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温控降尘循环供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9522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温控降尘循环供暖系统,主要包括水箱、加热器、自动控温装置、供暖管路装置、系统控制箱和断电加热净化装置,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多个加热器,加热器通过回路A与系统控制箱相连;所述水箱开设供水口、出水口和回水口,供水口与供水管道连通,出水口与供暖管路装置的入口连通,供暖管路装置的出口与回水口连通;所述自动控温装置设于水箱内部,自动控温装置与系统控制箱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温度控制表自动控制加热区供电系统,保证热媒(水)温度稳定;采用断电加热及净化装置,通过在水箱内部设置燃煤区,保证断电后持续加热,其微量烟尘颗粒在管道内部与水蒸气结合后排入大气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温控降尘循环供暖系统
本技术涉及供暖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温控降尘循环供暖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多种供暖设备不断出现。目前,集中供暖大部分采用电磁热泵采暖设备,这种采暖设备存在安装周期长、设备成本高、维修难度大、周转倒运难、单台设备供暖区域面积小引起内部电气元件耗电量大等缺点。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备成本低、能耗低且易于周转的自动温控降尘循环供暖系统。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温控降尘循环供暖系统,主要包括水箱、加热器、自动控温装置、供暖管路装置、系统控制箱和断电加热净化装置,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多个加热器,加热器通过回路A与系统控制箱相连;所述水箱开设供水口、出水口和回水口,供水口与供水管道连通,出水口与供暖管路装置的入口连通,供暖管路装置的出口与回水口连通;所述自动控温装置设于水箱内部,自动控温装置与系统控制箱相连;所述断电加热净化装置设于水箱的内部。按上述方案,所述自动控温装置包括设于水箱内的温度控制表A和温度控制表B,所述温度控制表A通过回路B与系统控制箱相连,温度控制表B通过回路C与系统控制箱相连。按上述方案,所述断电加热净化装置包括设于水箱内的燃煤池区,燃煤池区内部设置支撑架,以及放置于支撑架上的炉栅;在燃煤池区的出口处设置有风管B,风管B伸出水箱顶部;在水箱顶部设置风管A,风管A和风管B分别与风管C连通。按上述方案,所述供暖管路装置包括与水箱的出水口连通的出水管道、与出水管道连通的回水管道,所述回水管道与水箱的回水口连通;在水箱的出水口处配置有过滤网,在出水管道上依次配置有手动闸阀、热式管道泵、压力表、止回阀、暖气片、手动阀门和管道排气阀,所述出水管道的出口与暖气片入口连通,暖气片出口与回水管道的入口连通,回水管道的出水端头经水箱顶部的回水口深入水箱内部,回水管道伸入水箱内部的部分设置有浮球阀。按上述方案,所述供暖管路装置包括两组回水管道和两组出水管道,两组回水管道之间通过引流管连通,引流管上设有电子阀。按上述方案,所述供暖系统还包括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水箱外侧面的液位计和温度表,以及水箱外顶部的安全阀。按上述方案,所述水箱整体呈矩形,其包括由角钢焊接而成的骨架,以及包覆于骨架表面的面板;在水箱的外顶部四角处各焊接有一个吊环。按上述方案,所述水箱放置于呈田字形的底座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采用自动控温装置,其采用温度控制表自动控制加热区供电系统,保证热媒(水)温度稳定;2、采用断电加热及净化装置,通过在水箱内部设置燃煤区,保证断电后持续加热,其微量烟尘颗粒在管道内部与水蒸气结合后排入大气中;3、采用监测装置,其采用液位计、单针温度表、耐腐耐高温压力表,可有效反映热媒(水)参数;4、采用供暖管路装置,热媒(水)经过热式管道泵加压后供送到末端暖气片,提供暖气;5、本技术有效解决了国内严寒气温环境下,电磁热泵安装周期长、设备成本高、维修难度大、周转倒运难、单台设备供暖区域面积小引起内部电气元件耗电量大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中的B-B剖视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水箱的骨架结构平面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C-C剖视图。图7为本实施例中底座的平面示意图。其中:1、水箱;2、加热器;3、吊环;4、底座;5、燃煤池区;6、炉栅;7、支撑架;8、无公害煤炭或木屑颗粒;9、风管B;10、风管A;11、液位计;12、温度表;13、安全阀;14、压力表;15、过滤网;16、手动闸阀;17、热式管道泵;18、引流管;19、电子阀;20、止回阀;21、暖气片;22、手动阀门、23、管道排气阀;24、暖气片出口;25、回水口、26、浮球阀、27、水龙头、28、温度控制表A;29、温度控制表B;30、系统控制箱;31、回路A;32、回路B;33、回路C;34、风管C。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如图1~4所示的一种自动温控降尘循环供暖系统,主要包括水箱1、加热器2、自动控温装置、供暖管路装置、系统控制箱30和断电加热净化装置,所述水箱1的底部设置多个加热器2,加热器2通过回路A31与系统控制箱30相连;所述水箱1开设供水口、出水口和回水口25,供水口与供水管道连通,出水口与供暖管路装置的入口连通,供暖管路装置的出口与回水口25连通;所述自动控温装置设于水箱1内部,自动控温装置与系统控制箱3相连;所述断电加热净化装置设于水箱1的内部。本技术中,所述自动控温装置包括设于水箱1内中下部的温度控制表A28和温度控制表B29,所述温度控制表A28通过回路B32与系统控制箱30相连,温度控制表B29通过回路C33与系统控制箱30相连,温度控制表A28和温度控制表B29用于检测水箱1内的热媒温度,并将该温度信号传递至系统控制箱30,系统控制箱30根据接收的温度信号控制加热器2的供电状态。本技术中,所述断电加热净化装置包括设于水箱1中下部的燃煤池区5,燃煤池区5内部设置支撑架7,以及放置于支撑架7上的炉栅6,炉栅6上堆放无公害煤炭或木屑颗粒8,炉栅6采用钢筋焊接而成;在燃煤池区5的出口处设置有风管B9,风管B9伸出水箱1顶部;在水箱1顶部设置风管A10,风管A10和风管B9分别与装有手动排烟阀的风管C34连通。在自动温控设施断电后,往燃煤池区5内投放无公害煤炭或木屑颗粒8燃烧,燃烧得到的热量传递至水箱1内,加热热媒;燃烧产物微量烟尘通过风管B9进入净化风管后与出自风管A10的水汽融合。本技术中,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水箱1外侧面的液位计11和温度表12(可为单针温度表),以及水箱1外顶部的安全阀13。本技术中,所述供暖管路装置包括与水箱1的出水口连通的出水管道、与出水管道连通的回水管道,所述回水管道与水箱1的回水口25连通;在水箱的出水口处配置有过滤网15(可为镀锌过滤网),在出水管道上依次配置有手动闸阀16、热式管道泵17、压力表14、止回阀20、暖气片21、手动阀门22和管道排气阀23,所述出水管道的出口与暖气片21的入口连通,暖气片出口24与回水管道的入口连通,回水管道的出水端头经水箱1顶部的回水口25深入水箱1内部,回水管道伸入水箱1内部的部分设置有浮球阀26;水箱1内热媒(水)可通过水龙头27排出。本实施例中,包括两组回水管道和两组出水管道,两组回水管道之间通过引流管18连通,引流管18上设有电子阀19。本技术中,所述供暖系统还包括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水箱1外侧面的液位计11和温度表12(可为单针温度表),以及水箱1外顶部的安全阀13;在出水管道上设置耐腐耐高温的压力表14。本技术中,所述水箱1放置于呈田字形的底座4上,底座4采用方钢焊接而成,如图7所示;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水箱1整体呈矩形,其包括由角钢焊接而成的骨架,以及包覆于骨架表面的面板;在水箱1的外顶部四角处各焊接有一个吊环3。本实施例中,水箱1骨架的边角及中间层部位采用角钢1焊接;所述面板为镀锌铁皮,面板与骨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温控降尘循环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水箱、加热器、自动控温装置、供暖管路装置、系统控制箱和断电加热净化装置,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多个加热器,加热器通过回路A与系统控制箱相连;所述水箱开设供水口、出水口和回水口,供水口与供水管道连通,出水口与供暖管路装置的入口连通,供暖管路装置的出口与回水口连通;所述自动控温装置设于水箱内部,自动控温装置与系统控制箱相连;所述断电加热净化装置设于水箱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温控降尘循环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水箱、加热器、自动控温装置、供暖管路装置、系统控制箱和断电加热净化装置,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多个加热器,加热器通过回路A与系统控制箱相连;所述水箱开设供水口、出水口和回水口,供水口与供水管道连通,出水口与供暖管路装置的入口连通,供暖管路装置的出口与回水口连通;所述自动控温装置设于水箱内部,自动控温装置与系统控制箱相连;所述断电加热净化装置设于水箱的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温控降尘循环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温装置包括设于水箱内的温度控制表A和温度控制表B,所述温度控制表A通过回路B与系统控制箱相连,温度控制表B通过回路C与系统控制箱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温控降尘循环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断电加热净化装置包括设于水箱内的燃煤池区,燃煤池区内部设置支撑架,以及放置于支撑架上的炉栅;在燃煤池区的出口处设置有风管B,风管B伸出水箱顶部;在水箱顶部设置风管A,风管A和风管B分别与风管C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温控降尘循环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管路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朝兵王东杰向晖张英刘阿锋陈诚鲍先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