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上禄专利>正文

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819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结构,包括触头本体,所述触头本体包括第一导电板、第二导电板和第三导电板,所述第二导电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电板和第三导电板,第二导电板、第一导电板和第三导电板呈Z形布置,第二导电板、第一导电板和第三导电板均为长方体结构,第二导电板的侧边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导电板的侧边开设有安装槽和第一螺纹孔,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开设有连接螺纹孔,第一导电板上与安装槽相背的一侧设有定位块,第一导电板上靠近第二导电板的一端两侧均设有矩形的导向凹口,所述第三导电板的顶部安装有导电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非常稳定,不易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结构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
,尤其涉及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结构。
技术介绍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按其使用范围分为高压断路器与低压断路器,高低压界线划分比较模糊,一般将3kV以上的称为高压电器。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而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变更零部件。目前,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电的产生、输送、使用中,配电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配电系统包括变压器和各种高低压电器设备,低压断路器则是一种使用量大面广的电器。我们常见的断路器的触头一般为片状结构,一端连接断路器内部的元器件,另一端与外部元器件连接。这样的结构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安装不太牢固,影响了断路器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结构,包括触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本体包括第一导电板(3)、第二导电板(5)和第三导电板(8),所述第二导电板(5)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电板(3)和第三导电板(8),第二导电板(5)、第一导电板(3)和第三导电板(8)呈Z形布置,第二导电板(5)、第一导电板(3)和第三导电板(8)均为长方体结构,第二导电板(5)的侧边开设有第一通孔(6),所述第一导电板(3)的侧边开设有安装槽(1)和第一螺纹孔(12),所述安装槽(1)的底部开设有连接螺纹孔(4),第一导电板(3)上与安装槽(1)相背的一侧设有定位块(2),第一导电板(3)上靠近第二导电板(5)的一端两侧均设有矩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结构,包括触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本体包括第一导电板(3)、第二导电板(5)和第三导电板(8),所述第二导电板(5)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电板(3)和第三导电板(8),第二导电板(5)、第一导电板(3)和第三导电板(8)呈Z形布置,第二导电板(5)、第一导电板(3)和第三导电板(8)均为长方体结构,第二导电板(5)的侧边开设有第一通孔(6),所述第一导电板(3)的侧边开设有安装槽(1)和第一螺纹孔(12),所述安装槽(1)的底部开设有连接螺纹孔(4),第一导电板(3)上与安装槽(1)相背的一侧设有定位块(2),第一导电板(3)上靠近第二导电板(5)的一端两侧均设有矩形的导向凹口(11),所述第三导电板(8)的顶部安装有导电块(9),所述导电块(9)远离第三导电板(8)的一侧为柱面,第三导电板(8)上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上禄
申请(专利权)人:陈上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