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轴光路三维显微形貌测量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电
,具体为一种离轴光路三维显微形貌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1948年,英籍匈牙利科学家D.Gabor提出了一种利用物体衍射的电子波记录物体振幅和相位的方法,提高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这种方法被Gabor命名为全息术。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电荷耦合器件(CCD)的快速发展,全息术不再依赖化学记录材料,而可以通过数字记录。显微表面形貌测量方法,大致上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典型的接触式测量就是原子力显微镜(AFM),其接触式测量依托其机械探针接触物体表面来获得形貌信息,很容易对样品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非接触式像电子显微镜使用逐点成像的方法获得放大像,得到了物体形态,但是必须在真空下观察。数字全息显微术是一种基于光波衍射和干涉原理的成像与测量技术,它可以同时获取物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得出被测物的三维形貌,同时具有非接触、实时、大景深、高分辨率和相衬成像的优点。离轴数字全息显微,通过对参考光光轴和物光光轴夹角的控制,使得两光轴最终以一定角度到达CCD。在满足采样定理和频谱分离的要求下,解决直透光与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轴光路三维显微形貌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xyz微位移平台以及依次设置在xyz微位移平台上方的成像物镜、干涉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干涉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激光光源、分光棱镜、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微调反光镜和参考物镜;所述激光光源发出的激光光束经第一反光镜反射后射入分光棱镜,分光棱镜输出两束光,第一束反射光经成像物镜射出照射到xyz微位移平台上的样品上,样品的反射光再经过成像物镜、分光棱镜到达图像采集装置形成物光;分光棱镜输出的第二束透射光经第二反光镜、参考物镜射入微调反光镜,微调反光镜输出的反射光经参考物镜、第二反光镜和分光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轴光路三维显微形貌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xyz微位移平台以及依次设置在xyz微位移平台上方的成像物镜、干涉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干涉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激光光源、分光棱镜、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微调反光镜和参考物镜;所述激光光源发出的激光光束经第一反光镜反射后射入分光棱镜,分光棱镜输出两束光,第一束反射光经成像物镜射出照射到xyz微位移平台上的样品上,样品的反射光再经过成像物镜、分光棱镜到达图像采集装置形成物光;分光棱镜输出的第二束透射光经第二反光镜、参考物镜射入微调反光镜,微调反光镜输出的反射光经参考物镜、第二反光镜和分光棱镜再反射到图像采集装置形成参考光,物光和参考光之间形成1.52°~7.57°的离轴角进而形成离轴干涉,利用图像采集装置记录下得到的干涉全息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轴光路三维显微形貌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反光镜安装在竖直微位移平台上,调整微调反光镜的角度可实现离轴角的调节,调整竖直微位移平台的位置可实现参考光的光程调节,调节xyz微位移平台可使物光光路成像清晰,进而使物光和参考光发生离轴干涉形成全息图。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轴光路三维显微形貌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源、分光棱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树军,周鹏飞,刘炜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