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晓青专利>正文

一种五金零件自动铆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1302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金零件自动铆接装置,定位环的底部表面设有射灯,竖直杆件的顶部伸出矩形滑块与矩形夹板固定连接,矩形滑块的另一端与球形凸起固定连接,竖直杆件上位于矩形滑块内设有环形凸起,竖直杆件上位于环形凸起与球形凸起之间套接有弹簧,纵向滑轨的底部位于通孔的正下方设有纵向弧形卡槽,矩形凹槽的内部通过竖直杆件设有呈等距线性排列的竖向滚筒。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铆钉出口管上设有定位环,且定位环上设有射灯,从而可对五金零件上的待铆接部位进行定位,防止位置打偏;矩形夹板可将条状或板状的五金零件进行夹持固定,在高压冲击铆接时不需要用手将五金零件进行固定,提高了操作本身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金零件自动铆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铆接装置
,具体为一种五金零件自动铆接装置。
技术介绍
五金零件在实际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铆接的连接方式进行组装,而现有的用来铆接的设备为自动铆接机,自动铆接机具有连接牢固、连接迅速等优点,但它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弊端:1.现有技术中的铆接机对于五金零件没有设置定位装置,操作者需要用手扶持着进行五金零件使其位置固定进行铆接,且在移动五金零件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调整五金零件的位置,防止其发生倾斜,十分不方便;2.由于铆接机的出针孔距离五金零件的表面有一定的距离,而实际上需要铆接的位置往往是固定的,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铆接机容易将位置打偏;3.对于一些圆形五金零件的铆接,需要变铆接边转动五金零件,若采用手动转动的方法,则铆钉在圆形五金零件的边缘分布不均匀,不仅铆接效果较差且影响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金零件自动铆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五金零件自动铆接装置,包括铆钉出口管和液压驱动装置,所述铆钉出口管位于液压驱动装置的底部,所述液压驱动装置位于底座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金零件自动铆接装置,包括铆钉出口管(1)和液压驱动装置(2),所述铆钉出口管(1)位于液压驱动装置(2)的底部,所述液压驱动装置(2)位于底座(5)上的支撑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出口管(1)上设有定位环(3),所述定位环(3)的底部表面设有射灯(31),所述底座(5)的上表面设有圆形凹槽(4),所述圆形凹槽(4)内设有液压杆(6),所述液压杆(6)的顶部设有盘形凸起(8),所述盘形凸起(8)位于转动圆盘(7)内部的环形滑轨内,所述转动圆盘(7)的边缘通过伸缩杆(9)设有挡板(10),所述底座(5)上位于底座(5)的两侧设有纵向滑轨(13),所述纵向滑轨(13)与矩形滑块(15)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金零件自动铆接装置,包括铆钉出口管(1)和液压驱动装置(2),所述铆钉出口管(1)位于液压驱动装置(2)的底部,所述液压驱动装置(2)位于底座(5)上的支撑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出口管(1)上设有定位环(3),所述定位环(3)的底部表面设有射灯(31),所述底座(5)的上表面设有圆形凹槽(4),所述圆形凹槽(4)内设有液压杆(6),所述液压杆(6)的顶部设有盘形凸起(8),所述盘形凸起(8)位于转动圆盘(7)内部的环形滑轨内,所述转动圆盘(7)的边缘通过伸缩杆(9)设有挡板(10),所述底座(5)上位于底座(5)的两侧设有纵向滑轨(13),所述纵向滑轨(13)与矩形滑块(15)滑动连接,所述矩形滑块(15)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矩形滑块(15)的内部设有竖直杆件(12),所述竖直杆件(12)的顶部伸出矩形滑块(15)与矩形夹板(16)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滑块(15)的另一端与球形凸起(11)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杆件(12)上位于矩形滑块(15)内设有环形凸起(121),所述竖直杆件(12)上位于环形凸起(121)与球形凸起(11)之间套接有弹簧,所述矩形滑块(15)上设有通孔(19),所述纵向滑轨(13)的底部位于通孔(19)的正下方设有纵向弧形卡槽(14),所述矩形夹板(16)上设有矩形凹槽(17),所述矩形凹槽(17)的内部通过竖直杆件设有呈等距线性排列的竖向滚筒(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金零件自动铆接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青
申请(专利权)人:潘晓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