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在桥墩上的桥梁梁体抬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057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在桥墩上的桥梁梁体抬升系统,包括桥墩固定装置和抬升组件,桥墩固定装置上表面形成有水平的支撑平台,抬升组件包括在支撑平台上沿桥墩周向布置的向上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抬升组件还包括整体呈水平环形的均力环,均力环套设在桥墩上端的支座外,均力环上表面为和桥梁相接的顶升施力面,均力环下表面为和千斤顶上端相接的顶升受力面。本发明专利技术专用于下部结构无盖梁的桥梁的梁体整体抬升系统,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和稳定性好,施工方便,能够更好地实现同步顶升,保护施工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装在桥墩上的桥梁梁体抬升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桥梁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墩顶上的桥梁梁体抬升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在役桥梁(尤其是曲线连续箱梁桥)在使用数年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伸缩缝破坏现象,如:剪切破坏,两侧鼓出等;另外大量桥梁在各种动力作用(如:地震、车船碰撞等)下会发生一定的纵横向位移,另外在一些静力作用(如:伸缩缝卡死、温度作用、静动载的偏心等)下也会产生任意方向的位移,并随时间逐渐累加。这些发生梁体偏位的桥梁已经严重威胁着道路运营的安全,另外,又有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整体抬升,进行支座更换或横向复位,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针对桥梁整体抬升设备的研究,目前国内常常使用的方法PLC同步顶升法,但是大量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如,在顶升的过程中,如果仪表盘读数不准,或某一个千斤顶漏油、损坏等,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并非按照同步顶升进行施工,这样往往会造成较大的应力,甚至造成桥毁人亡的事故。故如何设计一种能够更好地实现同步顶升,且能够将顶升位置处的局部应力降到最小,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成为有待考虑解决的问题。CN201520232817公开过一种用于公路桥梁顶升的支架。是一种基于桥墩安装的用于实现桥梁顶升的装置,具体为采用沿桥墩周向的两个弧形的固定片,采用螺栓强行变形压紧后将装置安装固定在桥墩上,然后再设置支撑平台实现千斤顶的顶升支撑。上述专利的方案能够实现基于桥墩结构形式的千斤顶安装。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在顶升的过程中,千斤顶作用位置处存在过大的应力集中,导致存在将梁体本身局部顶坏的可能,顶升支撑效果较差,顶升同步性较差。2、用于固定的结构中,是依靠两个弧形的固定片直接贴紧在桥墩周向表面,然后依靠螺旋强行扣拢变形产生的压力实现抱紧,这样摩擦力容易抵消变形力,进而降低了压紧效果,装置自身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避免顶升位置局部应力过大,提高顶升同步性,提高固定可靠性和装置稳定性的安装在桥墩上的桥梁梁体抬升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安装在桥墩上的桥梁梁体抬升系统,包括桥墩固定装置和抬升组件,桥墩固定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片,固定片竖向设置且水平方向呈弧形,固定片沿桥墩周向表面对合贴紧固定,两个固定片之间留有供变形的间隙,桥墩固定装置还包括对应两个固定片间隙位置水平设置的用于产生固定片紧固变形的紧固螺栓,桥墩固定装置上表面形成有水平的支撑平台,抬升组件包括在支撑平台上沿桥墩周向布置的向上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抬升组件还包括整体呈水平环形的均力环,均力环套设在桥墩上端的支座外,均力环上表面为和桥梁相接的顶升施力面,均力环下表面为和千斤顶上端相接的顶升受力面。这样,设置了均力环后,扩大了桥梁顶升受力面,可以更好地将千斤顶的顶升力均匀可靠地向上传递到桥梁下表面,提高了顶升的同步性,同时能够将局部较大的顶升荷载分散在整个作用面上,有效的减小局部应力,防止梁体底面局部受压破坏的发生,提高顶升效果和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均力环由两个半圆环形的加劲板得到,加劲板端部具有用于对接的竖向棱边,竖向棱边上设置有加劲板连接螺栓将两个加劲板连接为均力环。这样,均力环无需在桥梁建设施工时就装入桥墩,更加方便当需要安装本装置时再装入均力环。进一步地,加劲板采用沸腾钢制得。这成本低廉且强度较好,能够更好地保证顶升的同步性。进一步地,加劲板及其竖向棱边为一块整体钢板。这样并非焊接而成,以减小焊接残余应力及残余变形,保证加劲板的平整度。进一步地,加劲板下表面设置有若干沿直径方向布置的加劲肋,加劲肋沿周向均匀布置,加劲肋具有一定宽度使得单个加劲肋上端和加劲板接触面积大于千斤顶上端端面面积。这样,加劲肋可以提高加劲板自身刚度,减小变形,同时还可以作为千斤顶到加劲板之间的施力过渡,使得千斤顶的顶升力能够更加均匀地分布到加劲板上,更好地提高顶升施力稳定性。进一步地,千斤顶顶面和加劲肋接触的位置对应设置有钢垫板,钢垫板上表面至少和两个加劲肋接触。这样使得每个千斤顶上端端面至少能够和两个加劲肋接触,使其受力更加均匀,更好地保证抬升施力的整体稳定性。进一步地,加劲肋由钢条焊接至加劲板底面得到。这样可保证加劲肋与钢板之间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桥墩固定装置中,所述固定片外周表面沿周向布置有若干沿直径方向水平向外延伸的施力肋,两个固定片对应的施力肋外端各自对应连接在一个弧形的紧固套内侧面,两个紧固套两端端部具有沿直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用于对接的紧固连接板,相对的紧固连接板之间留有供变形的间隔,所述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在每两个相对的紧固连接板之间。这样,本桥墩固定装置使用时,是依靠紧固螺栓先带动紧固套产生向内的压紧变形,然后依靠施力肋,将该压紧变形的力转化为沿直径方向正对固定片施加的向内的压力,使得固定片向内贴紧固定在桥墩周向表面。这种结构和现有技术中紧固螺栓直接连接在固定片端部的方式相比,现有的结构是依靠紧固螺栓直接拉动固定片紧固变形并贴合在桥墩周向表面,这样固定片自身的变形会受到摩擦力的阻碍,降低了变形压紧效果,同时由于变形效果不一致会使得固定片向内的压紧力大小和方向均分布不均匀,越靠近紧固螺栓位置的变形效果越充分故压紧力越大,而远离紧固螺栓位置的固定片压紧力较小。而本桥墩固定装置中,增设了一个悬空的紧固套,依靠紧固螺栓拉动紧固套变形后再依靠施力肋转化为直径方向正对固定片施加向内的压紧力。这样固定片通过施力肋受力后再压紧作用到桥墩周向表面,使得受力均是沿直径方向向内施加的,受力方向更加均衡一致。同时,由于紧固套是隔空设置,其变形不受摩擦力限制,故紧固螺栓能够使得紧固套更好地产生向内变形,进而使得紧固螺栓在相同的紧固量的情况下,能够对固定片产生更大和更均匀的向内的压紧力。极大地提高了紧固效果,提高了装置稳定性。另外,该结构还更加有利于固定装置上方支撑平台的形成,利于实现千斤顶的安装支撑。进一步地,紧固螺栓为高强螺栓。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螺栓紧固力。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片、施力肋、紧固套和紧固连接板均为钢材料制得。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强度。进一步地,紧固套厚度大于固定片厚度。这样固定片厚度较小利于更好地提高摩擦力,紧固套厚度较大利于更好地依靠变形提供压紧力。更好地使得本装置能够牢牢抓住桥墩墩顶,为工作平台提供良好的摩擦力反力,以防止顶升施工中的下滑,同时还能更好地使墩顶混凝土承三向约束状态,防止墩顶混凝土损坏。进一步地,紧固连接板和紧固套为整体铸造得到。可以更好地提高整体性。进一步地,施力肋和固定片外表面以及紧固套内表面之间为焊接固定。这样更加方便施工制造,降低制造成本。进一步地,施力肋为竖向板状结构,且施力肋上端和紧固套上端处于同一水平面。这样更加方便桥墩固定装置上端的支撑平台的构成和承力。进一步地,施力肋和紧固套上端表面还支撑设置有一个整体呈水平环形的支撑环板,支撑环板上表面构成支撑平台并用于安装千斤顶。这样,依靠支撑环板构成支撑平台,可以更好地方便千斤顶的安装和承力,提高装置整体稳定性。进一步地,支撑环板采用钢材料制得。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强度和稳定性。进一步地,支撑环板依靠两个弧形半环板对接后采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在桥墩上的桥梁梁体抬升系统,包括桥墩固定装置和抬升组件,桥墩固定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片,固定片竖向设置且水平方向呈弧形,固定片沿桥墩周向表面对合贴紧固定,两个固定片之间留有供变形的间隙,桥墩固定装置还包括对应两个固定片间隙位置水平设置的用于产生固定片紧固变形的紧固螺栓,桥墩固定装置上表面形成有水平的支撑平台,抬升组件包括在支撑平台上沿桥墩周向布置的向上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抬升组件还包括整体呈水平环形的均力环,均力环套设在桥墩上端的支座外,均力环上表面为和桥梁相接的顶升施力面,均力环下表面为和千斤顶上端相接的顶升受力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在桥墩上的桥梁梁体抬升系统,包括桥墩固定装置和抬升组件,桥墩固定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片,固定片竖向设置且水平方向呈弧形,固定片沿桥墩周向表面对合贴紧固定,两个固定片之间留有供变形的间隙,桥墩固定装置还包括对应两个固定片间隙位置水平设置的用于产生固定片紧固变形的紧固螺栓,桥墩固定装置上表面形成有水平的支撑平台,抬升组件包括在支撑平台上沿桥墩周向布置的向上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抬升组件还包括整体呈水平环形的均力环,均力环套设在桥墩上端的支座外,均力环上表面为和桥梁相接的顶升施力面,均力环下表面为和千斤顶上端相接的顶升受力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在桥墩上的桥梁梁体抬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力环由两个半圆环形的加劲板得到,加劲板端部具有用于对接的竖向棱边,竖向棱边上设置有加劲板连接螺栓将两个加劲板连接为均力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在桥墩上的桥梁梁体抬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加劲板下表面设置有若干沿直径方向布置的加劲肋,加劲肋沿周向均匀布置,加劲肋具有一定宽度使得单个加劲肋上端和加劲板接触面积大于千斤顶上端端面面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在桥墩上的桥梁梁体抬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千斤顶顶面和加劲肋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成功王小冬黄谦任伟王超游强杨德厚翟磊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