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板载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0630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太阳能板载体,可以由若干屋瓦模块载板及至少一个太阳能板载板所接合构成,或是由若干太阳能板载板所接合构成;利用屋瓦模块载板与屋瓦模块载板之间、屋瓦模块载板与太阳能板载板之间,或是太阳能板载板与太阳能板载板之间相互左右接合延伸,以及相互前后接合延伸的方式铺设于建筑物顶部的区域,进而能够直接做为建筑物屋顶的外观主体。(*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太阳能板载体,尤指一种能够直接铺设成为建筑物屋顶的外观主体,有别于传统加装式的安装技术的太阳能板载体及其相关载板结构。
技术介绍
太阳能可算是目前地球上最容易取得也是最廉价的能源,因此太阳能成为目前最被人看好的应用能源之一,在现有的
当中,太阳能的应用包括:温度调节、太阳能电池、土壤净化、空气净化、水质净化以及家庭用电系统等;尤其,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水器是现代环保家居中最为典型的太阳能应用实例。在家居环境中合理利用太阳能,必须在建筑物接受太阳光照射时间最常的屋顶区域架设太阳能板,利用太阳能板(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或太阳能电池)的转换达到供应居家热水或居家用电的目的;然而,习用的太阳能板多组装成特定的尺寸之后,再利用相关支架固定在建筑物的屋顶上;因此皆属于加装式的安装技术,严重影响整体建筑物的美观。尤其,对于施工中的建筑而言,仍然并须在屋顶的外观主体完成之后,再利用加装式的支架将太阳能板架设在屋顶的外观主体上,不但造成过多的材料浪费,甚至于必须要耗费更多的施工时间及更多的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能够直接做为建筑物屋顶的外观主体,有别于传统加装式的安装技术的太阳能板载体及其相关载板结构。-->为达上揭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太阳能板载体,包括有:若干屋瓦模块载板,其板体的两侧分别形成一相对位置较低的第一搭接部以及一相对位置较高的第二搭接部,该第二搭接部的前侧设有一第一抵扣部,以及在其板体中线前侧的板缘处设有一供跨置于第二搭接部上方的凹口,该板体中线后侧的板面设有一供与第一抵扣部构成扣持作用的第二抵扣部;至少一用以供于其板体上装设太阳能板的太阳能板载板,其载板的长度为屋瓦模块载板单位长度的倍数,板体的两侧分别形成与屋瓦模块载板相同的第一、第二搭接部,以及在与每一单位屋瓦模块载板对应的板体处设有与屋瓦模块载板相同的凹口及第一、第二抵扣部。本技术的载体可以由若干屋瓦模块载板及至少一个太阳能板载板所接合构成,或是由若干太阳能板载板所接合构成;其中,屋瓦模块载板在其板体的两侧分别形成一相对位置较低的第一搭接部以及一相对位置较高的第二搭接部,并且在第二搭接部的前侧设有一第一抵扣部;另外,屋瓦模块载板在其板体中线前侧的板缘处设有一供跨置于第二搭接部上方的凹口,以及在其板体中线后侧的板面设有一供与第一抵扣部构成扣持作用的第二抵扣部。至于,太阳能板载板的长度可以为屋瓦模块载板单位长度的倍数,并且在其板体的两侧设有与屋瓦模块载板相同的第一、第二搭接部,以及在与每一单位屋瓦模块载板对应的板体处设有与屋瓦模块载板相同的凹口及第一、第二抵扣部。据以,即可利用第二搭接部叠置于第一搭接部的方式构成屋瓦模块载板与屋瓦模块载板之间、屋瓦模块载板与太阳能板载板之间,或是太阳能板载板与太阳能板载板之间相互左右接合延伸;以及利用凹口跨置于第二搭接部上方的方式构成构成屋瓦模块载板与屋瓦模块载板之间、屋瓦模块载板与太阳能板载板之间,或是太阳能板载板与太阳能板载板之间相互前后接合延伸。本技术的功效之一,在于利用屋瓦模块载板及太阳能板载板之间的组装接合,得以完整铺设于建筑物顶部,直接做为建筑物屋顶的外观主体,大幅提升建筑物的美观。-->本技术的功效之二,对于施工中的建筑物可直接利用屋瓦模块载板及太阳能板载板之间的组装接合,做为建筑物屋顶的外观主体,省去传统加装式的安装技术所必须耗费的材料成本、施工时间及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太阳能板载体外观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太阳能板载体外观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中屋瓦模块载板的外观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中太阳能板载板的外观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中屋瓦模块载板及屋瓦模块载板的接合状态图;图6为本技术中屋瓦模块载板及屋瓦模块载板的接合状态结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中屋瓦模块载板的板体前端固定方式图;图8为本技术中屋瓦模块载板的板体前端另一固定方式图;图9为本技术中屋瓦模块载板的板体前端再一固定方式图;图10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屋瓦模块载板及太阳能板载板相互接合状态结构剖视图。【图号说明】10屋瓦模块载板                 20太阳能板模块载板21太阳能板                     31第一搭接部32第二搭接部                   33凸条41第一抵扣部                   42第二抵扣部51凹口                         52挡止部60钉孔                         71钉子72勾片                         73防风夹74垫片                         80屋顶结构主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太阳能板载体可以由若干屋瓦模块载板10及至少一太阳能板载板20所接合构成(如图1所示),或是由若干太阳能板载板20所接合构成(如图2所示);请同时配合参照图3及图4所示,其中:屋瓦模块载板10在其板体的两侧分别形成一相对位置较低的第一搭接部31以及一相对位置较高的第二搭接部32,并且在第二搭接部32的前侧设有一第一抵扣部41;另外,屋瓦模块载板10在其板体中线前侧的板缘处设有一供跨置于第二搭接部32上方的凹口51,以及在其板体中线后侧的板面设有一供与第一抵扣部41构成扣持作用的第二抵扣部42。至于,太阳能板载板20用以供于其板体上装设太阳能板21,各太阳能板载板20同样在其板体的两侧分别形成一相对位置较低的第一搭接部31以及一相对位置较高的第二搭接部32,并且在第二搭接部32的前侧设有一第一抵扣部41;另外,在其板体前侧的板缘处设有至少一供跨置于第二搭接部32上方的凹口51,以及在板体相对应于凹口51的后侧板面设有一供与第一抵扣部41构成扣持作用的第二抵扣部42;于实施时,太阳能板载板20的长度可为屋瓦模块载板10单位长度的倍数,并且在与每一单位屋瓦模块载板10对应的板体处设有与屋瓦模块载板10相同的凹口51及第一、第二抵扣部41、42;于实施时,第一抵扣部41及第二抵扣部42分别为可相互扣合的凸块及凹部,当然亦可以分别为相互扣合的凹部及凸块。据以,整组太阳能板载体即利用第二搭接部32叠置于第一搭接部31的方式构成如图5所示的屋瓦模块载板10与屋瓦模块载板10之间相互左右接合延伸、如图1所示的屋瓦模块载板10与太阳能板载板20之间相互左右接合延伸,或是如图2所示的太阳能板载板20与太阳能板载板20之间相互左右接合延伸;以及,利用凹口51跨置于第二搭接部32上方的方式构成如图5所示的屋瓦模块载板10与屋瓦模块载板10之间相互前后接合延伸、如图1所示的屋瓦模块载板10与太阳能板载板20之间相互前后接合延伸,或是如图2所示的太阳能板载板20与太阳能板载板-->20之间相互前后接合延伸,进而完整的铺设于建筑物顶部的区域,直接做为建筑物屋顶的外观主体。如图3及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时,上述屋瓦模块载板10及太阳能板载板20可以个别在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板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若干屋瓦模块载板,其板体的两侧分别形成一相对位置较低的第一搭接部以及一相对位置较高的第二搭接部,该第二搭接部的前侧设有一第一抵扣部,以及在其板体中线前侧的板缘处设有一供跨置于第二搭接部上方的凹口,该板体中线后侧的板面设有一供与第一抵扣部构成扣持作用的第二抵扣部; 至少一用以供于其板体上装设太阳能板的太阳能板载板,其载板的长度为屋瓦模块载板单位长度的倍数,板体的两侧分别形成与屋瓦模块载板相同的第一、第二搭接部,以及在与每一单位屋瓦模块载板对应的板体处设有与屋瓦模块载板相同的凹口及第一、第二抵扣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板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若干屋瓦模块载板,其板体的两侧分别形成一相对位置较低的第一搭接部以及一相对位置较高的第二搭接部,该第二搭接部的前侧设有一第一抵扣部,以及在其板体中线前侧的板缘处设有一供跨置于第二搭接部上方的凹口,该板体中线后侧的板面设有一供与第一抵扣部构成扣持作用的第二抵扣部;至少一用以供于其板体上装设太阳能板的太阳能板载板,其载板的长度为屋瓦模块载板单位长度的倍数,板体的两侧分别形成与屋瓦模块载板相同的第一、第二搭接部,以及在与每一单位屋瓦模块载板对应的板体处设有与屋瓦模块载板相同的凹口及第一、第二抵扣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劭德林威钧游祥益苏莉琪钟幸道林玫芳
申请(专利权)人:奈米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益城窑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