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型平衡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1014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改良型平衡阀包括:阀套,端塞,衬套,平衡阀芯,第一弹簧,弹簧座,单向阀片,第二弹簧。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改良型平衡阀,加工简单,过流面积无突变、体积紧凑、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型平衡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装置用的阀组件,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改良型平衡阀。
技术介绍
现代的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等机械设备中,大量应用了起升液压回路,其中平衡阀是控制起升回路中液压油缸工作的关键液压元件,平衡阀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主机的性能。现有的液压平衡阀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缺点:当负载下放时,由于液压平衡阀阀口过流面积会产生突变的特点,会使负载产生低频抖动与冲击的现象,造成系统不稳定,影响整机的安全可靠性。负载下放和负载上升时通过的是同一阀口,都会产生节流效果,而实际中负载上升时是不需要节流作用的,严重影响作业的效率。为了解决此问题还需并联一单向阀,无形中增加了费用。负载上升、下降时通过的都是同一阀口,也就是形成此阀口的阀芯和阀座在每一次上升、下降时都要打开关闭一次,这样会造成阀芯或者阀座使用频率过高,从而减短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加工简单,过流面积无突变、体积紧凑、使用寿命长的改良型平衡阀。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改良型平衡阀,包括:阀套,所述阀套具有上下贯通的阀套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型平衡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套,所述阀套具有上下贯通的阀套通孔,所述阀套通孔自上而下包括第一阀套通孔段、第二阀套通孔段、第三阀套通孔段以及第四阀套通孔段,所述第一阀套通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四阀套通孔段的孔径,所述第四阀套通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阀套通孔段的孔径,所述第二阀套通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三阀套通孔段的孔径,所述阀套上具有外开口均位于所述阀套的外周壁上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节流孔和通流孔,所述第一流道的内开口位于所述第二阀套通孔段的上台阶面上,所述第二流道的内开口位于所述第二阀套通孔段的内周壁上且邻近所述第三阀套通孔段的上台阶面且所述第二流道的内开口构造成第一阻尼孔,所述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型平衡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套,所述阀套具有上下贯通的阀套通孔,所述阀套通孔自上而下包括第一阀套通孔段、第二阀套通孔段、第三阀套通孔段以及第四阀套通孔段,所述第一阀套通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四阀套通孔段的孔径,所述第四阀套通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阀套通孔段的孔径,所述第二阀套通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三阀套通孔段的孔径,所述阀套上具有外开口均位于所述阀套的外周壁上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节流孔和通流孔,所述第一流道的内开口位于所述第二阀套通孔段的上台阶面上,所述第二流道的内开口位于所述第二阀套通孔段的内周壁上且邻近所述第三阀套通孔段的上台阶面且所述第二流道的内开口构造成第一阻尼孔,所述节流孔的内开口位于所述第三阀套通孔段的内周壁上,所述通流孔的内开口位于所述第四阀套通孔段的内周壁上且邻近所述第三阀套通孔段的下台阶面,其中,所述第一流道的外开口、所述节流孔的外开口以及所述通流孔的外开口构成第一油口,所述第二流道的外开口构成第二油口;端塞,所述端塞设在所述阀套上用于封闭所述阀套通孔的上开口,所述端塞上具有开口向下的端塞盲孔,所述端塞盲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阀套通孔段的孔径;衬套,所述衬套设在所述第一阀套通孔段内,所述衬套上端与所述端塞下端面相抵,所述衬套下端与所述第一阀套通孔段的下台阶面相抵,所述衬套内具有轴向贯穿的衬套通孔;平衡阀芯,所述平衡阀芯包括与所述衬套通孔相适配的第一平衡阀芯段、与所述第二阀套通孔段相适配且位于第一平衡阀芯段下面的第二平衡阀芯段、与所述第三阀套通孔段相适配且位于所述第二平衡阀芯段下面的第三平衡阀芯段,所述第一平衡阀芯段可上下滑动地配合在所述衬套通孔内,所述第二平衡阀芯段可上下滑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二阀套通孔段内,所述第三平衡阀芯段可上下滑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三阀套通孔段内,所述平衡阀芯具有上下贯通的平衡阀芯通孔,所述平衡阀芯通孔上设有第三阻尼孔;阀座,所述阀座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信卓派思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