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玉丽专利>正文

一种热力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0971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力泵装置,其结构包括装置保护外壳、控制传动机构、热力泵控制机构、制冷控制箱,所述控制传动机构设有触发卡杆机构、电机控制器、步进传动电机、控制主轴、传动齿轮组,所述热力泵控制机构设有活塞传动机构、计算机控制机构,所述制冷控制箱设有电路控制机构、冷却控制箱、冷凝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驱动内部机构进行进给工作,通过活塞传动机构和传动齿轮组的互相配合,解决了活塞不密封和磨损的问题,同时通过制冷装置能够进行快速制冷,使泵体进行灌充,构造简单易操作,同时也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力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色谱用流动相热力泵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热力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已有的超临界流体色谱仪中都沿用了在液相色谱法中使用过的注射泵,这种泵由泵体、活塞、步进电机、减速装置、压力传感器、模数转换器、计算机、电机控制器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步进电机经减速装置推进在泵体中的活塞,输出流动相的压力经压力传感器、模数转换器变为脉冲数字讯号反馈到计算机,由计算机根据实际压力与给定的压力上升的程序中相应点的参比结果,指令电机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的进给与否,这样使泵的输出压力按照给定的压力上升程序升高。目前,因为这种泵结构比较复杂,比较昂贵,比较笨重;要解决移动部件的密封问题,因此有泄漏、磨损问题;最高使用压力限制在400大气压,对于常温下是气态的流动相,注射泵得另配致冷机冷却泵体才能灌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力泵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热力泵装置,其结构包括装置保护外壳、控制传动机构、热力泵控制机构、制冷控制箱,所述装置保护外壳垂直焊接于制冷控制箱下方,所述控制传动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热力泵控制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制冷控制箱垂直焊接于装置保护外壳顶部,所述控制传动机构设有触发卡杆机构、电机控制器、步进传动电机、控制主轴、传动齿轮组,所述触发卡杆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电机控制器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步进传动电机上方,所述控制主轴通过电连接于步进传动电机与传动齿轮组之间,所述传动齿轮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热力泵控制机构设有活塞传动机构、计算机控制机构,所述活塞传动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部底面上,所述计算机控制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制冷控制箱设有电路控制机构、冷却控制箱、冷凝管组,所述电路控制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制冷控制箱内壁上,所述冷却控制箱嵌设于制冷控制箱一端,所述冷凝管组均匀等距嵌设于冷却控制箱内部。作为优化,所述触发卡杆机构设有控制手杆、牵引线连接环、手杆转轴、控制小滑轮、控制牵引线、齿轮卡杆、卡杆转轴,所述控制手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手杆转轴上,所述牵引线连接环嵌设于控制手杆上。作为优化,所述手杆转轴通过螺栓连接于控制手杆与装置保护外壳之间,所述控制小滑轮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控制牵引线连接于牵引线连接环与齿轮卡杆之间,所述齿轮卡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卡杆转轴上,所述卡杆转轴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齿轮卡杆与装置保护外壳之间。作为优化,所述传动齿轮组设有传动大齿轮、齿轮传送带、传动小齿轮、传动主臂杆、传动支臂杆,所述传动大齿轮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齿轮传送带连接于传动大齿轮与传动小齿轮之间,所述传动小齿轮通过螺栓连接于传动大齿轮上方,所述传动主臂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传动小齿轮侧面上,所述传动支臂杆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传动主臂杆与传动支杆之间。作为优化,所述活塞传动机构设有传动支杆收纳槽、传动支杆、活动塞板、活塞筒、压强感应球、第一复位弹簧、压感器触块、压力推板、压力传感器,所述传动支杆收纳槽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制冷控制箱侧面上,所述传动支杆收纳槽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壁上。作为优化,所述传动支杆嵌设于传动支杆收纳槽内部,所述传动支杆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传动支臂杆一端,所述活动塞板垂直焊接于传动支杆底端,所述活动塞板通过过度配合连接于活塞筒内部,所述活塞筒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部底面上,所述压强感应球通过第一复位弹簧连接于压感器触块上。作为优化,所述压强感应球嵌设于活塞筒内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连接于压强感应球与压感器触块之间,所述压感器触块通过过度配合连接于活塞筒内部底端,所述压力推板垂直焊接于压感器触块底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压力推板下方。作为优化,所述计算机控制机构设有模数转换器、连接导线、泵体、固定连接管、计算机,所述模数转换器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部底面上,所述连接导线通过电连接于模数转换器与计算机之间,所述泵体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固定连接管垂直焊接于泵体与活塞筒之间,所述固定连接管垂直焊接于泵体与装置保护外壳之间,所述计算机嵌设于装置保护外壳上表面。作为优化,所述电路控制机构设有固定拉环、固定槽、牵引线固定环、限位卡杆、传动小滑轮、传动牵引线、通电触块、通电小圆球、第二复位弹簧,所述固定拉环嵌设于制冷控制箱内壁上,所述固定槽嵌设于固定拉环一端上表面,所述牵引线固定环垂直焊接于固定拉环一端,所述限位卡杆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制冷控制箱内壁上。作为优化,所述传动小滑轮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固定拉环下方,所述传动牵引线连接于牵引线固定环与通电小圆球之间,所述通电触块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制冷控制箱内部底面上,所述通电小圆球通过第二复位弹簧连接于冷却控制箱外壁上,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连接于冷却控制箱与通电小圆球之间。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热力泵装置进行工作时,通过设有一种触发卡杆机构,所述触发卡杆机构设有控制手杆、牵引线连接环、手杆转轴、控制小滑轮、控制牵引线、齿轮卡杆、卡杆转轴,当拉动控制手杆时,牵引线连接环带动控制牵引线移动,从而拉动齿轮卡杆失去平衡,脱离对传动齿轮组的控制,使传动齿轮组进行工作;通过设有一种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组设有传动大齿轮、齿轮传送带、传动小齿轮、传动主臂杆、传动支臂杆,当齿轮卡杆释放对传动小齿轮的控制时,传动大齿轮带动传动小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传动主臂杆和传动支臂杆进行转动,在传动支臂杆转动时带动活塞传动机构进行工作;通过设有一种活塞传动机构,所述活塞传动机构设有传动支杆收纳槽、传动支杆、活动塞板、活塞筒、压强感应球、第一复位弹簧、压感器触块、压力推板、压力传感器,当传动支臂杆转动时带动传动支杆进行上下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活动塞板在活塞筒中进行活塞运动,从而产生压强,压强增大的过程中同时推动压强感应球下移与压感器触块相连接从而使压力传感器进行工作,感应压强,再通过计算机控制机构进行数据分析处理;通过设有一种计算机控制机构,所述计算机控制机构设有模数转换器、连接导线、泵体、固定连接管、计算机,在压力传感器感应压强后,输出流动相的压力经压力传感器和模数转换器变为脉冲数字讯号反馈到计算机,由计算机根据实际压力与给定的压力上升的程序中相应点的参比结果,指令电机控制器控制步进传动电机的进给与否,这样使泵体的输出压力按照给定的压力上升程序升高;通过设有一种电路控制机构,所述电路控制机构设有固定拉环、固定槽、牵引线固定环、限位卡杆、传动小滑轮、传动牵引线、通电触块、通电小圆球、第二复位弹簧,当需要进行泵体制冷时,通过扭动固定拉环,将固定拉环推入制冷控制箱中,固定在限位卡杆下方,在固定拉环移动的同时带动传动牵引线,从而拉动通电小圆球与通电触块相连接,进而连通电路,使冷凝管组进行制冷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驱动内部机构进行进给工作,通过活塞传动机构和传动齿轮组的互相配合,解决了活塞不密封和磨损的问题,同时通过制冷装置能够进行快速制冷,使泵体进行灌充,构造简单易操作,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力泵装置,其结构包括装置保护外壳、控制传动机构、热力泵控制机构、制冷控制箱,所述装置保护外壳垂直焊接于制冷控制箱下方,所述控制传动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热力泵控制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制冷控制箱垂直焊接于装置保护外壳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传动机构设有触发卡杆机构、电机控制器、步进传动电机、控制主轴、传动齿轮组,所述触发卡杆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电机控制器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步进传动电机上方,所述控制主轴通过电连接于步进传动电机与传动齿轮组之间,所述传动齿轮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热力泵控制机构设有活塞传动机构、计算机控制机构,所述活塞传动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部底面上,所述计算机控制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制冷控制箱设有电路控制机构、冷却控制箱、冷凝管组,所述电路控制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制冷控制箱内壁上,所述冷却控制箱嵌设于制冷控制箱一端,所述冷凝管组均匀等距嵌设于冷却控制箱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力泵装置,其结构包括装置保护外壳、控制传动机构、热力泵控制机构、制冷控制箱,所述装置保护外壳垂直焊接于制冷控制箱下方,所述控制传动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热力泵控制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制冷控制箱垂直焊接于装置保护外壳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传动机构设有触发卡杆机构、电机控制器、步进传动电机、控制主轴、传动齿轮组,所述触发卡杆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电机控制器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步进传动电机上方,所述控制主轴通过电连接于步进传动电机与传动齿轮组之间,所述传动齿轮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热力泵控制机构设有活塞传动机构、计算机控制机构,所述活塞传动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部底面上,所述计算机控制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制冷控制箱设有电路控制机构、冷却控制箱、冷凝管组,所述电路控制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制冷控制箱内壁上,所述冷却控制箱嵌设于制冷控制箱一端,所述冷凝管组均匀等距嵌设于冷却控制箱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力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卡杆机构设有控制手杆、牵引线连接环、手杆转轴、控制小滑轮、控制牵引线、齿轮卡杆、卡杆转轴,所述控制手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手杆转轴上,所述牵引线连接环嵌设于控制手杆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力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杆转轴通过螺栓连接于控制手杆与装置保护外壳之间,所述控制小滑轮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控制牵引线连接于牵引线连接环与齿轮卡杆之间,所述齿轮卡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卡杆转轴上,所述卡杆转轴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齿轮卡杆与装置保护外壳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力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组设有传动大齿轮、齿轮传送带、传动小齿轮、传动主臂杆、传动支臂杆,所述传动大齿轮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齿轮传送带连接于传动大齿轮与传动小齿轮之间,所述传动小齿轮通过螺栓连接于传动大齿轮上方,所述传动主臂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传动小齿轮侧面上,所述传动支臂杆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传动主臂杆与传动支杆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吴玉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