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坯外表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157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坯外表打磨装置,包括打磨装置本体,在打磨装置本体上设有压盘支架板、集尘箱、抽风机、扫描立柱、计算机、打磨机构、压力传感器、打磨砂轮、同步转盘、扫描器、底部转盘、驱动电机、玻璃罩,在打磨装置本体的机台内设有硬件控制系统,在打磨装置本体的机台左上方安装有玻璃罩,通过扫描柱侧面的扫描器对陶坯进行外表的扫描,通过计算机对陶坯的外表进行全面的扫描,利用打磨砂轮对陶坯表面进行打磨,将原本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不平整,一些毛刺进行打磨光滑,压力传感器来控制打磨砂轮对陶坯的压力大小,从而控制打磨的深度,使打磨后的陶坯表面光滑细腻,使打磨出的陶坯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坯外表打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坯
,具体为一种陶坯外表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陶艺,广泛讲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从历史的发展可知,“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它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介入,西方的“当代陶艺”观念对中国陶瓷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陶艺”的概念也一度成为了陶瓷艺术界的新时尚。它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的矛盾与碰撞。诸如“何谓陶艺”,“陶艺与陶瓷艺术的关系如何”等一系列看似不是问题的基本的问题,直到如今未能取得统一认识和标准。目前,相关的对于大型陶坯成型技术,主要是依赖手工制作而成,相关的技术常采用分段压坯,压成多个坯块后,再通过手工操作,拼接多个坯块,最后形成完整的陶瓷容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打磨速度快,打磨的效果好,能够根据计算机设置好的要求进行打磨的一种陶坯外表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坯外表打磨装置,包括打磨装置本体,所述打磨装置本体上设有机台,所述机台的左上方设有底部转盘,所述底部转盘的一侧设有扫描立柱,所述扫描立柱的侧面设有扫描器,所述底部转盘的另一侧的立柱上设有打磨机构,所述机台的左上方设有玻璃罩,玻璃罩的左上方内部设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一侧设有集尘箱,集尘箱安装在玻璃罩的外侧,集尘箱与抽风机连通,所述玻璃罩的顶部中央设有同步转盘,所述机台的右上方设有计算机。优选的,所述机台的左侧内部设有驱动电机,机台的右侧内部设有硬件控制系统,所述硬件控制系统与扫描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打磨机构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一端安装在立柱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打磨砂轮。优选的,所述底部转盘的反面中间设有四棱柱状的空槽,底部转盘通过空槽与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优选的,所述硬件控制系统上设有主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的一端设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一端与A\D转换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A\D转换电路的一侧设有数据收发模块,所述A\D转换电路的另一端设有压力传感模块、驱动电路、显示模块。优选的,所述驱动电路上设有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容、第三电容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晶闸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晶闸管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与第三电阻之间的节点与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晶闸管的控制极与光耦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光耦的一端连接,所述光耦的另一端与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5V电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机台的左上方安装玻璃罩,避免打磨的时候灰尘污染空气,而且便打磨抽风机不断抽风,将打磨的粉尘全部吸入到集尘箱的内部;(2)打磨机构的一端设有压力传感器,通过计算机预先设置好的打磨效果来控制打磨砂轮与陶坯之间的压力大小,从而控制打磨的多少;(3)本装置的设计合理,打磨速度快,打磨的效果好,能够根据计算机设置好的要求进行打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打磨装置本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硬件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驱动电路示意图。图中:1、打磨装置本体;2、压盘支架板;3、集尘箱;4、抽风机;5、扫描立柱;6、计算机;7、打磨机构;8、压力传感器;9、打磨砂轮;10、同步转盘;11、扫描器;12、底部转盘;13、驱动电机;14、硬件控制系统;15、玻璃罩;16、机台;17、主控电路;18、单片机;19、A\D转换电路;20、数据收发模块;21、压力传感模块;22、驱动电路;23、显示模块;24、第一电阻;25、第一电容;26、晶闸管;27、第二电容;28、第二电阻;29、第三电阻;30、光耦;31、第四电阻;32、第三电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陶坯外表打磨装置,包括打磨装置本体1,打磨装置本体1上设有机台16,机台16的左上方设有底部转盘12,底部转盘12的一侧设有扫描立柱5,扫描立柱5的侧面设有扫描器11,底部转盘12的另一侧的立柱上设有打磨机构7,机台16的左上方设有玻璃罩15,玻璃罩15的左上方内部设有抽风机4,抽风机4的一侧设有集尘箱3,集尘箱3安装在玻璃罩15的外侧,集尘箱15与抽风机3连通,玻璃罩15的顶部中央设有同步转盘10,在进行打磨的时候,转盘10将会不停地旋转,在机台16的右上方设有计算机6。机台16的左侧内部设有驱动电机13,机台13的右侧内部设有硬件控制系统14,硬件控制系统14与扫描器11电性连接。打磨机构7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设有压力传感器8,压力传感器8的一端安装在立柱上,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打磨砂轮9,打磨砂轮9不停地朝同一个方向旋转。转盘12的反面中间设有四棱柱状的空槽,底部转盘12通过空槽与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底部转盘12可以随意拆卸。请参阅图2,硬件控制系统14上设有主控电路17,主控电路17的一端设有单片机18,单片机18的一端与A\D转换电路19的一端连接,A\D转换电路19的一侧设有数据收发模块20,A\D转换电路19的另一端设有压力传感模块21、驱动电路22、显示模块23。请参阅图3,驱动电路22上设有第一电阻24,第一电阻24的一端与第一电容25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2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容27、第三电容27连接,第二电容27的一端与晶闸管26的一端连接,晶闸管26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28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28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29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28与第三电阻29之间的节点与第三电容32的一端连接,晶闸管32的控制极与光耦30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29的一端与光耦30的一端连接,光耦30的另一端与第四电阻31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31的一端连接5V电压。本装置的设计合理,打磨速度快,打磨的效果好,能够根据计算机设置好的要求进行打磨,事先通过计算机设置好打磨的要求,从而控制打磨的深度,使打磨后的陶坯表面光滑细腻,使打磨出的陶坯效果更好。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坯外表打磨装置,包括打磨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本体(1)上设有机台(16),所述机台(16)的左上方设有底部转盘(12),所述底部转盘(12)的一侧设有扫描立柱(5),所述扫描立柱(5)的侧面设有扫描器(11),所述底部转盘(12)的另一侧的立柱上设有打磨机构(7),所述机台(16)的左上方设有玻璃罩(15),玻璃罩(15)的左上方内部设有抽风机(4),所述抽风机(4)的一侧设有集尘箱(3),集尘箱(3)安装在玻璃罩(15)的外侧,集尘箱(15)与抽风机(3)连通,所述玻璃罩(15)的顶部中央设有同步转盘(10),所述机台(16)的右上方设有计算机(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坯外表打磨装置,包括打磨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本体(1)上设有机台(16),所述机台(16)的左上方设有底部转盘(12),所述底部转盘(12)的一侧设有扫描立柱(5),所述扫描立柱(5)的侧面设有扫描器(11),所述底部转盘(12)的另一侧的立柱上设有打磨机构(7),所述机台(16)的左上方设有玻璃罩(15),玻璃罩(15)的左上方内部设有抽风机(4),所述抽风机(4)的一侧设有集尘箱(3),集尘箱(3)安装在玻璃罩(15)的外侧,集尘箱(15)与抽风机(3)连通,所述玻璃罩(15)的顶部中央设有同步转盘(10),所述机台(16)的右上方设有计算机(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坯外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6)的左侧内部设有驱动电机(13),机台(13)的右侧内部设有硬件控制系统(14),所述硬件控制系统(14)与扫描器(11)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坯外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7)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设有压力传感器(8),所述压力传感器(8)的一端安装在立柱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打磨砂轮(9)。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陶坯外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转盘(12)的反面中间设有四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先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涵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