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衣修星专利>正文

一种注塑机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1800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3:24
一种注塑机及其操作方法,定量供料装置能够对物料进行均匀、定时并定量供应;物料的充分供给有效提高了注塑效率。挤出机构具有注料精确的功能,达到节约原料的目的,提高使用寿命,方便吸料管与原料的连接。吹针机构能够对进入的气体进行有效的除尘吸附,使得进入的气体更加纯净,提高吹针塑形的质量,而且该机构设置有的七孔吹针孔,能够同时或者更加均匀的对塑形工作更好的进行吹气,在很大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使用。锁模机构能够快速的对上下模具之间进行定位,上下模具间定位精度高,且能够快速更换模具。水路机构能水路循环的效果,且注塑方便,通过工作人员的操作使得注塑效果显著提高,存水箱方便存水和供水达到水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机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机
,具体讲是一种注塑机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成型设备,通常包括相对设置的动模和静模,在进行产品注塑生产时,需要动模与静模合模,然后将熔融的注塑料射到动模和静模围成的模具型腔内,待注塑料固化后形成塑料产品。在进行动模与静模合模时,需要使用模具监控器监视保护模具,此过程中需要在注塑机的操作侧设置光源,光源的光线照射在动模和静模的合模面上,并由监控器的摄像头拍摄动模和静模的画面,监控器根据拍摄到的画面进行参数的调整,注塑机通常由注射系统、合模系统、液压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润滑系统、加热及冷却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等组成。然而,经过分析发现,注塑机在工作工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塑料颗粒,在进行生产过程中需要频繁的加料,且每次加料的程度无法得到精确的定量,不仅导致注塑效率低,而且对工人供料的操作难度加大。经过分析发现,挤出机构存在以下不足:不能精确注料,造成一定的浪费;由于料是熔化状态,温度较高,易造成出料管和吸料管损坏;吸料管与原料的较为复杂。经过分析发现,吹针机构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定量供料装置(A),挤出机构(B),吹针机构(C),锁模机构(D),水路机构(E);定量供料装置(A)包括料斗(A1)和输料管(A2);所述料斗(A1)设置于输料管(A2)顶部,并与输料管(A2)连通;所述输料管(A2)的两端部分别设有鼓风腔(A403)和出料口(A201),且所述鼓风腔(A403)与输料管(A2)连通;所述输料管(A2)的内部形成有送料腔(A3),所述鼓风腔(A403)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马达(A4)和鼓风扇(A401),且所述鼓风扇(A401)嵌入设置于鼓风腔(A403)内部,并与第一马达(A4)通过马达轴传动;所述料斗(A1)内底侧壁上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定量供料装置(A),挤出机构(B),吹针机构(C),锁模机构(D),水路机构(E);定量供料装置(A)包括料斗(A1)和输料管(A2);所述料斗(A1)设置于输料管(A2)顶部,并与输料管(A2)连通;所述输料管(A2)的两端部分别设有鼓风腔(A403)和出料口(A201),且所述鼓风腔(A403)与输料管(A2)连通;所述输料管(A2)的内部形成有送料腔(A3),所述鼓风腔(A403)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马达(A4)和鼓风扇(A401),且所述鼓风扇(A401)嵌入设置于鼓风腔(A403)内部,并与第一马达(A4)通过马达轴传动;所述料斗(A1)内底侧壁上设有对称的隔板(A101),所述隔板(A101)与料斗(A1)铰接,且在隔板(A101)底部设有斜拉状的弹簧(A102);所述接近出料口(A201)一端的送料腔(A3)内设有活塞腔(A506),且所述活塞腔(A506)与送料腔(A3)之间呈垂直设置并连通,所述活塞腔(A506)内设有活塞(A505);所述输料管(A2)顶部设有安装座(A507),所述安装座(A507)顶部安装有第二马达(A5);所述第二马达(A5)的一侧设有电机轴(A502),所述电机轴(A502)一端连接有转盘(A501),且所述转盘(A501)的中心位置与第二马达(A5)通过电机轴(A502)传动;所述转盘(A501)侧面的边缘位置设有第一连杆(A503)和第二连杆(A504),所述第一连杆(A503)与第二连杆(A504)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并构成摇杆,所述第一连杆(A503)与转盘(A501)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A504)与活塞(A505)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马达(A4)和第二马达(A5)均与设置于装置外部的电源电性连接;挤出机构(B)包括固定柱(B1)、挡板(B11)、固定板(B3)和吸料机(B4);所述挡板(B11)和固定板(B3)均设置于固定柱(B1)的顶部,且所述挡板(B11)和固定板(B3)均与固定柱(B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吸料机(B4)设置于固定板(B3)的顶部,且所述吸料机(B4)与固定板(B3)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吸料机(B4)的一侧设有吸料管(B7),且所述吸料管(B7)与吸料机(B4)连通,所述吸料管(B7)的对侧设有出料管(B10),且所述出料管(B10)与吸料机(B4)连通,所述吸料机(B4)的表面设有电源线(B5),且所述电源线(B5)与吸料机(B4)电性连接;所述出料管(B10)和吸料管(B7)的内部设有中空孔(B18),且所述中空孔(B18)分别贯穿出料管(B10)和吸料管(B7),所述出料管(B10)和吸料管(B7)的内部设有加强块(B8),且所述加强块(B8)嵌入设置中空孔(B18)中;所述挡板(B11)的一侧设有横板(B12),且所述横板(B12)与挡板(B11)焊接,所述横板(B12)的一侧设有缓冲箱(B13),且所述缓冲箱(B13)与横板(B12)焊接,并与出料管(B10)连通;所述挡板(B11)的一侧设有操作板(B9),且所述操作板(B9)与挡板(B11)垂直设置,并与挡板(B1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板(B9)的底部设有电阻箱(B16),且所述电阻箱(B16)与操作板(B9)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并与吸料机(B4)电性连接,所述操作板(B9)的表面设有旋转按钮(B15),且所述旋转按钮(B15)嵌入设置电阻箱(B16)中,所述操作板(B9)的表面设有开关按钮(B17),且所述开关按钮(B17)嵌入设置操作板(B9)中,并与吸料机(B4)电性连接;吹针机构(C)包括吹针管体(C1),所述吹针管体(C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固套(C2),所述加固套(C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配接头(C3),所述配接头(C3)的中端安装有除尘套(C6),且所述除尘套(C6)嵌入设置于所述吹针管体(C1)中,所述除尘套(C6)的中端紧密设置有进气孔(C4),所述除尘套(C6)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除尘内管(C12),所述除尘内管(C12)的内侧设有除尘网支架(C14),且所述除尘网支架(C14)与所述除尘内管(C12)紧密连接,所述吹针管体(C1)的另一端设有冷却套(C7),且所述冷却套(C7)垂直套接于所述吹针管体(C1)上,所述冷却套(C7)的内侧中端紧密设置有U型管腔(C19),所述U型管腔(C19)的侧端设有空腔夹层(C16),且所述空腔夹层(C16)与所述U型管腔(C19)紧密连接,所述空腔夹层(C16)的顶端一侧紧密设置有进水口(C15),所述空腔夹层(C16)的底端一侧紧密设置有出水口(C18),所述冷却套(C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C9),所述固定螺栓(C9)的另一端设有吹针导杆(C10);锁模机构(D)包括基台(D1)、底座(D2)和定位机构(D6);所述基台(D1)呈垂直设置在底座(D2)的顶部边缘位置,并与底座(D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基台(D1)的顶部设有四个对称分布的通孔(D12);所述基台(D1)的顶部设有定位机构(D6),所述定位机构(D6)由顶板(D602)和定位杆(D601)构成,所述顶板(D602)呈水平设置在基台(D1)的顶部边缘位置,所述定位杆(D601)贯穿设置在通孔(D12)内,并与通孔(D12)之间实现间隙配合,所述定位杆(D601)均匀分布在顶板(D602)的底部四角,并与顶板(D602)焊接,所述基台(D1)的底部设有液压缸(D11),所述液压缸(D11)呈垂直设置在基台(D1)的底部边缘位置,并与基台(D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D11)的底部设有液压杆(D9),所述液压杆(D9)的顶端嵌入设置在液压缸(D11)的内部,并与液压缸(D11)活动连接,所述液压杆(D9)的底部设有承压板(D10),所述承压板(D10)呈水平设置在液压杆(D9)的底部中间位置,并与液压杆(D9)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承压板(D10)的底部设有上模具固定件(D17),所述上模具固定件(D17)与承压板(D10)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D601)贯穿设置在上模具固定件(D17)的边缘位置,并与上模具固定件(D17)活动连接,所述上模具固定件(D17)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上模具固定槽(D18),所述液压缸(D11)的侧面设有气缸(D7),所述气缸(D7)呈垂直设置在基台(D1)的底部边缘位置,并与基台(D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气缸(D7)的底部设有连杆(D8),所述连杆(D8)的顶端嵌入设置在气缸(D7)的内部,并与气缸(D7)活动连接,所述连杆(D8)的底端与上模具固定件(D17)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底座(D2)的顶部设有下模具固定件(D3),所述下模具固定件(D3)呈水平设置在底座(D2)的顶部边缘位置,并与底座(D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固定件(D3)的顶部设有下模具(D13)和上模具(D15),所述下模具(D13)的底部设有下模具卡板(D14),所述下模具卡板(D14)与下模具(D13)焊接,所述下模具(D13)与下模具固定件(D3)通过下模具卡板(D14)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具(D15)的顶部设有上模具卡块(D16),所述上模具卡块(D16)与上模具(D15)紧密贴合并固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衣修星
申请(专利权)人:衣修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