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园区员工管理的动态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2492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园区员工管理的动态数据处理系统,包括采集终端设备、后台管理平台以及服务器,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有线/无线通信方式与服务器相连接,所述服务器以有线通信方式连接,所述后台管理平台通过以太网与云平台相连接,且设置在PC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采集上报用户的数据消息记录,以及记录个人数据信息,所述服务器用于构建数据库分析模型以及数据存储,且关联源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匹配,以及筛选、去重、表决以及调优过程筛选出有效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多数据源采集到的无效数据干扰生成的热力图的准确度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园区员工管理的动态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园区管理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园区员工管理的动态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通过实时人口热力图,园区运营部门可以通过观察地图上的颜色深浅变化来判断区内人员分布状况及总体流动情况,区域块的颜色越深人群越集中,颜色越浅则人群就越分散,人员热力图是根据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指定区域内的人流量聚集程度进行分析,来判断人员对区内特定目标的关注度,从而人员动向。多数据源较多的时候导入数据库的多种数据的真实性或重复的历史记录会降低热力图的反应的真实性。所以,人员关联的数据有多种多样汇总后的准确性采用哪个数据作为最后的标记地点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园区员工管理的动态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通过对采集终端来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性的筛选得到园区员工的标记地点与时间对应的有效数据,解决多数据源采集到的无效数据干扰生成的热力图的准确度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用于园区员工管理的动态数据处理系统,包括采集终端设备、后台管理平台以及服务器,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有线/无线通信方式与服务器相连接,所述服务器以有线通信方式连接,所述后台管理平台通过以太网与云平台相连接,且设置在PC端,所述终端设备采集上报用户的数据消息记录,以及记录个人数据信息,所述服务器用于构建数据库分析模型以及数据存储,且关联源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匹配,以及筛选、去重、表决以及调优过程筛选出有效数据。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构建独立数据库模型,建立扩展采集终端接口;同步管理模块用于自动/手动设定终端设备自动上报数据的时间值,扩展接口用于接入其他终端设备或系统的数据消息。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设备包括闸机、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Wifi探针,所述闸机和生物特征识别装置设置电梯、每楼层的重要出入口,所述Wifi探针设置在无线网络所需覆盖的区域。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还提供了用于园区员工管理的动态数据处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初始化登记注册,在采集终端内注册用户ID以及登记用户的生物特征,根据采集设备类型的不同,预先构建对采集终端设备对应的数据特征库;步骤S2:采集终端设备与数据库进行数据同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同步频率;采集终端设备获取的字段相同步,以用户ID为主字段,初始化同步,查询采集终端设备的数据,将数据后存储至本地的数据库同时增量备份,步骤S3:将一个自然日以n分钟间隔分为1440/n个时间片,生成每个时间片中的人员位置快照,对无效去重操作,在单一终端的数据源中任意一个时间片内的历史数据列表,剔除其中记录有重复值后,选择时间值为较后的最后一条;大数据数据进行去重操作后得到较为准确的列表1;对单个数据源样本丢失时,对单个采集终端设备获取数据源的样本插值后,通过表决比较最优值,无效信息记录,得到的查询列表2,步骤S4:设定查询单位的范围,分类统计需要查询的时间段内的用户ID位置信息,取某个时间的查询单位内用户ID分布情况,生成数据源文档。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所述闸机用于射频卡的序号和用户ID建立一对一映射的关系;所述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用于初始设定时自主识别的员工的生物特征标记;所述wifi探针用于wifi公共网络设置域账号登录,用户ID连接wifi时,默认用户ID以及对应地点。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临时用户访客通过所述闸机以及Wifi探针的采集数据信息不计入其对应的数据库;所述生物特征识别装置上报的临时用户数据,生物特征数据定义为随机ID用于后续匹配以及去重训练,若未注册的生物特征的定义为为其他;所述生物特征识别以及记录存储在采集终端设备。更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所述查询单位可以为楼层、部门或房间为单位归属。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所述无效信息记录在每个时间片每用户ID的位置信息;再以楼层为单位,自然日凌晨时,对残留数据统一清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采集终端设备的采集的海量数据进行去重表决调优的过程,可进一步获得较好的数据,提高海量数据的准确性,校验过程更为准确,提高模型优化数据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结构关系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原始数据条目表;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获取查询数据列表;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表决真值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园区员工管理的动态数据处理系统,包括采集终端设备、后台管理平台以及服务器,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有线/无线通信方式与服务器相连接,所述服务器以有线通信方式连接,所述后台管理平台通过以太网与云平台相连接,且设置在PC端,所述终端设备采集上报用户的数据消息记录,以及记录个人数据信息,所述服务器用于构建数据库分析模型以及数据存储,且关联源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匹配,以及筛选、去重、表决以及调优过程筛选出有效数据。采集终端设备设置有三种人脸识别一体机、闸机、WiFi公共网,通过用户ID登录密码注册,三种采集终端设备上报数据至对应的三个数据库。所述服务器构建独立数据库模型,建立扩展采集终端接口,同步管理模块用于自动/手动设定终端设备自动上报数据的时间值,扩展接口用于接入其他终端设备或系统的数据消息,如指纹锁或智能家居的设备开关控制操作记录同样可扩展。所述终端设备包括闸机、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Wifi探针,所述闸机和生物特征识别装置设置电梯、每楼层的重要出入口,所述Wifi探针设置在无线网络所需覆盖的区域。本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园区员工管理的动态数据处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初始化登记注册,在采集终端设备内注册用户ID以及登记用户的生物特征面部识别或虹膜,根据采集设备类型,预先构建对采集终端设备对应的数据特征库;闸机用于射频卡的序号和用户ID建立一对一映射的关系;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如人脸识别一体机用于初始设定时自主识别的员工的面部特征标记;所述wifi探针在wifi公共网络设置域账号登录,用户ID连接wifi时,默认用户ID以及对应地点,上报至本地独立的数据库。临时用户访客通过所述闸机以及Wifi探针的采集数据信息不计入其对应的数据库;所述生物特征识别装置上报的临时用户数据,生物特征数据定义为随机ID用于后续匹配以及去重训练,若未注册的生物特征的定义为为其他;所述生物特征识别以及记录存储在采集终端设备。步骤S2:采集终端设备与数据库进行数据同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同步频率;采集终端设备获取的字段相同步,以用户ID为主字段,初始化同步,查询采集终端设备的数据,将数据后存储至本地的数据库同时增量备份;步骤S3:将一个自然日以5分钟间隔,分为288个时间片,生成每个时间片中的人员位置快照,对无效去重操作,在单一终端的数据源中任意一个时间片内的历史数据列表,剔除其中记录有重复值后,选择时间值为较后的最后一条;大数据数据进行去重操作后得到较为准确的列表1;对单个数据源样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园区员工管理的动态数据处理系统,包括采集终端设备、后台管理平台以及服务器,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有线/无线通信方式与服务器相连接,所述服务器以有线通信方式连接,所述后台管理平台通过以太网与云平台相连接,且设置在PC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采集上报用户的数据消息记录,以及记录个人数据信息,所述服务器用于构建数据库分析模型以及数据存储,且关联源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匹配,以及筛选、去重、表决以及调优过程筛选出有效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园区员工管理的动态数据处理系统,包括采集终端设备、后台管理平台以及服务器,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有线/无线通信方式与服务器相连接,所述服务器以有线通信方式连接,所述后台管理平台通过以太网与云平台相连接,且设置在PC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采集上报用户的数据消息记录,以及记录个人数据信息,所述服务器用于构建数据库分析模型以及数据存储,且关联源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匹配,以及筛选、去重、表决以及调优过程筛选出有效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园区员工管理的动态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构建独立数据库模型,建立扩展采集终端接口;同步管理模块用于自动/手动设定终端设备自动上报数据的时间值,扩展接口用于接入其他终端设备或系统的数据消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园区员工管理的动态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闸机、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Wifi探针,所述闸机和生物特征识别装置设置电梯、每楼层的重要出入口,所述Wifi探针设置在无线网络所需覆盖的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园区员工管理的动态数据处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初始化登记注册,在采集终端内注册用户ID以及登记用户的生物特征,根据采集设备类型的不同,预先构建对采集终端设备对应的数据特征库;步骤S2:采集终端设备与数据库进行数据同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同步频率;采集终端设备获取的字段相同步,以用户ID为主字段,初始化同步,查询采集终端设备的数据,将数据后存储至本地的数据库同时增量备份,步骤S3:将一个自然日以n分钟间隔,分为1440/n个时间片,生成每个时间片中的人员位置快照,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颖肖力许斌郑立强付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