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2289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5:05
一种防堵塞下料装置,边缘破拱杆呈环形分布于下料桶的内部,接触套口连接在破拱机构下方,接触套口呈锥形,接触套口下方形成有开口;密封机构上端与破拱机构连接,密封机构上部通过开口伸入接触套口内部,密封机构下端与下料桶的内侧接触使下料桶处于密封机构上下两侧的部分间隔开;配合机构设置在密封机构下方,配合机构与密封机构内侧接触,配合机构上下移动带动密封机构移动,使下料桶处于密封机构上下两侧的部分间隙式的连通或间隔开;气缸穿过配合机构并与破拱机构连接,气缸带动配合机构上下移动并使密封机构移动,气缸还带动破拱机构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刹车片生产过程中的粉末状物料下料,不易堵塞,下料均匀顺畅,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塞下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堵塞下料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刹车片生产用的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刹车片是指固定在与车轮旋转的制动鼓或制动盘上的摩擦材料,依靠摩擦衬片及摩擦衬块承受外来压力,产生摩擦作用从而达到车辆减速的目的。刹车片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摩擦粉、石墨、还原铁粉、轮胎粉、紫铜粉等多种粉末性原材料。现有刹车片生产过程中用到的下料桶,由于物料的附着力大,下料过程容易出现堵塞或下料不均匀现象,物料下料不顺畅,需要人工的进行辅助搅拌,影响生产效率,同时容易造成粉尘污染,不利于生产人员的身体健康。公开号为CN104629778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干熄炉内防焦炭堵塞装置,干熄炉炉内设有小风帽和大风帽组成的风帽,风帽与设置在干熄炉锥斗内的供气风道相连通,干熄炉内防焦炭堵塞装置设置在风帽周围,包括下料破碎体、下料破碎支架、疏通锁链,下料破碎支架设置在干熄炉锥斗与供气风帽之间,多个下料破碎体固定在下料破碎支架上,多个疏通锁链悬垂于下料破碎支架的下方。该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实现防堵塞下料,但是其是通过供气风帽、疏通锁链悬实现的,主要应用在炉
,与本专利技术申请的技术方案结构原理均不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塞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破拱机构(2)、接触套口(3)、密封机构(4)、配合机构(5)和气缸(6);所述破拱机构(2)设置在所述下料桶(1)内部,破拱机构(2)包括边缘破拱杆(201)、中心破拱杆(202)和支撑杆(203),所述边缘破拱杆(201)与所述中心破拱杆(202)之间经贯穿杆(204)连接,边缘破拱杆(201)呈环形分布于下料桶(1)的内部,所述支撑杆(203)连接在所述边缘破拱杆(201)和下料桶(1)内壁之间,支撑杆(203)与下料桶(1)内壁接触并相对于下料桶(1)内壁移动;所述接触套口(3)连接在所述破拱机构(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破拱机构(2)、接触套口(3)、密封机构(4)、配合机构(5)和气缸(6);所述破拱机构(2)设置在所述下料桶(1)内部,破拱机构(2)包括边缘破拱杆(201)、中心破拱杆(202)和支撑杆(203),所述边缘破拱杆(201)与所述中心破拱杆(202)之间经贯穿杆(204)连接,边缘破拱杆(201)呈环形分布于下料桶(1)的内部,所述支撑杆(203)连接在所述边缘破拱杆(201)和下料桶(1)内壁之间,支撑杆(203)与下料桶(1)内壁接触并相对于下料桶(1)内壁移动;所述接触套口(3)连接在所述破拱机构(2)下方,接触套口(3)呈锥形,接触套口(3)下方形成有开口(7);所述密封机构(4)上端与所述破拱机构(2)连接,密封机构(4)上部通过所述开口(7)伸入所述接触套口(3)内部,密封机构(4)下端与所述下料桶(1)的内侧接触使下料桶(1)处于密封机构(4)上下两侧的部分间隔开;所述配合机构(5)设置在所述密封机构(4)下方,配合机构(5)与所述密封机构(4)内侧接触,配合机构(5)上下移动带动所述密封机构(4)移动,使下料桶(1)处于密封机构(4)上下两侧的部分间隙式的连通或间隔开;所述气缸(6)穿过所述配合机构(5)并与所述破拱机构(2)连接,气缸(6)带动所述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双举史绪洲张玉娇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海纳制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