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二维规划胫骨高位截骨手术的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临床医学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二维规划胫骨高位截骨手术的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技术介绍
胫骨高位截骨手术主要是用于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此手术的核心是通过截骨调整向膝关节内侧偏移的下肢力线(负重位股骨头中心与踝关节中心的连线)来减缓膝关节内侧的磨损,因此手术的主要目的就是使患者的术后下肢得到一个合适的力线。传统的手术二维规划是通过设定一个公认合适的术后力线目标位置,即力线穿过膝关节的Fujisawa点(与膝关节内侧距离为62.5%的膝关节宽度的点),再反求出为达到这样的力线所需要的截骨角度。然而这样的规划方式使术后力线只能定为过Fujisawa点,对于不同情况的患者来说,此位置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术后力线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用于二维规划胫骨高位截骨手术的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用于二维规划胫骨高位截骨手术的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可以实现方法步骤,所述方法步骤包括:S1)获取下肢全长负重位骨骼透视图像,所述图像中标记有股骨头中心点H0、距骨上平面内侧端点P4、距骨上平面外侧端点P5、踝关节中心点A0、股骨远端连线内侧端点P6、股骨远端连线外侧端点P7、股骨远端连线l1、股骨头远端中心点F0、胫骨近端连线内侧端点P8、胫骨近端连线外侧端点P9、胫骨近端连线l2、胫骨平台中心点T0、截骨线铰链点O和截骨点X;S2)获取力线位置,所述力线位置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可以实现方法步骤,所述方法步骤包括:S1)获取下肢全长负重位骨骼透视图像,所述图像中标记有股骨头中心点H0、距骨上平面内侧端点P4、距骨上平面外侧端点P5、踝关节中心点A0、股骨远端连线内侧端点P6、股骨远端连线外侧端点P7、股骨远端连线l1、股骨头远端中心点F0、胫骨近端连线内侧端点P8、胫骨近端连线外侧端点P9、胫骨近端连线l2、胫骨平台中心点T0、截骨线铰链点O和截骨点X;S2)获取力线位置,所述力线位置为其中,K0为股骨头中心H0与踝关节中心A0的连线l3与胫骨近端连线l2的交点;S3)获取股骨远端外侧角角度,所述股骨远端外侧角为∠H0F0P7;S4)获取胫骨近端内侧角角度,所述胫骨近端内侧角为∠A0T0P8;S5)获取截骨角度θ,根据截骨角度θ获取术后力线位置和/或术后胫骨近端内侧角,所述胫骨近端内侧角为∠A1T0P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为二维X-Ray图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骼包括股骨、胫骨、腓骨和距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头中心点H0为股骨头拟合圆的中心点,所述股骨头拟合圆与股骨头的大小、位置相匹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根据截骨角度θ获取术后力线位置和/或术后胫骨近端内侧角的方法包括:S51)获取截骨角度θ;S52)根据截骨角度θ获取术后踝关节中心点A1,所述A1为A0以OA0为半径、以O为圆心旋转θ角度所对应的点;S53)获取术后力线位置,所述术后力线位置为K1为H0与A1的连线l4与l2的交点;S54)获取术后胫骨近端内侧角,所述术后胫骨近端内侧角为∠A1T0P8。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6)获取术后力线,所述术后力线为股骨头中心H0与Fujisawa点的连线l5,根据术后力线获取术后目标截骨角度。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根据术后力线获取术后目标截骨角度的方法包括:S61)获取术后力线,所述术后力线为股骨头中心H0与Fujisawa点的连线l5处;S62)根据术后力线获取目标踝关节中心点A2,A2位于l5向踝关节方向的延长线上且H0和A2的连线的长度与H0和A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轶平,封晓宇,黎兴,李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影为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