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曲面拐角件及使用它的拐角部施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设在建筑物拐角部的曲面拐角件及使用它的拐角部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以前有配设在建筑物拐角部,水平剖面大致为L形的拐角件(参照专利文献1)。该拐角件与配置在左右的平板状的外壁板一起构成在拐角部的外壁的一部分。但是,上述拐角件虽然在其拐角部多少设有抹角,但仍然有突出的角张开的外观,不能呈现柔和舒缓的外观。特别在通过实施无接缝处理在呈现隐柱墙的外观的建筑物的拐角部,形成大的曲面,作为整体可望得到具有扩张感的外观。作为用于得到柔和外观的装饰框有使角部形成曲面状(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但是,在该装饰框中,对各种尺寸没有特别的规定,很难呈现足够的扩张感和柔和舒缓的外观。[专利文献1]特开2000-213139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4-312689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昭62-10310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前的问题提出的,提供一种可以呈现足够的扩张感和柔和舒缓的外观的曲面拐角件及使用它的拐角部施工结构。解决问题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是一种曲面拐角件,其通过实施无接缝处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曲面拐角件,其通过实施无接缝处理配置在呈现隐柱墙的外观的建筑物的拐角部,同时具有曲面状的角部,其特征在于,该曲面拐角件由陶瓷系列材料构成,同时由在水平剖面上形成中心角是大致直角的圆弧状的曲面形成部和从该曲面形成部的左右端分别延设的平板状的一对平面形成部组成, 上述平面形成部具有11~15mm的厚度,上述曲面形成部装饰面的曲率半径是47~70mm,从一个上述平面形成部的里侧面到另一个上述平面形成部的侧端面的垂线方向的距离是80~100mm。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9-16 2004-2701021.一种曲面拐角件,其通过实施无接缝处理配置在呈现隐柱墙的外观的建筑物的拐角部,同时具有曲面状的角部,其特征在于,该曲面拐角件由陶瓷系列材料构成,同时由在水平剖面上形成中心角是大致直角的圆弧状的曲面形成部和从该曲面形成部的左右端分别延设的平板状的一对平面形成部组成,上述平面形成部具有11~15mm的厚度,上述曲面形成部装饰面的曲率半径是47~70mm,从一个上述平面形成部的里侧面到另一个上述平面形成部的侧端面的垂线方向的距离是80~100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拐角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曲面形成部具有比上述平面形成部厚度大厚壁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曲面拐角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曲面形成部在大致中央部分的里面侧在上下方向连续形成凹部。4.一种拐角部施工结构,其通过横撑把曲面拐角件固定在构成建筑物结构体的一部分且配置在拐角部的纵柱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曲面拐角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