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味粉糕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0146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果味粉糕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种植技术领域,该粉糕包括外皮和内陷,所述外皮是将山药粉与调味粉搅拌均匀,加温水调制成糊状,放置然后加热至混合物成透明膏状;所述内陷由蔬菜泥、水果浓缩物混合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协调各种原料,充分利用原料中丰富的糖类,增加原料间的胶黏性,提高粉糕外皮的弹性与韧性,增加内陷的紧实度,使得制作出来的粉糕粉嫩可口、清凉爽滑,既方便炎热的暑季食用,也可以作为冬季餐后的小吃补充,其受众广,具有优异的市场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味粉糕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
,特别涉及一种果味粉糕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凉糕是中国的传统大米制品之一,被称为生态、健康的养身绿色食品,有凉爽、鲜嫩、细腻之特点,清热、健胃、养颜之功效,是各地夏季盛行的消暑食品。红糖浆作为凉糕食用的必备伴侣,在食用凉糕时才会将其浇盖在凉糕表面,无法作为方便食品携带,具有明显的限制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方便食品的品种、质量和安全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凉糕由于具有较高水分和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在一般情况下贮藏期较短,而且品质下降明显。由于含水量高,水分活度大,微生物易生长繁殖,导致其不能长期保存,极易变质,严重的则会变酸和发霉。在先申请文件中使用了碱性添加剂和变温储藏,虽然有效解决了凉糕析水量大、口感欠佳的问题,但存放时间短,不宜长期保存,同时食用并不方便,目前也未见将红糖浆包裹在凉糕内部的方便凉糕公开。而如果简单的将红糖浆包裹在凉糕内部,则易出现红糖慢慢会浸润整个凉糕,导致产品质地、口感、保质期均大大变差。鉴于上述不足,一种方便携带,制备工艺简单,存放期间红糖与凉糕不易出现浸润现象,凉糕质构更加细腻,口感爽滑,食用时只需将凉糕划开即可令包裹在中间的红糖浆流出,搅拌后即可食用的夹心凉糕是目前行业内急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果味粉糕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果味粉糕,包括外皮和内陷,所述外皮是由以下制备方法得到:将山药粉与调味粉搅拌均匀,加温水调制成糊状,放置30-50min,然后加热至混合物成透明膏状;所述内陷由蔬菜泥、水果浓缩物混合而成。进一步的,所述山药粉与调味粉的质量比为4-7:3。进一步的,所述调味粉由质量比为3:2:7:1的苹果肉、芋头、南瓜、紫苏粉碎而得。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方式为微波加热,加热至混合物温度为90-120℃,加热时间为8-15min。进一步的,所述蔬菜泥由质量比为5:3:7:1:2的甘蓝、西兰花、西红柿、芥菜、藕粉混合磨浆制得;所述水果浓缩物由质量比为3:2:5:1:1的黑李子、西梅、桑葚、蓝莓、覆盆子混合打浆,经冷冻干燥至水分含量为76-83%得到。进一步的,所述蔬菜泥与水果浓缩物的质量比为7:3;所述外皮和内陷的质量比为5: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果味粉糕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模具中倒入外皮,将温度升高到80-100℃,保持10-12s,在外皮上表面放入蔬菜泥,在90-120℃下蒸5-10min,冷却至常温备用;(2)在蔬菜泥表面涂抹上一层水果浓缩物,最后将外皮包裹住内陷即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配方科学、加工工艺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专利技术粉糕成型效果好,方便携带,即便在汤汁中浸泡较长时间也不会使外皮破损,泄露出内陷,以至于降低粉糕的口感;3、本专利技术通过协调各种原料,充分利用原料中丰富的糖类,增加原料间的胶黏性,提高粉糕外皮的弹性与韧性,增加内陷的紧实度,使得制作出来的粉糕粉嫩可口、清凉爽滑,既方便炎热的暑季食用,也可以作为冬季餐后的小吃补充,其受众广,具有优异的市场潜力。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果味粉糕,包括外皮和内陷,所述外皮是由以下制备方法得到:将山药粉与调味粉搅拌均匀,加温水调制成糊状,放置30min,然后加热至混合物成透明膏状;所述内陷由蔬菜泥、水果浓缩物混合而成;其中,所述山药粉与调味粉的质量比为4:3;所述调味粉由质量比为3:2:7:1的苹果肉、芋头、南瓜、紫苏粉碎而得;所述加热方式为微波加热,加热至混合物温度为90℃,加热时间为8min;所述蔬菜泥由质量比为5:3:7:1:2的甘蓝、西兰花、西红柿、芥菜、藕粉混合磨浆制得;所述水果浓缩物由质量比为3:2:5:1:1的黑李子、西梅、桑葚、蓝莓、覆盆子混合打浆,经冷冻干燥至水分含量为76%得到;所述蔬菜泥与水果浓缩物的质量比为7:3;所述外皮和内陷的质量比为5: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果味粉糕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模具中倒入外皮,将温度升高到80℃,保持10s,在外皮上表面放入蔬菜泥,在90℃下蒸5min,冷却至常温备用;(2)在蔬菜泥表面涂抹上一层水果浓缩物,最后将外皮包裹住内陷即可。实施例2一种果味粉糕,包括外皮和内陷,所述外皮是由以下制备方法得到:将山药粉与调味粉搅拌均匀,加温水调制成糊状,放置50min,然后加热至混合物成透明膏状;所述内陷由蔬菜泥、水果浓缩物混合而成;其中,所述山药粉与调味粉的质量比为7:3;所述调味粉由质量比为3:2:7:1的苹果肉、芋头、南瓜、紫苏粉碎而得;所述加热方式为微波加热,加热至混合物温度为120℃,加热时间为15min;所述蔬菜泥由质量比为5:3:7:1:2的甘蓝、西兰花、西红柿、芥菜、藕粉混合磨浆制得;所述水果浓缩物由质量比为3:2:5:1:1的黑李子、西梅、桑葚、蓝莓、覆盆子混合打浆,经冷冻干燥至水分含量为83%得到;所述蔬菜泥与水果浓缩物的质量比为7:3;所述外皮和内陷的质量比为5: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果味粉糕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模具中倒入外皮,将温度升高到100℃,保持12s,在外皮上表面放入蔬菜泥,在120℃下蒸5-10min,冷却至常温备用;(2)在蔬菜泥表面涂抹上一层水果浓缩物,最后将外皮包裹住内陷即可。实施例3一种果味粉糕,包括外皮和内陷,所述外皮是由以下制备方法得到:将山药粉与调味粉搅拌均匀,加温水调制成糊状,放置41min,然后加热至混合物成透明膏状;所述内陷由蔬菜泥、水果浓缩物混合而成;其中,所述山药粉与调味粉的质量比为5:3;所述调味粉由质量比为3:2:7:1的苹果肉、芋头、南瓜、紫苏粉碎而得;所述加热方式为微波加热,加热至混合物温度为114℃,加热时间为13min;所述蔬菜泥由质量比为5:3:7:1:2的甘蓝、西兰花、西红柿、芥菜、藕粉混合磨浆制得;所述水果浓缩物由质量比为3:2:5:1:1的黑李子、西梅、桑葚、蓝莓、覆盆子混合打浆,经冷冻干燥至水分含量为77%得到;所述蔬菜泥与水果浓缩物的质量比为7:3;所述外皮和内陷的质量比为5: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果味粉糕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模具中倒入外皮,将温度升高到90℃,保持11s,在外皮上表面放入蔬菜泥,在99℃下蒸5-10min,冷却至常温备用;(2)在蔬菜泥表面涂抹上一层水果浓缩物,最后将外皮包裹住内陷即可。实施例4一种果味粉糕,包括外皮和内陷,所述外皮是由以下制备方法得到:将山药粉与调味粉搅拌均匀,加温水调制成糊状,放置47min,然后加热至混合物成透明膏状;所述内陷由蔬菜泥、水果浓缩物混合而成;其中,所述山药粉与调味粉的质量比为6.5:3;所述调味粉由质量比为3:2:7:1的苹果肉、芋头、南瓜、紫苏粉碎而得;所述加热方式为微波加热,加热至混合物温度为97℃,加热时间为8-15min;所述蔬菜泥由质量比为5:3:7:1:2的甘蓝、西兰花、西红柿、芥菜、藕粉混合磨浆制得;所述水果浓缩物由质量比为3:2:5:1:1的黑李子、西梅、桑葚、蓝莓、覆盆子混合打浆,经冷冻干燥至水分含量为80%得到;所述蔬菜泥与水果浓缩物的质量比为7:3;所述外皮和内陷的质量比为5: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果味粉糕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模具中倒入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味粉糕,其特征是:包括外皮和内陷,所述外皮是由以下制备方法得到:将山药粉与调味粉搅拌均匀,加温水调制成糊状,放置30‑50min,然后加热至混合物成透明膏状;所述内陷由蔬菜泥、水果浓缩物混合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味粉糕,其特征是:包括外皮和内陷,所述外皮是由以下制备方法得到:将山药粉与调味粉搅拌均匀,加温水调制成糊状,放置30-50min,然后加热至混合物成透明膏状;所述内陷由蔬菜泥、水果浓缩物混合而成。2.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味粉糕,其特征是:所述山药粉与调味粉的质量比为4-7:3。3.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味粉糕,其特征是:所述调味粉由质量比为3:2:7:1的苹果肉、芋头、南瓜、紫苏粉碎而得。4.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味粉糕,其特征是:所述加热方式为微波加热,加热至混合物温度为90-120℃,加热时间为8-15min。5.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味粉糕,其特征是:所述蔬菜泥由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勇
申请(专利权)人:普定县信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