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的大棚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9894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树的大棚栽培方法,属于茶叶种植技术领域,包括大棚主体建造、大棚棚顶铺设、土壤改良、温度及光照控制、水分控制、病虫害控制等方面。本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大棚种植技术,精准控制大棚内的光照、温度、水分、施肥等因素,提高了茶园管理的有效性,降低了棚外温度、天气等变化因素对茶树产生的影响,但总体来看,本技术方案又没有很大幅度地改变茶树生长的环境,充分遵循了气温变化规律,从而在确保茶叶品质接近于露天种植的茶树品质的条件下,提前了春茶采收时间,也延长了春茶的采摘时间段,提高了春茶产量,提高了茶场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树的大棚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树种植
,涉及茶树的栽培,尤其是涉及一种茶树的大棚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同时也是茶叶消费的大国,中国茶文化已经深深根植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当中。每年清明前后是新茶上市的时间,春茶之色、香、味、韵都特别受品茶的人喜欢,明前茶往往是一年中茶叶质量最好的,更是格外受市场欢迎,销路好,效益高。而受到季节交替、雨水、温度等影响,茶芽生长迅速,茶芽长开变老,茶叶的品质就会下降,导致春茶的时间比较短。近年来,如何使春茶提前上市,占领市场,如何延长春茶的时间,成为很多茶农关心的问题。在茶树种植领域,也有很多传统的大棚茶,传统的大棚茶是在茶园内覆盖耐老化、无滴防尘、保温的农用膜,阳光照射后棚内温度高于外界温度,升高了棚内的有效积温,从而使得茶树提早萌发。但是,受到空气质量下降、天气条件反常、极端气候增多、雾霾天气加重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大棚茶与露天茶相比,上市时间也只能提早一周左右,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大棚茶的品质赶不上露天茶,市场青睐度并不高,所以传统的大棚茶并没有给春茶提前上市带来多大优势。为此,茶农期望能够通过农业设施的完善,开发新式大棚,控制棚内温度恒定或缓慢变化,从而控制茶树发芽的时间,延长棚内适宜茶树发芽的时间,从而提高春茶的产量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茶树的大棚栽培方法,通过农业设施的使用,达到控制茶树发芽时间,提高春茶产量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茶树的大棚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大棚主体建造:选择坡度平缓的茶树地块,坡度不超过10度,利用已有的茶树,加装大棚;采用钢管搭建大棚主体,大棚宽度根据茶树的行间距设置,以覆盖3行茶树为准,大棚钢管的入土点固定位置位于其所在位置相邻两行茶树的正中间,大棚的长度在茶树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单个大棚长度不超过60m,大棚高度3米;(2)大棚棚顶铺设:设置双层棚顶,外层铺设普通塑料透明薄膜;内层采用防光油布,在大棚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拉绳2条,绳距离大棚主体边缘0.8-1.2m,油布两侧均匀设置通孔若干,套在拉绳上,油布可在拉绳上滑动,以便调整光照强度;顶棚铺设完成后,大棚两端分别设门,门宽2-2.5m,高1.8-2m,通风时将两端门打开即可;(3)土壤改良:施工时间定在10月份,完成茶叶最后一批采收后;大棚搭建完成并铺设棚顶后,深翻大棚覆盖内的土壤,施有机肥,完成施肥后将土壤回填;在距茶树根部30-40cm处开沟,在沟内施鸡粪肥,土壤回填并压紧;次年8月翻土,将开沟处的土壤及肥料开挖,直接覆盖到茶树根部;(4)温度及光照控制:10月到次年2月期间,对温度不干涉,控制室内温度为常温;2月到4月,收起内层油布,确保棚内光照充分,根据天气情况进行调整,棚外温度低于10℃时,采取升温措施,并对棚内温度保持监测,棚外温度高于15℃时,打开内层油布,减少光照,棚内温度控制在10-15℃;5月到10月,打开内层油布,减少光照,根据天气情况进行调整,当棚外温度低于20℃时,收起内层油布增加光照,提高棚内温度,控制棚内温度在20-30℃;(5)水分控制:10月到次年2月期间,每6-7天浇水一次,浇水直接浇到茶树根部;2月到4月期间,每4-5天浇水一次,水浇到步骤(3)土壤改良步骤中在距茶树根部30-40cm处开沟处;5月到7月期间,为丰水季节,减少浇水次数,每10天浇水一次,浇水部位仍为在距茶树根部30-40cm处开沟处;8-10月期间,气温较高,每4-5天浇水一次,浇水部位为茶树根部,浇水时间为清晨6点到9点;(6)病虫害控制:在大棚内放养捕食螨和缨小蜂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放养赤眼蜂防治茶小卷叶蛾;选用乙基多杀菌素、韦伯虫座孢菌控制病虫害、核型多角体病毒控制病虫害;同时在每个大棚内设2盏黑光灯,每晚9点开灯,次日6点关灯,诱集害虫并集中处理。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10月份所施有机肥肥料以发酵腐熟的鸡粪肥为主,施肥量平均每株茶树4-5kg。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在10月份所施的有机肥肥料中添加少量氮肥、磷肥、钾肥,按重量份为氮肥4%、磷肥3%、钾肥3%,总重量≤施肥总量的10%,混合均匀后一次性施肥。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在10月份所施的鸡粪肥肥料中添加少量氮肥、磷肥、钾肥,按重量份为氮肥3%、磷肥2%、钾肥5%,总重量≤施肥总量的10%,混合均匀后一次性施肥。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所述升温措施包括向棚内通热风或采用取暖装置在棚内加热升温。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大棚的长度为40-60m。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所开沟的沟深20-30cm,沟宽30-40cm,在沟内所施鸡粪肥厚度5-10c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茶树的大棚栽培方法,在现有茶场的基础上,建设大棚设施,通过采用大棚种植技术,精准控制大棚内的光照、温度、水分、施肥等因素,提高了茶园管理的有效性,降低了棚外温度、天气等变化因素对茶树产生的影响,但总体来看,本技术方案又没有很大幅度地改变茶树生长的环境,充分遵循了气温变化规律,从而在确保茶叶品质接近于露天种植的茶树品质的条件下,提前了春茶采收时间,也延长了春茶的采摘时间段,提高了春茶产量,提高了茶场的经济效益;而且通过采用在茶树旁开沟填埋肥料的方式,在浇水过程中让肥料中养分得以均匀缓慢释放,最终通过翻土完成追肥,减少了一次追肥工序,降低了茶园的工作强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下述实施例中未进行详述的步骤,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处理。实施例一根据贵州黔西南地区的气候、土壤、温度等情况,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一套大棚种植茶树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大棚的内部温度控制,使得茶树处在最佳的发育温度中,使得茶树的春茶发芽时间提前,春茶采收时间得到延长,春茶的采收量提升,提高了茶场的经济效益。一种茶树的大棚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大棚主体建造:选择坡度平缓的茶树地块,坡度不超过10度,利用已有的茶树,加装大棚;采用钢管搭建大棚主体,大棚宽度根据茶树的行间距设置,以覆盖3行茶树为准,大棚钢管的入土点固定位置位于其所在位置相邻两行茶树的正中间,大棚的长度在茶树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单个大棚长度不超过60m,大棚高度3米。(2)大棚棚顶铺设:设置双层棚顶,外层铺设普通塑料透明薄膜;内层采用防光油布,在大棚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拉绳2条,绳间距小于大棚主体宽度,绳距离大棚主体边缘0.8-1.2m,油布两侧均匀设置孔若干,套在拉绳上,油布可在拉绳上滑动,以便调整光照强度;顶棚铺设完成后,大棚两端分别设门,门宽2-2.5m,高1.8-2m,通风时将两端门打开即可。(3)土壤改良:施工时间定在10月份,完成茶叶最后一批采收后;大棚搭建完成并铺设棚顶后,深翻大棚覆盖内的土壤,施有机肥(有机肥肥料以发酵腐熟的鸡粪肥为主,施肥量平均每株茶树4-5kg,另外,在肥料中添加少量氮肥、磷肥、钾肥,按重量份为氮肥4%、磷肥3%、钾肥3%,总重量≤施肥总量的10%,混合均匀后一次性施肥),完成施肥后将土壤回填;在距茶树根部30-40cm处开沟,沟深20-30cm,在沟内施鸡粪肥,在肥料中添加少量氮肥、磷肥、钾肥,按重量份为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树的大棚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大棚主体建造:选择坡度平缓的茶树地块,坡度不超过10度,利用已有的茶树,加装大棚;采用钢管搭建大棚主体,大棚宽度根据茶树的行间距设置,以覆盖3行茶树为准,大棚钢管的入土点固定位置位于其所在位置相邻两行茶树的正中间,大棚的长度在茶树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单个大棚长度不超过60m,大棚高度3米;(2)大棚棚顶铺设:设置双层棚顶,外层铺设普通塑料透明薄膜;内层采用防光油布,在大棚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拉绳2条,绳距离大棚主体边缘0.8‑1.2m,油布两侧均匀设置通孔若干,套在拉绳上,油布可在拉绳上滑动,以便调整光照强度;顶棚铺设完成后,大棚两端分别设门,门宽2‑2.5m,高1.8‑2m,通风时将两端门打开即可;(3)土壤改良:施工时间定在10月份,完成茶叶最后一批采收后;大棚搭建完成并铺设棚顶后,深翻大棚覆盖内的土壤,施有机肥,完成施肥后将土壤回填;在距茶树根部30‑40cm处开沟,在沟内施鸡粪肥,土壤回填并压紧;次年8月翻土,将开沟处的土壤及肥料开挖,直接覆盖到茶树根部;(4)温度及光照控制:10月到次年2月期间,对温度不干涉,控制室内温度为常温;2月到4月,收起内层油布,确保棚内光照充分,根据天气情况进行调整,棚外温度低于10℃时,采取升温措施,并对棚内温度保持监测,棚外温度高于15℃时,打开内层油布,减少光照,棚内温度控制在10‑15℃;5月到10月,打开内层油布,减少光照,根据天气情况进行调整,当棚外温度低于20℃时,收起内层油布增加光照,提高棚内温度,控制棚内温度在20‑30℃;(5)水分控制:10月到次年2月期间,每6‑7天浇水一次,浇水直接浇到茶树根部;2月到4月期间,每4‑5天浇水一次,水浇到步骤(3)土壤改良步骤中在距茶树根部30‑40cm处开沟处;5月到7月期间,为丰水季节,减少浇水次数,每10天浇水一次,浇水部位仍为在距茶树根部30‑40cm处开沟处;8‑10月期间,气温较高,每4‑5天浇水一次,浇水部位为茶树根部,浇水时间为清晨6点到9点;(6)病虫害控制:在大棚内放养捕食螨和缨小蜂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放养赤眼蜂防治茶小卷叶蛾;选用乙基多杀菌素、韦伯虫座孢菌控制病虫害、核型多角体病毒控制病虫害;同时在每个大棚内设2盏黑光灯,每晚9点开灯,次日6点关灯,诱集害虫并集中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树的大棚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大棚主体建造:选择坡度平缓的茶树地块,坡度不超过10度,利用已有的茶树,加装大棚;采用钢管搭建大棚主体,大棚宽度根据茶树的行间距设置,以覆盖3行茶树为准,大棚钢管的入土点固定位置位于其所在位置相邻两行茶树的正中间,大棚的长度在茶树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单个大棚长度不超过60m,大棚高度3米;(2)大棚棚顶铺设:设置双层棚顶,外层铺设普通塑料透明薄膜;内层采用防光油布,在大棚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拉绳2条,绳距离大棚主体边缘0.8-1.2m,油布两侧均匀设置通孔若干,套在拉绳上,油布可在拉绳上滑动,以便调整光照强度;顶棚铺设完成后,大棚两端分别设门,门宽2-2.5m,高1.8-2m,通风时将两端门打开即可;(3)土壤改良:施工时间定在10月份,完成茶叶最后一批采收后;大棚搭建完成并铺设棚顶后,深翻大棚覆盖内的土壤,施有机肥,完成施肥后将土壤回填;在距茶树根部30-40cm处开沟,在沟内施鸡粪肥,土壤回填并压紧;次年8月翻土,将开沟处的土壤及肥料开挖,直接覆盖到茶树根部;(4)温度及光照控制:10月到次年2月期间,对温度不干涉,控制室内温度为常温;2月到4月,收起内层油布,确保棚内光照充分,根据天气情况进行调整,棚外温度低于10℃时,采取升温措施,并对棚内温度保持监测,棚外温度高于15℃时,打开内层油布,减少光照,棚内温度控制在10-15℃;5月到10月,打开内层油布,减少光照,根据天气情况进行调整,当棚外温度低于20℃时,收起内层油布增加光照,提高棚内温度,控制棚内温度在20-30℃;(5)水分控制:10月到次年2月期间,每6-7天浇水一次,浇水直接浇到茶树根部;2月到4月期间,每4-5天浇水一次,水浇到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连春
申请(专利权)人:兴义市绿蕊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