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风力发电功能的环湖公路的路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1192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风力发电功能的环湖公路的路灯,包括灯柱,灯柱的一侧外壁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灯柱的另一侧外壁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远离灯柱的一端设有行人路灯,第二支撑杆远离灯柱的一端设有车辆路灯,第一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发电机,发电机的上表面设有齿轮箱,齿轮箱的上端设有转轴,转轴的上端设有机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对路边的风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并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为路灯提供电力支持,避免资源的浪费,能在夜间无人或者车辆时自动关闭,感应到人或者车辆时自动开启,节约很多的电能,降低能耗,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风力发电功能的环湖公路的路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风力发电功能的环湖公路的路灯。
技术介绍
路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夜晚或者冬天,路灯能够方便行人走路,保证安全。此外,公共场所,比如广场或者环湖公路等地方的路灯更是能够方便人们的生活和户外活动,现有的路灯能耗较大,不能根据环境情况自动开启和关闭,尤其是在环湖的公路上往往风力很大,可并没有很好的将风力资源进行有效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环保性能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风力发电功能的环湖公路的路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风力发电功能的环湖公路的路灯,包括灯柱,所述灯柱的一侧外壁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灯柱的另一侧外壁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灯柱的一端设有行人路灯,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灯柱的一端设有车辆路灯,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上表面设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上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设有机体,所述机体远离灯柱的一端设有机头转子,所述机头转子的外表面均匀设有三个叶片,所述机体靠近灯柱的一端设有尾翼,所述灯柱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灯柱的前侧外壁设有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的内部设有光感应模块和延时开关模块,且光感应模块位于延时开关模块的上方。优选的,所述灯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组安装孔。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行人路灯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且行人路灯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和车辆路灯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杆,且车辆路灯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齿轮箱和转轴之间设有支撑管,且齿轮箱通过支撑管与转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行人路灯和车辆路灯的下表面均设有感应灯,两个感应灯均与红外感应器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发电机、齿轮箱、转轴、机体、尾翼、机头转子、叶片、逆变器和蓄电池,能够让路灯将路边的风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并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为路灯提供电力支持,避免资源的浪费,较为实用且节能环保;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红外感应器、光感应模块和延时开关模块,能够使得路灯在夜间无人或者车辆时自动关闭,感应到人或者车辆时自动开启,节约很多的电能,降低能耗,节能环保;综上,本专利技术,能对路边的风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并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为路灯提供电力支持,避免资源的浪费,能在夜间无人或者车辆时自动关闭,感应到人或者车辆时自动开启,节约很多的电能,降低能耗,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风力发电功能的环湖公路的路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风力发电功能的环湖公路的路灯的局部视图。图中:1灯柱、2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行人路灯、5车辆路灯、6发电机、7齿轮箱、8转轴、9机体、10尾翼、11机头转子、12叶片、13逆变器、14蓄电池、15红外感应器、16光感应模块、17延时开关模块、18安装座、19第一连接杆、20第二连接杆、21支撑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具有风力发电功能的环湖公路的路灯,包括灯柱1,灯柱1的一侧外壁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灯柱1的另一侧外壁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3,第一支撑杆2远离灯柱1的一端设有行人路灯4,第二支撑杆3远离灯柱1的一端设有车辆路灯5,第一支撑杆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发电机6,发电机6的上表面设有齿轮箱7,齿轮箱7的上端设有转轴8,转轴8的上端设有机体9,机体9远离灯柱1的一端设有机头转子11,机头转子11的外表面均匀设有三个叶片12,机体9靠近灯柱1的一端设有尾翼10,灯柱1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逆变器13,逆变器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4,灯柱1的前侧外壁设有红外感应器15,红外感应器15的内部设有光感应模块16和延时开关模块17,且光感应模块16位于延时开关模块17的上方。灯柱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8,且安装座18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组安装孔,第一支撑杆2和行人路灯4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19,且行人路灯4通过第一连接杆19与第一支撑杆2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3和车辆路灯5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杆20,且车辆路灯5通过第二连接杆20与第二支撑杆3固定连接,齿轮箱7和转轴8之间设有支撑管21,且齿轮箱7通过支撑管21与转轴8转动连接,行人路灯4和车辆路灯5的下表面均设有感应灯,两个感应灯均与红外感应器15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中,当环湖公路上有风时,叶片12在风力的作用下转动,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机头转子11将机械能传输至齿轮箱7,将低转速转化为发电机6发电所需的高转速,让发电机6能够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至蓄电池14中,逆变器13能够将蓄电池14内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为行人路灯4和车辆路灯5提供所需的电力,尾翼10和转轴8的设置能在当风向发生改变时,让机体9始终对着风的方向从而获得最大的风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在白天时,光感应模块16通过感应控制延时开关模块17处在关闭状态,进而让行人路灯4和车辆路灯5保持关闭状态,在夜间时,当有人或者车辆经过时,红外感应器15通过感应后控制延时开关模块17开启,进而使得行人路灯4和车辆路灯5开启,当超过预设时间后,行人路灯4和车辆路灯5再次熄灭,本专利技术,能对路边的风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并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为路灯提供电力支持,避免资源的浪费,能在夜间无人或车辆时自动关闭,感应到人或车辆时自动开启,节约很多的电能,降低能耗,节能环保。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风力发电功能的环湖公路的路灯,包括灯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柱(1)的一侧外壁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所述灯柱(1)的另一侧外壁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3),所述第一支撑杆(2)远离灯柱(1)的一端设有行人路灯(4);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杆(3)远离灯柱(1)的一端设有车辆路灯(5),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发电机(6),所述发电机(6)的上表面设有齿轮箱(7),所述齿轮箱(7)的上端设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上端设有机体(9)其中,所述机体(9)远离灯柱(1)的一端设有机头转子(11),所述机头转子(11)的外表面均匀设有三个叶片(12),所述机体(9)靠近灯柱(1)的一端设有尾翼(10),所述灯柱(1)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逆变器(13),所述逆变器(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4);所述灯柱(1)的前侧外壁设有红外感应器(15),所述红外感应器(15)的内部设有光感应模块(16)和延时开关模块(17),且光感应模块(16)位于延时开关模块(17)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风力发电功能的环湖公路的路灯,包括灯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柱(1)的一侧外壁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所述灯柱(1)的另一侧外壁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3),所述第一支撑杆(2)远离灯柱(1)的一端设有行人路灯(4);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杆(3)远离灯柱(1)的一端设有车辆路灯(5),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发电机(6),所述发电机(6)的上表面设有齿轮箱(7),所述齿轮箱(7)的上端设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上端设有机体(9)其中,所述机体(9)远离灯柱(1)的一端设有机头转子(11),所述机头转子(11)的外表面均匀设有三个叶片(12),所述机体(9)靠近灯柱(1)的一端设有尾翼(10),所述灯柱(1)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逆变器(13),所述逆变器(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4);所述灯柱(1)的前侧外壁设有红外感应器(15),所述红外感应器(15)的内部设有光感应模块(16)和延时开关模块(17),且光感应模块(16)位于延时开关模块(17)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让剑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盘云石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