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蒸养底板的清理涂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1124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蒸养底板的清理涂油装置,包括:机架;连接机架的第一压辊组件;连接机架的清理组件;连接机架的第二压辊组件;连接机架的涂油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一次性完成对蒸养底板的清理、涂油工作,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蒸养底板的清理涂油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材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蒸养底板的清理涂油装置。
技术介绍
在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在蒸养底板未放置坯体前,先在蒸养底板的表面涂上隔离剂或油脂,减轻加气坯体对于蒸养底板的粘结度,以提高产品的成品率,同时减少由于坯体与底板间的粘黏而带来的繁重的清理工作。即使是这样,还是有少量加气混凝土废料会掉落在蒸养底板的表面,因此在对蒸养底板涂隔离剂之前,对蒸养底板的表面进行清理仍然必不可少,即需要清理后才能够涂隔离剂,目前在很多企业,清理和涂隔离剂工作都是依靠人工来完成的,这种方法费工、费时,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蒸养底板的清理涂油装置,该装置可一次性完成对蒸养底板的清理、涂油工作,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包括:机架,该机架包含框架,框架的前、后边框之间连接有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三纵梁,框架的上部连接有前横梁、后横梁,该前、后横梁分别通过立柱与框架连接;分别连接在前、后横梁上的一对第一压辊升降气缸,第一压辊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蒸养底板的清理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机架,该机架包含框架(1),框架的前、后边框之间连接有第一纵梁(2)、第二纵梁(3)、第三纵梁(4),框架的上部连接有前横梁(5)、后横梁(6),该前、后横梁分别通过立柱与框架连接;分别连接在前、后横梁(5、6)上的一对第一压辊升降气缸(7),第一压辊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第一压辊框(8)的右边框,第一压辊框(8)左边框的前、后端分别铰接框架的左边框,该第一压辊框连接第一压辊组件;分别连接在前、后横梁(5、6)上的一对清理升降气缸(9),清理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清理框(10)的右边框,清理框(10)左边框的前、后端分别铰接第一纵梁,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蒸养底板的清理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机架,该机架包含框架(1),框架的前、后边框之间连接有第一纵梁(2)、第二纵梁(3)、第三纵梁(4),框架的上部连接有前横梁(5)、后横梁(6),该前、后横梁分别通过立柱与框架连接;分别连接在前、后横梁(5、6)上的一对第一压辊升降气缸(7),第一压辊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第一压辊框(8)的右边框,第一压辊框(8)左边框的前、后端分别铰接框架的左边框,该第一压辊框连接第一压辊组件;分别连接在前、后横梁(5、6)上的一对清理升降气缸(9),清理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清理框(10)的右边框,清理框(10)左边框的前、后端分别铰接第一纵梁,该清理框连接清理组件;分别连接在前、后横梁(5、6)上的一对第二压辊升降气缸(11),第二压辊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第二压辊框(12)的右边框,第二压辊框(12)左边框的前、后端分别铰接第二纵梁,该第二压辊框连接第二压辊组件;分别连接在前、后横梁(5、6)上的一对涂油升降气缸(13),涂油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涂油框(14)的右边框,涂油框(14)左边框的前、后端分别铰接第三纵梁,该涂油框连接涂油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组件包括圆柱体的第一压辊(15),第一压辊的前、后端面分别连接前、后转轴,前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压辊框(8)前边框的底面,前转轴的端部连接第一压辊电机(16)的输出端,该第一压辊电机连接在第一压辊框的前端,后转轴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疆朱立永骆小飞闫桥申干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达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