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连接构件的镶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2807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带连接构件(3,4,7,9)的镶板(1),为与另一镶板(2)进行形状连接。镶板(1)带有位于侧边上的由两个刚性边壁所构成的榫槽(3)作为连接单元,两刚性边壁中的一个边壁(6)长于另一边壁,较长的刚性边壁有一缺口(7)。另一镶板侧边有一榫头(4),榫头上侧面或下侧面有一鼻状突起(9)。鼻状突起和缺口设置得使鼻状突起(9)能卡入缺口。榫头带鼻状突起的侧面有一斜面(12),使两镶板在接合状态下通过斜面(12),在榫头的带鼻状突起的侧面和较长的刚性边壁间构成一间隙。两镶板可无须胶合、无须费力而接合在一起。(*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接插轮廓的镶板本专利技术涉及镶板的接插轮廓。镶板,如欧洲专利公开文本EP 090 6994 A1所述,通常为长形,在其侧边、也即纵向及横向侧边可通过榫槽和榫头与其它镶板相连,由此拼接而成的镶板可特别用作地板或护墙板。由两块镶板所构成的拼缝在下文中统称为连接缝。根据已有技术,镶板可如下文所述通过快节拍压制工艺来制造。在浸渍树脂的薄膜层(也称‘对吸纸’)上放置支承板。再在其上放置另一浸渍树脂的、薄膜状的、带花纹的薄层。这一薄层常被称为‘装饰纸’。将另一含刚玉及树脂的薄膜层置于装饰层之上,这一薄层常被称为‘表层’,通过表层镶板可达到所需的表面硬度。利用抓具夹住上述多层系统的边缘将之送至压制机上。压制机主要由两块可加温至约200度的平行板构成。将多层系统放置在两平行板的下板上。接着将上平行板降下压制多层系统。由平行板传导的热量使树脂溶化。接着升起上平行板。将带吸盘的抓具移至压制好的多层系统并下降抓具高度,将吸盘放置于多层系统上并使之吸牢。借助吸盘将多层系统提起并运出压制机。利用相应的设备将多层系统切割成镶板,通常镶板尺寸约为1200-1300mm长,5-12mm厚,200mm宽。接着,铣出榫槽和榫头,通过榫槽和榫头镶板可拼接在一起,由此可利用镶板构成地板或护墙板。互相拼接的镶板所构成的一种地板即为金刚板。为避免使用胶合,可使用国际专利WO96/27721号中述及的镶板插接轮廓,此插接轮廓通常包括榫槽和榫头,此外,每个榫头的上侧面和/或下侧面至少有一个贯通的鼻状突起,每个榫槽带凹槽,且凹槽的设置使两镶板在对接后鼻状突起能镶入相应的凹槽。这样两镶板间构成形状连接。无需使用胶合即可将镶板拼装成地板或护墙板。-->每一镶板在其两纵向侧边及两横向侧边均具有榫槽或榫头。若一镶板与另一镶板拼接时在纵向侧边上有错位,则在实现两镶板形状连接之后可能要求或需要对之进行侧面推移。例如在想获得一光滑的侧缘时这种侧面推移是很必须的。另外当两块镶板横向侧边相邻接时,也希望能事后对它们进行推移,以得到完整整齐的表面。在已有技术中,如国际专利WO 96/27719号或WO 96/27721号所述,这一鼻状突起-凹槽-榫头-榫槽-连接贯穿两镶板的整个纵向侧边。为事后实现平行于纵向侧边的相对位移,需要克服很大的摩擦力。为避免如此大的摩擦力,根据欧洲专利EP 0 698 162 B1在锁定榫槽和锁定单元的锁定表面间设立一空隙(Δ)。国际专利WO 97/47834号提出如下实现无胶合的镶板拼接的设想,在此构造中侧边榫槽的向外伸出的下边壁具有弹性。整体构造、尤其是前伸的下边壁的位置,使两镶板的拼接通过一个基本上在一个平面上的运动而成为可能。边壁弹性较大的缺点是在水平方向上机械连接不够稳固。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实现镶板无胶合稳固拼接。利用带主权利要求所述特征的镶板可实现这一任务。从属权利要求可导引出优选实施例。一块镶板至少在一侧有一铣出的榫槽。榫槽由两边壁或侧边构成。其中一边壁突出于另一边壁,也即长于另一边壁。两边壁为刚性,也即基本上非弹性。依据本专利技术一边壁为刚性是指:不能按国际专利WO97/47834号那样使此边壁弹性弯曲变形,以便在同一平面上拼推两镶板使之接合。在较长的边壁上至少有一缺口。第二块镶板在一侧有一榫头,此榫头可被导入前述的榫槽,以将这两块镶板拼接在一起。榫头在其上侧面或下侧面至少有一鼻状突起。当两镶板拼装在一起时,此鼻状突起进入前述的边壁缺口中。且此鼻状突起延及缺口的底部。-->榫头具有如下特征:当榫头被导入相应的榫槽中时,至少在榫头的终端区域榫头的某一侧面(上侧面或下侧面)与相邻近的榫槽的边壁间有一定的间距。也即在榫头相应的上侧面或下侧面与相邻边壁间留有一空隙。此空隙至少延及榫头的终端,以使此终端不触及边壁。榫头特别呈倾斜,也即榫头类似一尖端物形状变细。榫头相应的上侧面或下侧面是指和带缺口的边壁相邻的那一侧面。通过榫头的斜面及实现的空隙无需花费很大的力气,就可通过一围绕两镶板间连接缝的转动动作,将一镶板与另一镶板松脱开,或相反通过一转动动作将两镶板拼合起来,也即通过这一转动动作将榫头送入相邻镶板的相应榫槽中去,而无需将带缺口的边壁强烈压弯曲变形。虽然欧洲专利EP 0855482 B1曾述及这样的转动动作,然而这一专利并未涉及如前所述的空隙,这一空隙可通过呈斜面的榫头来实现,利用此空隙就无需弯曲相邻的弹性边壁。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几何构造,镶板侧面榫槽的边壁可为刚性,由此实现的两镶板的形状连接特别稳固。鼻状突出延及接触缺口的底部,以此来补偿榫头在斜面区域不象已有技术中与边壁直接邻接。这类接触面是必需的,以保证在受载时一块镶板的表面相对另一相邻镶板的表面不下陷。当两镶板拼合在一起时,鼻状突起的另一侧面与缺口的侧墙相接触。通过这一侧面及侧墙,可实现两镶板间的闭锁(平行于镶板表面)。这一侧面与侧墙的连接是非常必需的,这样才能使镶板间的结合变得牢固。这样才能保证两镶板间的连接缝不出现裂口。榫槽边壁的缺口特别可以以凹槽形式出现,此凹槽平行于两镶板的连接缝。此缺口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的形状。例如此缺口可为长孔状,另一块镶板的相应的鼻状突起可卡入这一长孔。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榫头的带斜面的一侧面与前突的边壁间有一间距或间隙。这样使两镶板的结合变得更为简单。可设立这一间距是因为鼻状突起接触缺口的底部,从而取代了通常意义上的榫头和-->榫槽的连接作用。榫头和榫槽间的间距或间隙可限制在几个百分之毫米,如可以3/100mm作为优选下限。根据权利要求所实现的镶板的纵向和/或横向侧边具有特定构造,利用此构造可将两镶板通过形状连接接合起来。依据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实现的形状连接是指:两块利用形状连接结合在一起成为一平面的镶板,在此平面内只能够平行于而不能垂直于连接缝被推移。当然也可以以连接缝为轴转动镶板进而将两块镶板分开。在这个转动过程中一镶板离开前述平面。不离开上述平面的推移运动,不发生在这样一个转动过程中。与已有技术不同,形状连接最好利用多个鼻状突起来实现。每个鼻状突起与相邻的鼻状突起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在对两块镶板进行平行于连接缝的相对推移时,所需克服的摩擦阻力相对较小。本专利专利技术人的贡献在于认识到已有技术中鼻状突起贯通榫头的全长所带来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鼻状突起不再为贯通型,而是由多个突起构成,各个突起延伸的长度相对较短。通过这一措施,一方面保证沿着整个连接缝都有所希望的形状连接存在,另一方面又能将不受欢迎的摩擦阻力降下来。两个鼻状突起间的间距,每一鼻状突起的长度以及每一连接缝上设置的鼻状突起数目,都可通过做几次实验来选择,以求达到上述理想效果。具体结果可由行家自行选定。在本专利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镶板的每一纵向或横向侧边都带有一榫槽或榫头。可将这榫头引入相应镶板的榫槽中,以实现这两镶板的接合。镶板在其纵向和横向侧边至少还带有一凹槽或多个鼻状突起,凹槽或鼻状突起基本上是垂直于镶板的表面,此表面构成地板表面或护墙板表面。选择鼻状突起或凹槽的位置,使在两镶板接合的状态下鼻状突起至少进入一个凹槽中,这样就实现了所希望的形状连接。上述优选实施例是一个简单、可靠地实现权利要求所述的镶板的例子。鼻状突起特别要设立在镶板的带榫头的纵向或横向侧边上。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连接构件(3,4,7,9)的镶板(1),通过连接构件使此镶板与另一镶板(2)的形状连接成为可能,-镶板(1)带有位于侧边上的由两个刚性边壁所构成的榫槽(3)作为连接单元,-两刚性边壁中的一个边壁(6)长于另一边壁,-较长的刚性边壁(6)具有一缺口(7),-另一镶板侧边有一榫头(4),-榫头(4)的上侧面或下侧面有一鼻状突起(9),-鼻状突起(9)和缺口(7)如此设置,使鼻状突起(9)能卡入缺口(7)中,其特征在于:榫头带鼻状突起的侧面有一个尤其可呈斜面(12)形状的缺口,使得两镶板在接合状态下、通过这个主要由斜面(12)构成的缺口而在榫头(4)带鼻状突起(9)的侧面和较长刚性边壁(6)之间留有一间隙,由此使两镶板在接合时榫头的终端不触及刚性边壁(6)。

【技术特征摘要】
DE 2000-2-2 20001788.8;DE 1999-12-27 29922649.21.带连接构件(3,4,7,9)的镶板(1),通过连接构件使此镶板与另一镶板(2)的形状连接成为可能,-镶板(1)带有位于侧边上的由两个刚性边壁所构成的榫槽(3)作为连接单元,-两刚性边壁中的一个边壁(6)长于另一边壁,-较长的刚性边壁(6)具有一缺口(7),-另一镶板侧边有一榫头(4),-榫头(4)的上侧面或下侧面有一鼻状突起(9),-鼻状突起(9)和缺口(7)如此设置,使鼻状突起(9)能卡入缺口(7)中,其特征在于:榫头带鼻状突起的侧面有一个尤其可呈斜面(12)形状的缺口,使得两镶板在接合状态下、通过这个主要由斜面(12)构成的缺口而在榫头(4)带鼻状突起(9)的侧面和较长刚性边壁(6)之间留有一间隙,由此使两镶板在接合时榫头的终端不触及刚性边壁(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镶板,其特征在于:鼻状突起(9)在卡入状态下抵及缺口(7)的底部,或者边壁(6)终端处的突起(19)抵及缺口(20)的顶部,此缺口是由鼻状突起(9)在其所归属的镶板的下侧面所构成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镶板,其特征在于:当两镶板互相接合时由于预设一缺口,带鼻状突起(9)的榫头(4)的侧面不触及榫槽(3)内部的边壁(6),这样就形成一空隙(17)。4.如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镶板,其特征在于:鼻状突起(9)触及缺口(7)的侧壁,此连接对两镶板(1,2)的接合起作用。5.如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镶板,其特征在于:缺口以凹槽形式出现。6.如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镶板,其特征在于:从鼻状突起(9)至斜面(12)之间,榫头(4)和较长的刚性边壁(6)通过一空隙(17)分隔开。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迈克默布斯
申请(专利权)人:克罗诺斯番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Y[塞浦路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