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铜板加工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8928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覆铜板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和滑槽,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支架,且左侧第一支架的左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右侧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右侧的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夹板,且夹板的右侧安装有覆铜板,所述覆铜板的右上方设置有滚筒,且滚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滚筒的上方设置有滚筒杆,且滚筒杆的左侧设置有胶水杆,所述滑槽的下表面连接有滚筒杆和胶水杆,且滑槽的上方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该覆铜板加工用固定装置,能够使胶水涂抹均匀,加工不同大小的覆铜板,能够使覆铜板翻转,提高工作效率,且能够避免覆铜板出现起泡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覆铜板加工用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覆铜板加工相关
,具体为一种覆铜板加工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覆铜板又名基材,将补强材料浸以树脂,一面或两面覆以铜箔,经热压而成的一种板状材料,称为覆铜箔层压板,它是做PCB的基本材料,常叫基材,当它用于多层板生产时,也叫芯板,一般的覆铜板加工装置没有覆铜板的固定功能,胶水涂抹不均匀,且只能加工一种大小的覆铜板,并且覆铜板的背面需手动翻转,影响工作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覆铜板加工用固定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覆铜板加工用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覆铜板加工装置没有覆铜板的固定功能,胶水涂抹不均匀,且只能加工一种大小的覆铜板,并且覆铜板的背面需要手动翻转,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覆铜板加工用固定装置,底板和滑槽,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支架,且左侧第一支架的左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右侧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右侧的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夹板,且夹板的右侧安装有覆铜板,所述覆铜板的右上方设置有滚筒,且滚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滚筒的上方设置有滚筒杆,且滚筒杆的左侧设置有胶水杆,并且胶水杆的下方设置有胶水桶,所述滑槽的下表面连接有滚筒杆和胶水杆,且滑槽的上方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上方设置有顶板。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为伸缩结构,且第一转轴与第二支架构成拆卸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与夹板的连接方式为镶嵌连接,且夹板为半“凹”字型结构。优选的,所述滚筒杆和胶水杆均为“L”型结构,且滚筒通过第二转轴和滚筒杆连接,并且滚筒与滚筒杆构成前后滑动结构。优选的,所述胶水桶在胶水杆上为前后滑动结构,且胶水桶的底面与滚筒的最下端在同一水平线上,并且胶水桶的底部呈多孔结构。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与顶板构成一体式结构,且伸缩杆与横板的连接方式为卡槽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覆铜板加工用固定装置,有覆铜板的固定功能,胶水涂抹均匀,且能够加工大小不一的覆铜板,并且装置能够自动翻转至覆铜板的背面,提高工作效率;1.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能够带动覆铜板旋转,方便对在覆铜板的上下两面进行加工,且第一转轴具有伸缩性,能够在夹板间固定不同长度的覆铜板;2.设置有夹板,夹板为半“凹”字型结构,能够在覆铜板加工工作结束后,在夹板之间放入与加工的覆铜板同样大小的固定板,使铜箔与覆铜板紧密粘贴,避免板材起泡的情况发生;3.设置有滚筒和胶水桶,胶水在对覆铜板喷洒的同时,滚筒的碾压能够使胶水涂抹均匀,滚筒和胶水桶在滚筒杆和胶水杆上前后左右滑动,能够全方位的涂抹覆铜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第一支架;3、电机;4、第一转轴;5、第二支架;6、夹板;7、覆铜板;8、滚筒;9、第二转轴;10、滚筒杆;11、胶水杆;12、胶水桶;13、滑槽;14、横板;15、伸缩杆;16、顶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覆铜板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支架2、电机3、第一转轴4、第二支架5、夹板6、覆铜板7、滚筒8、第二转轴9、滚筒杆10、胶水杆11、胶水桶12、滑槽13、横板14、伸缩杆15和顶板16,底板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支架2,且左侧第一支架2的左侧设置有电机3,电机3的右侧连接有第一转轴4,且第一转轴4的右侧的设置有第二支架5,第一转轴4为伸缩结构,且第一转轴4与第二支架5构成拆卸结构,第二支架5与夹板6的连接方式为镶嵌连接,且夹板6为半“凹”字型结构,能够在夹板6的缝隙之间放入与覆铜板7大小一致的固定板,防止因在铜箔与板材之间涂抹胶水,覆铜板7的表面起泡的情况发生,第二支架5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夹板6,且夹板6的右侧安装有覆铜板7,覆铜板7的右上方设置有滚筒8,且滚筒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9,滚筒8的上方设置有滚筒杆10,滚筒杆10和胶水杆11均为“L”型结构,且滚筒8通过第二转轴9和滚筒杆10连接,并且滚筒8与滚筒杆10构成前后滑动结构,能够对覆铜板7进行全面的涂抹,提高工作效率,且滚筒杆10的左侧设置有胶水杆11,并且胶水杆11的下方设置有胶水桶12,胶水桶12在胶水杆11上为前后滑动结构,且胶水桶12的底面与滚筒8的最下端在同一水平线上,并且胶水桶12的底部呈多孔结构,胶水桶12对覆铜板7涂抹胶水的同时,滚筒8碾压覆铜板7,能够使胶水涂抹均匀,滑槽13的下表面连接有滚筒杆10和胶水杆11,且滑槽13的上方设置有横板14,横板14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15,伸缩杆15与顶板16构成一体式结构,且伸缩杆15与横板14的连接方式为卡槽连接,调节伸缩杆15的长短,能够使覆铜板7加工固定装置,加工厚度不一的覆铜板7,且伸缩杆15的上方设置有顶板16。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覆铜板加工用固定装置时,首先根据覆铜板7的大小,调节第一转轴4的长度,然后打开夹板6放入覆铜板7,使夹板6固定住覆铜板7,在滑槽13的内部滑动胶水杆11和滚筒杆10,胶水杆11和滚筒杆10带动滚筒8和胶水桶12左右滑动,胶水桶12在对覆铜板7喷洒胶水的同时,滚筒8通过第二转轴9与滚筒杆10连接,滚筒8在覆铜板7的表面做圆周运动,滚筒8对覆铜板7的表面进行碾压,使胶水涂抹均匀,滚筒杆10和胶水杆11呈“L”型结构,滚筒8和胶水桶12能够在滚筒杆10和胶水杆11上前后滑动,对覆铜板7全面涂抹胶水,然后打开电机3,电机3通过第一转轴4带动覆铜板7旋转,转换覆铜板7的工作面,然后对覆铜板7的背面涂抹胶水,涂完胶水后,在覆铜板7覆以铜箔,然后将外部与覆铜板7大小一致的固定板装入夹板6的开口之间,压在覆铜板7的表面上,使铜箔与覆铜板7紧密粘贴,避免起泡的产生,影响覆铜板7加工的质量,以上便完成该覆铜板加工用固定装置的一系列操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覆铜板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和滑槽(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支架(2),且左侧第一支架(2)的左侧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右侧连接有第一转轴(4),且第一转轴(4)的右侧的设置有第二支架(5),所述第二支架(5)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夹板(6),且夹板(6)的右侧安装有覆铜板(7),所述覆铜板(7)的右上方设置有滚筒(8),且滚筒(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9),所述滚筒(8)的上方设置有滚筒杆(10),且滚筒杆(10)的左侧设置有胶水杆(11),并且胶水杆(11)的下方设置有胶水桶(12),所述滑槽(13)的下表面连接有滚筒杆(10)和胶水杆(11),且滑槽(13)的上方设置有横板(14),所述横板(14)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15),且伸缩杆(15)的上方设置有顶板(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铜板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和滑槽(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支架(2),且左侧第一支架(2)的左侧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右侧连接有第一转轴(4),且第一转轴(4)的右侧的设置有第二支架(5),所述第二支架(5)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夹板(6),且夹板(6)的右侧安装有覆铜板(7),所述覆铜板(7)的右上方设置有滚筒(8),且滚筒(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9),所述滚筒(8)的上方设置有滚筒杆(10),且滚筒杆(10)的左侧设置有胶水杆(11),并且胶水杆(11)的下方设置有胶水桶(12),所述滑槽(13)的下表面连接有滚筒杆(10)和胶水杆(11),且滑槽(13)的上方设置有横板(14),所述横板(14)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15),且伸缩杆(15)的上方设置有顶板(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铜板加工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荣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荣进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