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AR与介电反演结合的成像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SAR与介电反演结合的成像方法,属于雷达信号处理
技术介绍
对待测目标区域进行微波毫米波至太赫兹成像,可用来表征目标不同位置对电磁波散射能力的强弱,成像技术源自合成孔径雷达(SAR)对地表的观测,之后在武器装备的隐身性能评估方面广泛应用,另外由于微波能够穿透地表、物体及人体表面以及非金属遮蔽物,近年来已经在无损检测,医学检验,穿墙及探地雷达,人体安检等诸多领域受到研究者持续关注。在检测成像领域,分辨率提升以及成像实时性这两方面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成像中分辨率是极为重要的指标,传统的SAR成像方法的纵向分辨率与带宽相关,横向分辨率与工作频率及等效孔径相关,提升检测频段(相对带宽不变的情况下绝对带宽随之提升)可有效提升分辨率,随着毫米波及太赫兹技术的发展,太赫兹无损检测以及毫米波安检成像得到广泛研究。在成像速度方面,为避免SAR成像过程中需要利用机械设备进行长时间空间扫描的问题,以便实现实时检测成像,基于多探头多站散射测试的单输入多输出(Single-InputMultiple-Output,SIMO)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AR与介电反演结合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微波毫米波成像系统,所述微波毫米波成像系统包括围绕待成像区域Φ的若干发射天线及若干接收天线,设定所述待成像区域的介电常数为ε(r),所述待成像区域的电导率为σ(r),所述待成像区域的自由空间为εb,所述待成像区域的背景介质为σb,具体步骤包括:(1)利用微波毫米波成像系统获得待成像区域Φ的散射数据矩阵Smeas(T,R,f);(2)利用后向投影算法、基尔霍夫偏移算法或距离偏移算法计算待测目标像,获得成像结果;(3)以步骤(2)中成像结果为先验信息,采用GNI算法求解如式(Ⅰ)所示的矩阵问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AR与介电反演结合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微波毫米波成像系统,所述微波毫米波成像系统包括围绕待成像区域Φ的若干发射天线及若干接收天线,设定所述待成像区域的介电常数为ε(r),所述待成像区域的电导率为σ(r),所述待成像区域的自由空间为εb,所述待成像区域的背景介质为σb,具体步骤包括:(1)利用微波毫米波成像系统获得待成像区域Φ的散射数据矩阵Smeas(T,R,f);(2)利用后向投影算法、基尔霍夫偏移算法或距离偏移算法计算待测目标像,获得成像结果;(3)以步骤(2)中成像结果为先验信息,采用GNI算法求解如式(Ⅰ)所示的矩阵问题:式(Ⅰ)中,即为第η步的复电磁参数,即与上一步复电磁参数的差,Γm表示测量值的幅度,Γc表示计算值的幅度,Φm表示测量值的相位,Φc表示计算值的相位,J为雅克比矩阵,L为正则化矩阵,λ为正则化参数;是指网格介电参数初始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AR与介电反演结合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利用微波毫米波成像系统获得待成像区域Φ的散射数据矩阵Smeas(T,R,f),设定发射天线为T个,接收天线为R个,1≤t≤T,1≤r≤R,t表示任一发射天线,r表示任一接收天线,具体包括:发射天线1发射一组频域信号,R个接收天线分别接收信号,得到散射数据Smeas(1,R,f),切换到发射天线2,同样R个接收天线分别接收信号,得到Smeas(2,R,f),依次切换发射天线,并利用R个接收天线接收信号,得到散射数据Smeas(T,R,f)。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AR与介电反演结合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通过后向投影算法计算待测目标像,具体步骤包括:A、划分待成像区域Φ;是指:将待成像区域Φ均划分为K*L个正方形网格,所述正方形网格的边长小于λ/2,K是指待成像区域Φ的横向像素点总数,L是指待成像区域Φ纵向像素点的总数;B、对步骤(1)得到的散射数据矩阵Smeas(T,R,f)进行一维距离向傅立叶逆变换;C、选择像素点(k1,l1),正方形网格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刘革,张诚,赵佳,王作佳,孔祥鹏,迟杰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