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磊专利>正文

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和操作平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2493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和操作平台,涉及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操作平台和智能终端:操作平台导入了BIM及相关信息,操作平台用于根据BIM模型及相关信息给BIM中的目标模型对象生成识别码;智能终端用于通过识别码访问BIM。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操作平台使得建筑模型信息生成模型专用信息识别码,可以适用于施工现场任何构件任何区段的施工。当每个构件施工完成时,操作平台根据智能终端上报信息能够实时的进行虚拟建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和操作平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和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BIM(建筑信息化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用于将工程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方便被工程各参与方使用,该模型通过三维数字技术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相互协调、内部一致的信息模型。目前的BIM使用过程中与施工结合的管理系统或是管理程序都由专业的建模人员操作,各种施工信息需要建模人员到施工现场检查收集之后进行模型相关信息的增加和修改等操作,之后将施工进度等信息在BIM平台中呈现,改过程对建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人为因素太大,并且在施工信息传递过程中很难保证BIM内信息的准确性,无法使得BIM模型信息真正直接的作用于施工管理中,使BIM平台信息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施工进度体现上都处于被动延迟状态,无法实时体现工程进度及管理等情况的实时更新,此外,由于施工管理人员需要配合建模人员搜集施工信息,使BIM平台对原有成熟的管理系统干扰较大,使得管理人员工作量增加,BIM管理平台难以被广泛进行工程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BIM实时性差、准确性差和管理混乱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和操作平台,其具有实时性强、准确性高和容易管理等特点。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操作平台和智能终端:所述操作平台导入了BIM及相关信息,所述操作平台用于根据所述BIM模型及相关信息给所述BIM中的目标模型对象生成识别码;所述智能终端;用于通过所述识别码访问所述BIM。优选的,结合以上内容,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模型对象在施工现场对应的实物上粘贴相应所述识别码,所述目标模型对象包括施工区段、各种构件、构件区段和各种材料。优选的,结合以上内容,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施工区段包括已建成施工区段和未建成施工区段,所述智能终端在现场读取所述识别码,通过所述识别码访问所述BIM,包括:所述操作平台在通过所述智能终端显示所述识别码对应的目标模型对象时,已建成施工区段的目标模型对象与未建成施工区段的目标模型对象进行区别显示;所述智能终端在未建成施工区段施工完成后,向所述操作平台上传施工完成信息,所述操作平台在通过所述智能终端显示该施工完成信息对应的施工区段时,将该区域对应的目标模型对象转换为代表施工完成的方式。优选的,结合以上内容,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智能终端通过所述识别码访问所述BIM包括:根据所述智能终端的选择,所述操作平台将被选择的目标模型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显示。优选的,结合以上内容,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智能终端通过所述识别码访问所述BIM还包括:所述操作平台根据所述智能终端的输入信息对相应目标模型对象的数据进行修改。优选的,结合以上内容,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智能终端通过所述识别码访问所述BIM还包括:所述智能终端读取所述识别码,同时向所述操作平台发送访问权限信息;所述操作平台在通过所述智能终端显示所述识别码对应的目标模型对象时,仅允许所述智能终端访问所述访问权限内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导入了BIM及相关信息,所述操作平台用于根据所述BIM模型及相关信息给所述BIM中的目标模型对象生成识别码,并在智能终端读取所述识别码时,接受所述智能终端的访问。优选的,结合以上内容,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施工区段包括已建成施工区段和未建成施工区段;所述操作平台在通过所述智能终端显示所述识别码对应的目标模型对象时,已建成施工区段的目标模型对象与未建成施工区段的目标模型对象进行区别显示;所述智能终端在未建成施工区段施工完成后,向所述操作平台上传施工完成信息,所述操作平台在通过所述智能终端显示该施工完成信息对应的施工区段时,将该区域对应的目标模型对象转换为代表施工完成的方式。优选的,结合以上内容,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操作平台还用于根据所述智能终端的输入信息对相应目标模型对象的数据进行修改。优选的,结合以上内容,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所述操作平台发送的访问请求,所述访问请求中包含所述智能终端的访问权限信息;所述操作平台在通过所述智能终端显示所述识别码对应的目标模型对象时,仅允许所述智能终端访问所述访问权限内的相关内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和操作平台,能够实现BIM模型平台的通用性,通过操作平台使得建筑模型信息生成模型专用信息识别码,可以适用于施工现场任何构件任何区段的施工。当每个构件施工完成时,操作平台根据智能终端上报信息能够实时的进行虚拟建造,不需要建模人员进行模型修改。减少对其它成熟工程管理流程和系统的干扰,只做模型信息的统计完善,实现资料、责任人、施工过程的可追溯性。增加了施工现场施工和管理人员的约束性。使得施工真正实现了结合管理工作开展的虚拟建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设计及功能使用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梁板施工区段未开始施工时在操作平台中的显示方式;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梁板施工区段正在施工时在操作平台中的显示方式;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梁板施工区段施工完成,墙柱施工区段施工构件未开始施工时在操作平台中的显示方式;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墙柱施工区段施工构件正在施工时在操作平台中的显示方式;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墙柱施工区段施工构件施工完成时在操作平台中的显示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现有BIM技术灵活性差、使用难度大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操作平台和智能终端,该系统设计流程参见图1:操作平台导入了BIM及相关信息,操作平台用于根据BIM模型及相关信息给BIM中的目标模型对象生成识别码;智能终端;用于通过识别码访问操作平台中的BIM。为了更好的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首先建立一个与BIM模型相关联的操作平台,智能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通过在手机端加载操作平台的应用APP软件,展现施工进度,施工现场全貌,等模型,亦可查阅模型、构件全方面施工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的APP软件的实现方式,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工程项目需要进行设计开发,此处不做限定,也不进行赘述。工程项目开始初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操作平台和智能终端:所述操作平台导入了BIM及相关信息,所述操作平台用于根据所述BIM模型及相关信息给所述BIM中的目标模型对象生成识别码;所述智能终端;用于通过所述识别码访问所述BI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操作平台和智能终端:所述操作平台导入了BIM及相关信息,所述操作平台用于根据所述BIM模型及相关信息给所述BIM中的目标模型对象生成识别码;所述智能终端;用于通过所述识别码访问所述BI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模型对象与施工现场对应的实物上设置相应所述识别码,所述目标模型对象包括施工区段、各种构件、构件区段和各种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区段包括已建成施工区段和未建成施工区段,所述智能终端在现场读取所述识别码,通过所述识别码访问所述BIM,包括:所述操作平台中与在所述智能终端显示所述识别码对应的目标模型对象时,已建成施工区段的目标模型对象与未建成施工区段的目标模型对象进行区别显示;所述智能终端在未建成施工区段施工完成后,向所述操作平台上传施工完成信息,所述操作平台与所述智能终端显示该施工完成信息对应的施工区段时,将该区域对应的目标模型对象转换为代表施工完成的方式。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通过所述识别码访问所述BIM包括:根据所述智能终端的选择,所述操作平台将被选择的目标模型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显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通过所述识别码访问所述BIM还包括:所述操作平台根据所述智能终端的输入信息对相应目标模型对象的数据进行修改。6.根据权利要求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李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