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控制易操作的光路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1898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3:42
一种具有自动控制易操作的光路转换器,包括空心三棱柱(A)、缓冲容器(B)、液晶显示器(C1)、控制器(C2)、气压传感器(C3)、第一电磁阀门(D1)、第二电磁阀门(D2)、第三电磁阀门(D3)、第一导管(E1)、第二导管(E2)、第三导管(E3)、T形导管(F)、旋转水泵(G)。自动控制系统具有上述的液晶显示器(C1),具有控制器(C2),具有气压传感器(C3),具有第一电磁阀门(D1),具有第二电磁阀门(D2),具有第三电磁阀门(D3)。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自动控制工作、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无需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动控制易操作的光路转换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具有自动控制易操作的光路转换器。
技术介绍
现存的光学测量仪器或显微镜的测量、观察光路一般与载物台垂直。被测量物体放置在载物台后,光学测量仪器或显微镜只能观察到与载物台平行的表面(上表面或下表面)。光学测量仪器或显微镜在观察有相对位置度要求的物体时,即为要观察与载物台平行的上下表面,又要观察与载物台不平行的前后侧面,这时要想完成这一任务就需要通过翻转物体或增加摄像设备或另一套光路来实现,前者存在二次调试误差,观察和测量不准确,同时增加了测量、观察的时间成本。后二者虽然避免了二次调试误差,但又大幅度的增加了仪器成本投入。以上现状均给光学仪器使用厂家的测量或观察物体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技术背景中叙述的问题,利用光学、电学、力学技术,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动控制易操作的光路转换器。本专利技术具体有如下
技术实现思路
。1.一种具有自动控制易操作的光路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三棱柱(A)、缓冲容器(B)、液晶显示器(C1)、控制器(C2)、气压传感器(C3)、第一电磁阀门(D1)、第二电磁阀门(D2)、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动控制易操作的光路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三棱柱(A)、缓冲容器(B)、液晶显示器(C1)、控制器(C2)、气压传感器(C3)、第一电磁阀门(D1)、第二电磁阀门(D2)、第三电磁阀门(D3)、第一导管(E1)、第二导管(E2)、第三导管(E3)、T形导管(F)、旋转水泵(G);空心三棱柱(A)具有稳定的形状,空心三棱柱(A)外形为三棱柱,空心三棱柱(A)的容腔为三棱柱,空心三棱柱(A)的制作材料是抗气压性好的光学玻璃,空心三棱柱(A)容腔正上方表层安装有气压传感器(C3),空心三棱柱(A)外壁左上方表层安装有液晶显示器(C1),空心三棱柱(A)外壁右上方表层安装有控制器(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控制易操作的光路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三棱柱(A)、缓冲容器(B)、液晶显示器(C1)、控制器(C2)、气压传感器(C3)、第一电磁阀门(D1)、第二电磁阀门(D2)、第三电磁阀门(D3)、第一导管(E1)、第二导管(E2)、第三导管(E3)、T形导管(F)、旋转水泵(G);空心三棱柱(A)具有稳定的形状,空心三棱柱(A)外形为三棱柱,空心三棱柱(A)的容腔为三棱柱,空心三棱柱(A)的制作材料是抗气压性好的光学玻璃,空心三棱柱(A)容腔正上方表层安装有气压传感器(C3),空心三棱柱(A)外壁左上方表层安装有液晶显示器(C1),空心三棱柱(A)外壁右上方表层安装有控制器(G2),空心三棱柱(A)容腔正下方与T形导管(F)的第三端连接,空心三棱柱(A)内有一定稳定的大气压强,空心三棱柱(A)封闭性好;缓冲容器(B)具有稳定的形状,缓冲容器(B)外形为圆柱,缓冲容器(B)的容器为圆柱,缓冲容器(B)的制作材料是稳定性好、不易腐蚀、遮光性好的金属材料;缓冲容器(B)容腔正上方与第一导管(E1)第一端连接,缓冲容器(B)容腔正下方与第三导管(E3)的第二端连接,缓冲容器(B)容腔正下方与第三导管(E3)的第二端连接处安放有第一电磁阀(D1),缓冲容器(B)承装有反光液体;液晶显示器(C1)具有LCD1602显示屏、触屏按键,液晶显示器(C1)承装在空心三棱柱(A)的外壁左上方表层,液晶显示器(C1)与控制器(C2)电学连接;控制器(C2)为可编程的控制器,控制器(C2)与液晶显示器(C1)电学连接,控制器(C2)与传感器(C3)电学连接,控制器(C2)与第一电磁阀门(D1)电学连接,控制器(C2)与第二电磁阀门(D2)电学连接、控制器(C2)与第三电磁阀门(D3)电学连接,控制器(C2)与旋转水泵(G)电学连接,控制器(C2)承装在空心三棱柱(A)的外壁右上方表层;气压传感器(C3)安放在空心三棱柱(A)容腔正上方表层,气压传感器(C3)与控制器(C2)电学连接;第一电磁阀(D1)为单向电磁阀门,第一电磁阀(D1)安放在缓冲容器(B)容腔正下方与第三导管(E3)的第二端处,第一电磁阀(D1)与控制器(C2)电学连接;第二电磁阀(D2),第三电磁阀(D3)均为双向电磁阀,第二电磁阀(D2)第一端与T形导管(F)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磁阀(D2)第二端与第三导管(E3)第一端连接,第三电磁阀(D3)的第一端与第一导管(E1)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磁阀(D3)的第二端与T形导管(F)第一端连接;第一导管(E1)、第二导管(E2)、第三导管(E3)以及T形导管(F)由遮光性好、耐腐蚀、抗压性强材料制作,第一导管(E1)的第一端与缓冲容器(B)容腔正上方连接,第一导管(E1)的第二端与第三电磁阀(D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导管(E2)的第一端与第二电磁阀(D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导管(E2)的第二端与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勋陈斯聂新明田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