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棉机用盖板针布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0457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梳棉机用盖板针布条,包括钢针和底布,钢针植于底布上,形成多个周期性循环的钢针排列单元,从趾端到踵端在底布上排列成植针组织,钢针排列单元2‑8组,钢针排列单元包括稀部与密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从植针排列方式上,通过植针的“稀密”的组合设计,解决了梳理机采棉、差别化纤维的盖板针布梳理力的分布,使适当的针尖密度和间隔,可以抗衡和达到针齿作用纤维必需的吸收、释放的分梳性能和容纤量;促成纤维梳理充分与转移,纤维得到完全单纤化;并减少纤维损伤及8‑12短纤维(绒)的增长和分离,提高棉结、杂质去除率和改善A1纱疵;能极大降低和控制盖板针布充塞和挂花,实现盖板针布自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梳棉机用盖板针布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布条,特别涉及一种梳棉机用盖板针布条。
技术介绍
梳棉机是利用包覆在刺辊、锡林、道夫和盖板上的针布对纤维进行梳理加工的,在梳理过程中,完成将纤维束分梳成单纤维,及对各种纤维的均匀、混合,达到改善和清除棉结、杂质和短绒;上述分梳、均匀、混合作用,直接影响梳棉生条和成纱质量。而分梳成单纤维、提高去除棉结、杂质的效果,取决于建立盖板针布植针组织的排列形式设计。传统盖板针布条植针组织的排列形式,均以趾端A起始向上,植针纵向针距b1递减bi,稀至密变化呈渐进弧形+均密直线形。其缺点是:“稀-密1/3渐进弧形”直接“2/3均密直线形”的高密针布区,不利于对纤维的全面梳理。主要是在盖板—锡林工作区,当束纤维从盖板针布趾端进入“稀-密1/3渐进弧形”针齿,还未能得到充分松解,急转“2/3均密直线形”高密针齿及踵出的细致分梳,加重集聚针列密部梳理的纤维负荷变化,增大与锡林针布作用的脉冲力,产生对纤维的挫擦损伤,导致短绒和次生棉结,出现充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梳棉机用盖板针布条。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梳棉机用盖板针布条,其特征在于:包括钢针和底布,钢针植于底布上,形成多个周期性循环的钢针排列单元,从趾端到踵端在底布上排列成植针组织,所述钢针排列单元2-8组,所述钢针排列单元包括稀部与密部。所述从趾端到踵端排列的相邻的钢针排列单元内的行数相等或行数不相等。所述从趾端到踵端的钢针排列单元内稀部与密部的行数相等或不相等。所述稀部与密部内的钢针从趾端到踵端的排列均匀或不均匀。所述钢针植于底布上形成斜纹或缎纹。所述钢针排列单元的循环行数与钢针排列单元内的稀密行数一致。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同一盖板针布条上,能对纤维达到至少2组“稀+密”针布的梳理;确保纤维进行每次梳理柔性交互、循环,减轻纤维的梳理力,实现伸直纤维和对纤维的维护,本专利技术,从植针排列方式上,通过植针的“稀密”的组合设计,解决了梳理机采棉、差别化纤维的盖板针布梳理力的分布,使适当的针尖密度和间隔,可以抗衡和达到针齿作用纤维必需的吸收、释放的分梳性能和容纤量;促成纤维梳理充分与转移,纤维得到完全单纤化;并减少纤维损伤及8-12短纤维(绒)的增长和分离,提高棉结、杂质去除率和改善A1纱疵;能极大降低和控制盖板针布充塞和挂花,实现盖板针布自清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叙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钢针排列单元5行循环时的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钢针排列单元8行循环时的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钢针排列单元9行循环时的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钢针排列单元11行循环时的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钢针排列单元11行循环时的结构图。其中:1、钢针;2、底布;3、植针组织;4、密部;5、稀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7所示,梳棉机用盖板针布条,包括钢针1和底布2,钢针1植于底布2上,形成多个周期性循环的钢针排列单元,从趾端到踵端在底布2上排列成植针组织,钢针1排列单元2-8组,钢针排列单元包括稀部5与密部4。从趾端到踵端排列的相邻的钢针排列单元内的行数相等或行数不相等;从趾端到踵端的钢针排列单元内稀部与密部的行数相等或不相等;稀部与密部内的钢针1从趾端到踵端的排列均匀或不均匀;钢1针植于底布上形成斜纹或缎纹。钢针排列单元的循环行数与钢针排列单元内的稀密行数一致。如图2以钢针呈缎纹为例,植针组织宽21±0.5,植针组织从趾端到踵端包括N个钢针排列单元,植针组织的每组钢针排列单元分别是由两种不等行间距bi和bii按一定规律变化构成,即密部4与稀部5,bi:b1>b2>bi、bii:b11>b22>bii,植针组织内的钢针排列单元的稀密行数可相等或不相等,稀部4与密部5内的钢针的稀密行数可以相等或不相等,N个钢针排列单元,至少有2组稀密变化,呈周期性循环,其中N=5、7、8、9、11。当N=5时,如图3,盖板针布植针组织的排列形式:从趾端起始向上植针,3行稀、2行密,即从趾端到踵端的钢针排列单元内稀部与密部的行数不相等。5行的间距为2个b1+2个b2(b1>b2),也可以稀行b1的个数与密行b2的个数不等;5行稀密分布可以是5-8组。相继呈周期性循环,能加快梳理,促进排除大、中颗粒籽屑棉结、杂质,降低和控制盖板针布充塞,适用纺纱8-32支。当N=8时,如图4,盖板针布植针组织的排列形式:从趾端起始向上植针,4行稀、4行密,即从趾端到踵端的钢针排列单元内稀部与密部的行数相等,8行的间距3个b1+4个b2(b1>b2),也可以稀行b1的个数与密行b2的个数相等;8行稀密分布可以是3-5组。继呈周期性循环,能特别对中、小颗粒的籽屑棉结、杂质的提高排除,降低和控制盖板针布充塞效力更好;适用纺纱21-60支。当N=9时,如图5,盖板针布植针组织的排列形式:从趾端起始向上植针,5行稀、4行密,即稀密行不等。9行间距为4个b1+5个b2(b1>b2),也可以稀行b1的个数与密行b2的个数相等;9行稀密分布可以是3-4组。相继呈周期性循环,排除中、小颗粒籽屑棉结、杂质,特别对细小小颗粒的籽屑棉结、杂质,降低和控制盖板针布充塞;例4较例3有效性更为显著,适纺纱40-80支。当N=11时,如图6,盖板针布植针组织的排列形式:从趾端A起始向上植针,稀部与密部内的钢针从趾端到踵端的排列均匀,稀密变化的每组相同行间距bi按一定规律变化,分别为5个行间距bi(b1>b2>bi)+4个行间距bi(b1>b2>bi),且稀密行数N也可以相等,11行稀密分布可以是3—4组,相继呈周期性循环。能极大排除中、小颗粒及细小颗粒的籽屑棉结、杂质和短绒,加强A1纱疵的改善提高;降低和控制盖板针布充塞;适纺纱60-100支。当N=11时,如图7,盖板针布植针组织的排列形式:从趾端A起始向上植针,稀部与密部内的钢针从趾端到踵端的排列不均匀,稀密变化的每组不同行间距bi按一定规律变化,分别为5个bi(b1+b2+b3+b4+b5、b1>b2>bi)+4个bii(b11+b22+b33+b44、b11>b22>bii),且稀密行数N也可以相等,11行稀密分布可以是3—4组,相继呈周期性循环。有效排除中、小颗粒及细小颗粒的籽屑棉结、杂质和短绒,改善和提高A1纱疵;降低和控制盖板针布充塞,更为突出,适纺纱60-120支。本专利技术在同一盖板针布条上,能对纤维达到至少2组“稀+密”针布的梳理;确保纤维进行每次梳理柔性交互、循环,减轻纤维的梳理力,实现伸直纤维和对纤维的维护,本专利技术,从植针排列方式上,通过植针的“稀密”的组合设计,解决了梳理机采棉、差别化纤维的盖板针布梳理力的分布,使适当的针尖密度和间隔,可以抗衡和达到针齿作用纤维必需的吸收、释放的分梳性能和容纤量;促成纤维梳理充分与转移,纤维得到完全单纤化;并减少纤维损伤及8-12短纤维(绒)的增长和分离,提高棉结、杂质去除率和改善A1纱疵;能极大降低和控制盖板针布充塞和挂花,实现盖板针布自清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梳棉机用盖板针布条,其特征在于:包括钢针和底布,钢针植于底布上,形成多个周期性循环的钢针排列单元,从趾端到踵端在底布上排列成植针组织,所述钢针排列单元2‑8组,所述钢针排列单元包括稀部与密部。

【技术特征摘要】
1.梳棉机用盖板针布条,其特征在于:包括钢针和底布,钢针植于底布上,形成多个周期性循环的钢针排列单元,从趾端到踵端在底布上排列成植针组织,所述钢针排列单元2-8组,所述钢针排列单元包括稀部与密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梳棉机用盖板针布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趾端到踵端排列的相邻的钢针排列单元内的行数相等或行数不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梳棉机用盖板针布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