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轴承单元用带挡檐式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41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毂轴承单元用带挡檐式密封圈,包括设置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对应在外侧端口间隙处的金属骨架及附着在金属骨架上的橡胶层,所述橡胶层具有与轴承内圈密封配合的密封唇以及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密封配合的挡檐,所述挡檐套设在防尘挡板外,挡檐上相对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方向延伸有若干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间隙配合。该轮毂轴承单元用带挡檐式密封圈通过特殊设计的金属骨架及橡胶圈的密封配合,能够有效避免大量的外部泥水冲击,提升了密封效果,又保证了必要的安全间隙,大大提高了轮毂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毂轴承单元用带挡檐式密封圈
:本技术涉及轴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毂轴承单元用带挡檐式密封圈。
技术介绍
:轮毂轴承安装在车辆的轮轴上,主要起着承重和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的作用,它既承受轴向载荷又承受径向载荷,是车轴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零部件。由于车辆行驶时,车轮所溅起的灰尘、泥浆以及泥水会侵入轮毂轴承,尤其路况较差地段,更使轮毂轴承容易被污染,从而缩短使用寿命,因此在轮毂轴承之间都需要安装密封圈。现有的轮毂轴承由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至轴承外圈端面要保证较大的安全间隙,来容纳变形量,这样的结构存在以下缺点:由此容易造成较多的泥水冲击密封圈,从而增加轴承密封失效的几率,严重时,导致产品报废。专利号CN207033996U公开的一种轮毂轴承密封装置,虽然解决了该问题,然而其结构较为复杂,装配起来非常麻烦,制作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提升密封效果、提高轮毂轴承使用寿命的轮毂轴承单元用带挡檐式密封圈。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轮毂轴承单元用带挡檐式密封圈,包括设置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对应在外侧端口间隙处的金属骨架及附着在金属骨架上的橡胶层,所述金属骨架包括轴向延伸的压装筒圈,所述压装筒圈轴向内端沿着内径侧翻折延伸有内板,压装筒圈轴向外端沿外径侧翻折延伸有防尘挡板,防尘挡板与轴承内圈对应在外侧端口的轴向端面接触密封配合,所述橡胶层具有与轴承内圈密封配合的密封唇以及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密封配合的挡檐,所述挡檐套设在防尘挡板外,挡檐上相对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方向延伸有若干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间隙配合。为了保证挡檐的密封效果,所述挡檐的外端相对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方向延伸有第一凸起部,挡檐的内端相对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方向延伸有第二凸起部。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性,所述挡檐相对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第一凸起部及第二凸起部之间。为了防止金属骨架与轴承外圈的间隙处进入杂物,所述挡檐上相对于轴承外圈的端面设置有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与轴承外圈过盈端面配合。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唇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在第一密封唇、第二密封唇及第三密封唇,第一密封唇、第二密封唇及第三密封唇与轴承内圈过盈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轮毂轴承单元用带挡檐式密封圈通过特殊设计的金属骨架及橡胶圈的密封配合,能够有效避免大量的外部泥水冲击,提升了密封效果,又保证了必要的安全间隙,大大提高了轮毂轴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轮毂轴承单元用带挡檐式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橡胶层及金属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轮毂轴承单元用带挡檐式密封圈,包括设置在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之间对应在外侧端口间隙处的金属骨架3及附着在金属骨架3上的橡胶层4。如图2、图3所示,所述金属骨架3包括轴向延伸的压装筒圈,所述压装筒圈轴向内端沿着内径侧翻折延伸有内板32,压装筒圈轴向外端沿外径侧翻折延伸有防尘挡板31,防尘挡板31与轴承内圈2对应在外侧端口的轴向端面接触密封配合,所述橡胶层4具有与轴承内圈2密封配合的密封唇41以及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5密封配合的挡檐42,所述挡檐42套设在防尘挡板31外,挡檐42上相对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5方向延伸有若干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5间隙配合。所述挡檐42的外端相对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5方向延伸有第一凸起部421,挡檐42的内端相对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5方向延伸有第二凸起部422,挡檐42相对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5方向开设有凹槽423,所述凹槽423设置在第一凸起部421及第二凸起部422之间。所述挡檐42上相对于轴承外圈1的端面设置有第三凸起部424,所述第三凸起部424与轴承外圈1过盈端面配合。所述密封唇41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在第一密封唇411、第二密封唇412及第三密封唇413,第一密封唇411、第二密封唇412及第三密封唇413与轴承内圈2过盈配合,三道密封唇之间均具有间隙,与轴承内圈2之间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该轮毂轴承单元用带挡檐式密封圈的金属骨架3采用防尘挡板31的堤坝式结构,可有效拦截大量泥水;挡檐42上的第一凸起部421能够缩小间隙,形成第二道防线;挡檐42上的凹槽423形成第三道防线,可拦截进入内部的泥水;挡檐42上的第二凸起部422能够缩小间隙,形成第四道防线;挡檐42另一侧的第三凸起部424能够保证橡胶层4与金属骨架3及轴承外圈1贴合紧密。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轴承单元用带挡檐式密封圈,包括设置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对应在外侧端口间隙处的金属骨架及附着在金属骨架上的橡胶层,所述金属骨架包括轴向延伸的压装筒圈,所述压装筒圈轴向内端沿着内径侧翻折延伸有内板,压装筒圈轴向外端沿外径侧翻折延伸有防尘挡板,防尘挡板与轴承内圈对应在外侧端口的轴向端面接触密封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层具有与轴承内圈密封配合的密封唇以及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密封配合的挡檐,所述挡檐套设在防尘挡板外,挡檐上相对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方向延伸有若干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轴承单元用带挡檐式密封圈,包括设置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对应在外侧端口间隙处的金属骨架及附着在金属骨架上的橡胶层,所述金属骨架包括轴向延伸的压装筒圈,所述压装筒圈轴向内端沿着内径侧翻折延伸有内板,压装筒圈轴向外端沿外径侧翻折延伸有防尘挡板,防尘挡板与轴承内圈对应在外侧端口的轴向端面接触密封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层具有与轴承内圈密封配合的密封唇以及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密封配合的挡檐,所述挡檐套设在防尘挡板外,挡檐上相对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方向延伸有若干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间隙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轴承单元用带挡檐式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檐的外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袁传昆黄腊琴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光洋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