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模式可变的机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2162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行驶模式可变的机动装置,其包括支撑乘客的底板。多个车轮布置在所述底板的多个点,并联接至所述底板以绕着竖直轴线转动。转动部分提供转动力从而使所述车轮相对于底板转动。此外,致动部分布置在所述转动部分上以调整所述多个车轮相对于所述底板转动,或者调整所述多个车轮固定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驶模式可变的机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驶模式可变的机动装置;更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小型机动装置,所述小型机动装置能够通过使联接至底板的车轮的状态改变90°而使行驶方向呈直角改变。
技术介绍
近来,作为个人交通工具的小型机动装置得到发展。通常,这些机动装置大多配置为具有一个或两个车轮。然而,带有四个车轮的小型机动装置具有物理上稳定并且避免控制故障的优点。在带有四个车轮的机动装置中,轴间距离(即前轮中心与后轮中心之间的距离)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换而言之,轴间距离越大,直线行驶性能就越准确,但转弯时的转弯半径就越大,因此难以在狭窄的小巷中转向。相反,当轴间距离最小时,由于转弯半径小,容易在狭窄的小巷中转向,因此停放小型机动装置等也变得容易;但是直线行驶性能降低,因此小型机动装置不适于高速行驶。随着轴间距离减小,带有四个车轮的小型机动装置变得更适合在室内低速行驶。此外,随着轴间距离增大,带有四个车轮的小型机动装置变得更适合在室外高速行驶。因此,存在这样问题:必须分别地设计适于低速行驶的机动装置以及适于高速行驶的机动装置。所提供的被描述为
技术介绍
的内容仅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背景,而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机动装置,其包括:底板,其配置为支撑乘客;多个车轮,其布置在所述底板的多个点,并联接至所述底板以绕着竖直轴线转动;转动部分,其配置为提供转动力从而使所述多个车轮相对于所述底板转动;以及致动部分,其配置为设置在所述转动部分上以控制所述多个车轮相对于底板转动或者控制所述多个车轮相对于底板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09 KR 10-2017-00726591.一种小型机动装置,其包括:底板,其配置为支撑乘客;多个车轮,其布置在所述底板的多个点,并联接至所述底板以绕着竖直轴线转动;转动部分,其配置为提供转动力从而使所述多个车轮相对于所述底板转动;以及致动部分,其配置为设置在所述转动部分上以控制所述多个车轮相对于底板转动或者控制所述多个车轮相对于底板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机动装置,其中,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所述致动部分而转动所述车轮,从而改变所述底板的行驶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机动装置,进一步包括:控制器,其配置为调整所述致动部分的转动;其中,所述底板为包括长边和短边的长方形,所述多个车轮布置于所述底板的每个角;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对应高速模式调整所述致动部分的转动,使得每个车轮平行于所述底板的长边,并且对应低速模式调整所述致动部分的转动,使得每个车轮平行于所述底板的短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机动装置,其中: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底板的边缘外侧,而竖直方向的转动轴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边缘内侧,并且所述底板的角弯曲为弧形,从而在所述车轮转动时防止所述车轮与所述底板的边缘干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机动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车轮各自包括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配置为独立地驱动各个车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机动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操控每个驱动马达并且将每个驱动马达的旋转速度调整为不同的,从而使所述底板转向。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型机动装置,其中,所述底板包括多个力传感器,并且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基于由所述多个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值之间的差值而使所述底板转向。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型机动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力传感器布置在所述底板支撑乘客的脚部的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型机动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力传感器包括左传感器和右传感器;所述左传感器布置在支撑乘客的左脚的位置,所述右传感器布置在支撑乘客的右脚的位置。10.根据权利要求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载荣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