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状态诊断电路及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1795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继电器状态诊断电路及电源,涉及电池管理的技术领域,用于检测电源的继电器状态,包括:电源电压检测模块、正继电器检测模块、负继电器检测模块、后端电压检测模块和电压采集模块;电源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开关;正继电器检测模块,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负继电器检测模块包括光耦、第四电阻、第四开关和第五开关;后端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五电阻和第六开关。通过电压采集模块采集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接收的电压、电源电压检测模块、正继电器检测模块、负继电器检测模块和后端电压检测模块,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继电器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继电器状态诊断电路及电源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管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继电器状态诊断电路及电源。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以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混合动力汽车(HybridElectricVehicle,HEV)是指驱动系统由两个或多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联合组成的车辆,车辆的行驶功率依据实际的车辆行驶状态由单个驱动系单独或多个驱动系共同提供。随着当前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方向的不断向电气化方向的深化,混合动力系统电池包设计方案中充电回路和放电回路逐渐呈现为分开的趋势。这种设计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充电回路与放电回路相对独立,在放电过程中,充电回路不与电池模组连接;在充电过程中,放电回路不与电池模组连接。如果充电回路出现故障,也不影响放电回路的正常工作。然而这种设计方案中,继电器状态难以得到快速、准确地诊断。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继电器状态难以得到快速、准确地诊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继电器状态诊断电路及电源,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继电器状态。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继电器状态诊断电路,用于检测电源的继电器状态,包括:电源电压检测模块、正继电器检测模块、负继电器检测模块、后端电压检测模块和电压采集模块;继电器包括慢充正继电器、慢充预充继电器、放电正继电器、放电预充继电器、放电负继电器和充电负继电器,电源通过继电器、慢充预充电阻、放电预充电阻与负载连接;电源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开关,第一开关的输入端与电源正极连接;第一开关的输出端、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电压采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均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正继电器检测模块,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第二开关的输入端、慢充预充电阻的输出端和慢充正继电器的输出端均连接,第二开关的输出端、第二电组的一端和电压采集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均连接,第二电组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第三开关的输入端、放电预充电阻的输出端和放电正继电器的输出端均连接,第三开关的输出端、第三电组的一端和电压采集模块的第三输入端均连接,第三电组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负继电器检测模块包括光耦、第四电阻、第四开关和第五开关;第四电阻的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光耦的阳极连接,光耦的阴极、第四开关的输入端和第五开关的输入端均连接,第四开关的输出端与放电负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五开关的输出端与充电负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后端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五电阻和第六开关;第六开关的输入端与分流器的输出端连接,第六开关的输出端与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放电负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第六电阻;第六电阻的一端、电源正极和第四电阻的一端均连接,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的输入端连接。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光耦的阴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光耦的阳极连接。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放电负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第七电阻;第七电阻的一端与慢充预充电阻的输出端和慢充正继电器的输出端均连接,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的输入端连接。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第八电阻;第八电阻的一端与放电预充电阻的输出端和放电正继电器的输出端均连接,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开关的输入端连接。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第三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四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放电负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第四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五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充电负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一开关至第六开关均为光耦。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源,包括如第一方面及其各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提供的继电器状态诊断电路、继电器、预充电阻和分流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继电器状态诊断电路及电源,包括:电源电压检测模块、正继电器检测模块、负继电器检测模块、后端电压检测模块和电压采集模块,通过电压采集模块采集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接收的电压、电源电压检测模块、正继电器检测模块、负继电器检测模块和后端电压检测模块,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继电器状态。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包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继电器状态诊断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继电器状态诊断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电源;11-电池模组;12-维修开关;2-BMS主控模块;31-慢充正继电器;32-慢充预充继电器;33-慢充预充电阻;34-放电正继电器;35-放电预充继电器;36-放电预充电阻;41-放电负继电器;42-充电负继电器;51-充电险丝;52-高压装置;53-车载充电装置;6-高压板;7-分流器;8-负载;9-电压采集模块;R1,R2,R3,R4,R5,R6,R7,R8-电阻;U1,U2,U3,U4,U5,U6,U7-光耦;D1,D2,D3,D4-二极管;a1,a2,a3-电压采集模块输入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目前,随着当前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方向的不断向电气化方向的深化,混合动力系统电池包设计方案中充电回路和放电回路逐渐呈现为分开的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继电器状态诊断电路,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电源的继电器状态,包括:电源电压检测模块、正继电器检测模块、负继电器检测模块、后端电压检测模块和电压采集模块;所述继电器包括慢充正继电器、慢充预充继电器、放电正继电器、放电预充继电器、放电负继电器和充电负继电器,所述电源通过所述继电器、慢充预充电阻、放电预充电阻与负载连接;电源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电压采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均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正继电器检测模块,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入端、所述慢充预充电阻的输出端和所述慢充正继电器的输出端均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组的一端和所述电压采集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均连接,所述第二电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输入端、所述放电预充电阻的输出端和所述放电正继电器的输出端均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组的一端和所述电压采集模块的第三输入端均连接,所述第三电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负极连接;负继电器检测模块包括光耦、第四电阻、第四开关和第五开关;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光耦的阳极连接,所述光耦的阴极、所述第四开关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五开关的输入端均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放电负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负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后端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五电阻和第六开关;所述第六开关的输入端与分流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放电负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状态诊断电路,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电源的继电器状态,包括:电源电压检测模块、正继电器检测模块、负继电器检测模块、后端电压检测模块和电压采集模块;所述继电器包括慢充正继电器、慢充预充继电器、放电正继电器、放电预充继电器、放电负继电器和充电负继电器,所述电源通过所述继电器、慢充预充电阻、放电预充电阻与负载连接;电源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电压采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均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正继电器检测模块,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入端、所述慢充预充电阻的输出端和所述慢充正继电器的输出端均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组的一端和所述电压采集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均连接,所述第二电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输入端、所述放电预充电阻的输出端和所述放电正继电器的输出端均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组的一端和所述电压采集模块的第三输入端均连接,所述第三电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负极连接;负继电器检测模块包括光耦、第四电阻、第四开关和第五开关;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光耦的阳极连接,所述光耦的阴极、所述第四开关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五开关的输入端均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放电负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负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后端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五电阻和第六开关;所述第六开关的输入端与分流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更新邬学建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