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轻便携圆桶式潜水电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387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轻便携圆桶式潜水电泵,包括磁铁一、磁铁二、活动杆、海绵垫、矩形板、套筒、半圆环、螺纹杆、螺母、通孔以及固定板,所述磁铁一安装在套筒内部后端面,所述矩形板前端面通过胶水安装有海绵垫,所述磁铁二固定在活动杆后端面,且磁铁二设置在套筒内,该设计实现了对磕碰进行缓冲的目的,所述通孔开设在把手环形侧面右侧,且通孔内装配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右端装配有半圆环,且螺纹杆左端装配有螺母,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把手环形侧面后侧,该设计实现了夹持防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携带方便,具有夹持防拽功能,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轻便携圆桶式潜水电泵
本技术是一种超轻便携圆桶式潜水电泵,属于潜水泵

技术介绍
潜水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使用时整个机组潜入水中工作。把地下水提取到地表,是生活用水、矿山抢险、工业冷却、农田灌溉、海水提升、轮船调载,还可用于喷泉景观,热水潜水泵用于温泉洗浴,还可适用于从深井中提取地下水,也可用于河流、水库、水渠等提水工程。现有技术中,超轻便携圆桶式潜水电泵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其缺少防护功能,在提拉过程中容易出现腿部与潜水电泵相磕碰情况,不利于携带,同时现有的超轻便携圆桶式潜水电泵缺少夹持防拽功能,不能对水管受外力拉拽进行缓冲,所以急需一种新型超轻便携圆桶式潜水电泵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轻便携圆桶式潜水电泵,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携带方便,具有夹持防拽功能,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超轻便携圆桶式潜水电泵,包括装置主体、提拉防护机构以及夹持防拽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把手、硬质水管、出水管、泵体、叶轮室以及过滤罩,所述泵体安装在叶轮室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把手安装在泵体上端面,所述过滤罩通过螺栓安装在叶轮室下端面,所述出水管安装在叶轮室上端面右侧,且出水管上端装配有硬质水管,所述提拉防护机构装配在泵体环形侧面前侧,所述提拉防护机构包括磁铁一、磁铁二、活动杆、海绵垫、矩形板以及套筒,所述套筒后端装配在泵体环形侧面前侧,所述磁铁一安装在套筒内部后端面,所述活动杆后端装配在套筒内,且活动杆前端装配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前端面通过胶水安装有海绵垫,所述磁铁二固定在活动杆后端面,且磁铁二设置在套筒内,所述夹持防拽机构装配在把手右侧,所述夹持防拽机构包括半圆环、螺纹杆、螺母、通孔以及固定板,所述通孔开设在把手环形侧面右侧,且通孔内装配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右端装配有半圆环,且螺纹杆左端装配有螺母,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把手环形侧面后侧。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右端面和半圆环内表面均装配有防滑垫。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内表面下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装配有滑块,所述滑块固定在活动杆环形侧面下侧。进一步地,所述泵体环形侧面前侧加工有螺纹孔,所述套筒环形侧面后侧加工有外螺纹,所述套筒通过外螺纹装配在螺纹孔内。进一步地,所述把手环形侧面上呈环形等距装配有多组凸球。进一步地,所述磁铁一和磁铁二相排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超轻便携圆桶式潜水电泵,因本技术添加了磁铁一、磁铁二、活动杆、海绵垫、矩形板以及套筒,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超轻便携圆桶式潜水电泵缺少防护功能,在提拉过程中容易出现腿部与潜水电泵相磕碰情况,不利于携带的问题,实现了对磕碰进行缓冲的目的,降低本技术对腿部的损伤,提高了本技术携带的便捷性。因本技术添加了半圆环、螺纹杆、螺母、通孔以及固定板,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超轻便携圆桶式潜水电泵缺少夹持防拽功能,不能对水管受外力拉拽进行缓冲的问题,实现了夹持防拽的目的,降低了硬质水管与出水管脱离的概率,提高了供水的可靠性。因本技术添加了防滑垫,该设计增加了固定板和半圆板与硬质水管之间的摩擦力,另添加了滑槽和滑块,该设计避免活动杆从套筒内脱离,另添加了凸球,该设计提高了把手的防滑性,本技术携带方便,具有夹持防拽功能,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超轻便携圆桶式潜水电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超轻便携圆桶式潜水电泵中提拉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超轻便携圆桶式潜水电泵中夹持防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提拉防护机构、2-把手、3-夹持防拽机构、4-硬质水管、5-出水管、6-泵体、7-叶轮室、8-过滤罩、11-磁铁一、12-磁铁二、13-活动杆、14-海绵垫、15-矩形板、16-套筒、31-半圆环、32-螺纹杆、33-螺母、34-通孔、35-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轻便携圆桶式潜水电泵,包括装置主体、提拉防护机构1以及夹持防拽机构3,装置主体包括把手2、硬质水管4、出水管5、泵体6、叶轮室7以及过滤罩8,泵体6安装在叶轮室7上端面中间位置,把手2安装在泵体6上端面,过滤罩8通过螺栓安装在叶轮室7下端面,出水管5安装在叶轮室7上端面右侧,且出水管5上端装配有硬质水管4。提拉防护机构1装配在泵体6环形侧面前侧,提拉防护机构1包括磁铁一11、磁铁二12、活动杆13、海绵垫14、矩形板15以及套筒16,套筒16后端装配在泵体6环形侧面前侧,磁铁一11安装在套筒16内部后端面,活动杆13后端装配在套筒16内,且活动杆13前端装配有矩形板15,矩形板15前端面通过胶水安装有海绵垫14,磁铁二12固定在活动杆13后端面,且磁铁二12设置在套筒16内,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超轻便携圆桶式潜水电泵缺少防护功能,在提拉过程中容易出现腿部与潜水电泵相磕碰情况,不利于携带的问题。夹持防拽机构3装配在把手2右侧,夹持防拽机构3包括半圆环31、螺纹杆32、螺母33、通孔34以及固定板35,通孔34开设在把手2环形侧面右侧,且通孔34内装配有螺纹杆32,螺纹杆32右端装配有半圆环31,且螺纹杆32左端装配有螺母33,固定板35固定在把手2环形侧面后侧,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超轻便携圆桶式潜水电泵缺少夹持防拽功能,不能对水管受外力拉拽进行缓冲的问题。固定板35右端面和半圆环31内表面均装配有防滑垫,套筒16内表面下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装配有滑块,滑块固定在活动杆13环形侧面下侧,泵体6环形侧面前侧加工有螺纹孔,套筒16环形侧面后侧加工有外螺纹,套筒16通过外螺纹装配在螺纹孔内,把手2环形侧面上呈环形等距装配有多组凸球,磁铁一11和磁铁二12相排斥。具体实施方式:当需要提拉泵体6时,使用人员首先利用外螺纹将套筒16安装在螺纹孔内,然后利用把手2向上提拉泵体6,且使泵体6处于使用人员身体右侧,在携带过程中,当泵体6向使用人员身体侧摆动时,海绵垫14首先与使用人员腿部接触,同时海绵垫14通过矩形板15挤压活动杆13,进而活动杆13在压力作用下缩进套筒16内,同时活动杆13带动磁铁二12向后运动,从而磁铁二12与磁铁一11之间的距离缩小,从而磁铁一11和磁铁二12排斥力增加,进而在排斥力的作用下,泵体6与腿部的撞击力得到缓冲,以此实现保护腿部的目的。当硬质水管4与出水管5连接完毕后,使用人员将出水管5上侧留有一定长度的硬质水管4,随后将半圆环31卡在硬质水管4上,然后使用人员向左移动螺纹杆32,进而螺纹杆32通过半圆环31带动硬质水管4向左运动,当硬质水管4与固定板35相接触后,使用人员拧紧螺母33,直至硬质水管4产生轻微变形,进而硬质水管4被夹持在固定板35和半圆环31之间,当外力拉拽硬质水管4时,固定板35与半圆环31之间的硬质水管4首先受力,从而避免硬质水管4与出水管5的连接处直接受力,以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轻便携圆桶式潜水电泵,包括装置主体、提拉防护机构(1)以及夹持防拽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把手(2)、硬质水管(4)、出水管(5)、泵体(6)、叶轮室(7)以及过滤罩(8),所述泵体(6)安装在叶轮室(7)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把手(2)安装在泵体(6)上端面,所述过滤罩(8)通过螺栓安装在叶轮室(7)下端面,所述出水管(5)安装在叶轮室(7)上端面右侧,且出水管(5)上端装配有硬质水管(4);所述提拉防护机构(1)装配在泵体(6)环形侧面前侧,所述提拉防护机构(1)包括磁铁一(11)、磁铁二(12)、活动杆(13)、海绵垫(14)、矩形板(15)以及套筒(16),所述套筒(16)后端装配在泵体(6)环形侧面前侧,所述磁铁一(11)安装在套筒(16)内部后端面,所述活动杆(13)后端装配在套筒(16)内,且活动杆(13)前端装配有矩形板(15),所述矩形板(15)前端面通过胶水安装有海绵垫(14),所述磁铁二(12)固定在活动杆(13)后端面,且磁铁二(12)设置在套筒(16)内;所述夹持防拽机构(3)装配在把手(2)右侧,所述夹持防拽机构(3)包括半圆环(31)、螺纹杆(32)、螺母(33)、通孔(34)以及固定板(35),所述通孔(34)开设在把手(2)环形侧面右侧,且通孔(34)内装配有螺纹杆(32),所述螺纹杆(32)右端装配有半圆环(31),且螺纹杆(32)左端装配有螺母(33),所述固定板(35)固定在把手(2)环形侧面后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轻便携圆桶式潜水电泵,包括装置主体、提拉防护机构(1)以及夹持防拽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把手(2)、硬质水管(4)、出水管(5)、泵体(6)、叶轮室(7)以及过滤罩(8),所述泵体(6)安装在叶轮室(7)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把手(2)安装在泵体(6)上端面,所述过滤罩(8)通过螺栓安装在叶轮室(7)下端面,所述出水管(5)安装在叶轮室(7)上端面右侧,且出水管(5)上端装配有硬质水管(4);所述提拉防护机构(1)装配在泵体(6)环形侧面前侧,所述提拉防护机构(1)包括磁铁一(11)、磁铁二(12)、活动杆(13)、海绵垫(14)、矩形板(15)以及套筒(16),所述套筒(16)后端装配在泵体(6)环形侧面前侧,所述磁铁一(11)安装在套筒(16)内部后端面,所述活动杆(13)后端装配在套筒(16)内,且活动杆(13)前端装配有矩形板(15),所述矩形板(15)前端面通过胶水安装有海绵垫(14),所述磁铁二(12)固定在活动杆(13)后端面,且磁铁二(12)设置在套筒(16)内;所述夹持防拽机构(3)装配在把手(2)右侧,所述夹持防拽机构(3)包括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世宏薛俊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振达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