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连续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负载纳米催化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1010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功能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连续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负载纳米催化剂的方法,具体将多孔氧化物载体浸入含有阳离子的第一离子溶液中,冲洗后再将该多孔氧化物载体继续浸入第二离子盐溶液中,该第二离子盐溶液中所含有的阴离子能够与第一离子溶液中的阳离子反应生成化合物沉淀,从而在多孔氧化物载体上形成沉淀,然后清洗,由此完成一次离子层吸附与反应处理,如此循环多次,即可基于连续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在多孔氧化物载体上负载得到纳米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连续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应用于负载型纳米催化剂的制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在载体表面实现均匀负载,避免团簇现象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连续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负载纳米催化剂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纳米材料制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连续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负载纳米催化剂的方法,尤其是种在多孔氧化物载体表面负载纳米催化剂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开发高效的催化剂一直以来是催化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对于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来说,常见的制备方法有浸渍法、一锅合成法等,这些方法存在的问题是负载容易团簇,不够均匀。而近年来,连续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silar)在薄膜制备领域备受关注,这种成膜技术属于液相化学沉积成膜,采用把衬底置于独立的离子前驱体溶液中,最终得到均一性好、致密度高的薄膜。该方法目前仅在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领域中出现,能够较好的控制纳米孔里面负载量子点的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连续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负载纳米催化剂的方法,通过将连续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应用于负载型纳米催化剂的制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在载体表面实现均匀负载,避免团簇现象对催化效果的影响;并且,本专利技术还对连续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的工艺条件及参数(包括反应溶液的组成、离子浓度、连续次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连续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负载纳米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多孔氧化物载体浸入含有阳离子的第一离子溶液中,浸渍后用溶剂冲洗以去除多余吸附的阳离子,接着,再将该多孔氧化物载体继续浸入第二离子盐溶液中,该第二离子盐溶液中所含有的阴离子能够与所述第一离子溶液中的所述阳离子反应生成化合物沉淀,从而在所述多孔氧化物载体上形成沉淀,然后用溶剂清洗以去除多余吸附的阴离子,由此完成一次离子层吸附与反应处理;将该多孔氧化物载体循环完成多次离子层吸附与反应处理,即可基于连续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在多孔氧化物载体上负载得到纳米催化剂;其中,所述第一离子溶液中的所述阳离子用于构建目标催化活性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连续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负载纳米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多孔氧化物载体浸入含有阳离子的第一离子溶液中,浸渍后用溶剂冲洗以去除多余吸附的阳离子,接着,再将该多孔氧化物载体继续浸入第二离子盐溶液中,该第二离子盐溶液中所含有的阴离子能够与所述第一离子溶液中的所述阳离子反应生成化合物沉淀,从而在所述多孔氧化物载体上形成沉淀,然后用溶剂清洗以去除多余吸附的阴离子,由此完成一次离子层吸附与反应处理;将该多孔氧化物载体循环完成多次离子层吸附与反应处理,即可基于连续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在多孔氧化物载体上负载得到纳米催化剂;其中,所述第一离子溶液中的所述阳离子用于构建目标催化活性组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连续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负载纳米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连续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负载纳米催化剂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ⅰ)制备氧化物浆料,该氧化物浆料能够在基板上成膜;(ⅱ)将所述氧化物浆料铺展在基板上制成薄膜;(ⅲ)对所述薄膜进行煅烧处理,冷却后即可在基板上得到多孔氧化物薄膜,以该多孔氧化物薄膜作为多孔氧化物载体;(ⅳ)将所述多孔氧化物载体浸入含有阳离子的第一离子溶液中,浸渍后用溶剂冲洗以去除多余吸附的阳离子;所述第一离子溶液中的所述阳离子用于构建目标催化活性组分;(ⅴ)将该多孔氧化物载体继续浸入第二离子盐溶液中,该第二离子盐溶液中所含有的阴离子能够与所述第一离子溶液中的所述阳离子反应生成化合物沉淀,从而在所述多孔氧化物载体上形成沉淀,然后用溶剂清洗以去除多余吸附的阴离子;(ⅵ)重复步骤(ⅳ)和步骤(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炜周静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