀的第一颜色膜层2在现阶段非常简单,且无论是产能还是良品率都非常高。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并不是说第一颜色膜层2本身需要具有某种特定的颜色,而是第一颜色膜层2需要与第二颜色膜层3配合使用,通过薄膜干涉来产生相应的颜色。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于第一颜色膜层2的具体材质以及具体厚度并不做具体限定,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上述第一颜色膜层2需要由无色、透明的薄膜所构成。上述第二颜色膜层3位于第一颜色膜层2背向基板1一侧表面,即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第一表面的具有同一厚度的第一颜色膜层;位于所述第一颜色膜层背向所述基板一侧表面的第二颜色膜层;其中,所述第二颜色膜层具有同一的厚度,所述第二颜色膜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一颜色膜层的折射率不同;位于所述第二颜色膜层背向所述基板一侧表面的遮蔽层;其中,所述遮蔽层为镂空的遮蔽层,且外界光线透过所述遮蔽层的光线照射至所述第二颜色膜层的光强渐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第一表面的具有同一厚度的第一颜色膜层;位于所述第一颜色膜层背向所述基板一侧表面的第二颜色膜层;其中,所述第二颜色膜层具有同一的厚度,所述第二颜色膜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一颜色膜层的折射率不同;位于所述第二颜色膜层背向所述基板一侧表面的遮蔽层;其中,所述遮蔽层为镂空的遮蔽层,且外界光线透过所述遮蔽层的光线照射至所述第二颜色膜层的光强渐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界光线透过所述遮蔽层的光线照射至所述第二颜色膜层的光强沿所述第二颜色膜层表面的第一方向依次减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层具有多个用于使所述外界光线透过所述遮蔽层的通孔,多个所述通孔的直径均相同,相邻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间距依次增加。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层具有多个用于使所述外界光线透过所述遮蔽层的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均匀分布于所述遮蔽层,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所述通孔的直径依次减小。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周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