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880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8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打磨装置,包括:机架、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一推块、第二推块、转盘、第一打磨机、第二打磨机和第三打磨机,五金产品经过第一传送带的传送,通过第一气缸推动第一推块和第二气缸推动第二推块,进而固定了五金产品在第一传送带上的传送位置,第一传送带通过传送把五金产品传至转盘上,通过第一打磨机、第二打磨机和第三打磨机分别对五金产品进行打磨,在打磨完毕后,通过第四气缸驱动第五气缸,再通过第五气缸推动五金产品离开转盘,使得打磨好的五金产品进入第二传送带,并通过第二传送带传送出去,通过自动打磨,很好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使得产品的打磨更均匀,效果更好,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五金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领域的生产加工都采用自动化机械设备,在五金生产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五金产品的表面进行打磨,常见的打磨方式为人工打磨,人工打磨经常导致打磨不均匀,且打磨需要大量的时间,影响生产效率,而且人工成本高,因此急需一种自动打磨装置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打磨装置,包括:机架、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一推块、第二推块、转盘、第一打磨机、第二打磨机和第三打磨机;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均传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对应设置,所述转盘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转盘设置于靠近第一传送带的一端,所述转盘设置于靠近第二传送带的一端;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分别设置于所述转盘的两侧,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打磨机连接,所述第二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打磨机连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两侧,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打磨机相邻设置,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打磨机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推块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推块驱动连接;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与所述第三打磨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三打磨机与所述转盘对应设置,所述固定架还具有凸起块,所述凸起块上设置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上设置有第五气缸,所述第四气缸与所述第五气缸驱动连接,所述第四气缸与所述第一传送带对应设置,所述第五气缸与所述第一传送带对应设置;还包括控制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和第五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转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四电机与所述第一滑块驱动连接,所述第五电机与所述第二滑块驱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三电机、所述第四电机、所述第五电机、所述第一打磨机、所述第二打磨机、所述第三打磨机、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三气缸、所述第四气缸和所述第五气缸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推块在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下沿着垂直于第一传送带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推块在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下沿着垂直于第一传送带的方向运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五气缸在所述第四气缸的驱动下沿着垂直于第一传送带的方向运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五气缸的驱动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传动方向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传动方向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传动方向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二滑轨平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五金产品经过第一传送带的传送,通过第一气缸推动第一推块和第二气缸推动第二推块,进而固定了五金产品在第一传送带上的传送位置,第一传送带通过传送把五金产品传至转盘上,通过第一打磨机、第二打磨机和第三打磨机分别对五金产品进行打磨,在打磨完毕后,通过第四气缸驱动第五气缸,再通过第五气缸推动五金产品离开转盘,使得打磨好的五金产品进入第二传送带,并通过第二传送带传送出去,通过自动打磨,很好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使得产品的打磨更均匀,效果更好,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打磨装置的一方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打磨装置,包括:机架100、第一传送带200、第二传送带300、第一推块400、第二推块500、转盘600、第一打磨机700、第二打磨机800和第三打磨机900。所述第一传送带200和所述第二传送带300均传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第一传送带200和所述第二传送带300对应设置,具体地,所述第一传送带200的传动方向与所述第二传送带300的传动方向相同。所述转盘600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且所述转盘600设置于靠近第一传送带200的一端,所述转盘600设置于靠近第二传送带300的一端。也就是说,转盘600位于第一传送带200的末端,且转盘600位于第二传送带300的始端,具体地,五金产品通过第一传送带200传送至转盘600,再到第二传送带300传送出去。所述机架100上设置有第一滑轨110和第二滑轨120,所述第一滑轨110和所述第二滑轨120分别设置于所述转盘600的两侧,所述第一滑轨110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111,所述第一滑块111与所述第一打磨机700连接,所述第二滑轨120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121,所述第二滑块121与所述第二打磨机800连接。具体地,第一滑轨110和第二滑轨120分别与第一传送带200的传动方向垂直,且第一滑块111在第一滑轨110上来回滑动,第二滑块121在第二滑轨120上来回滑动,第一滑块111在第一滑轨110上滑动,进而带动第一打磨机700,使得第一打磨机700在转盘600的上方来回运动,第二滑块121在第二滑轨120上滑动,进而带动第二打磨机800,使得第二打磨机800在转盘600的上方来回运动。也就是说,第一打磨机700和第二打磨机800沿着垂直于第一传送带200传动的方向在转盘600的上方来回运动。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打磨机700和第二打磨机800对应设置,也就是第一打磨机700和第二打磨机800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滑轨110与所述第二滑轨120平行,所述第一滑块111与所述第二滑块121对应设置。所述机架100上设置有第一气缸130和第二气缸140,所述第一气缸130和所述第二气缸14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200的两侧,所述第一气缸130和所述第二气缸140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气缸130与所述第一打磨机700相邻设置,所述第二气缸140与所述第二打磨机800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气缸130与所述第一推块400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140与所述第二推块500驱动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推块400在所述第一气缸130的驱动下沿着垂直于第一传送带200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推块500在所述第二气缸140的驱动下沿着垂直于第一传送带200的方向运动。也就是说,第一推块400在第一气缸130的驱动下在第一传送带200的上方来回运动,第二推块500在第二气缸140的驱动下在第一传送带200的上方来回运动。所述机架100上还设置有固定架150,所述固定架150上设置有第三气缸151,所述第三气缸151与所述第三打磨机900驱动连接,所述第三打磨机900与所述转盘600对应设置,所述固定架150还具有凸起块152,所述凸起块152上设置有第四气缸153,所述第四气缸153上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一推块、第二推块、转盘、第一打磨机、第二打磨机和第三打磨机;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均传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对应设置,所述转盘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转盘设置于靠近第一传送带的一端,所述转盘设置于靠近第二传送带的一端;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分别设置于所述转盘的两侧,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打磨机连接,所述第二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打磨机连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两侧,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打磨机相邻设置,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打磨机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推块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推块驱动连接;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与所述第三打磨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三打磨机与所述转盘对应设置,所述固定架还具有凸起块,所述凸起块上设置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上设置有第五气缸,所述第四气缸与所述第五气缸驱动连接,所述第四气缸与所述第一传送带对应设置,所述第五气缸与所述第一传送带对应设置;还包括控制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和第五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转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四电机与所述第一滑块驱动连接,所述第五电机与所述第二滑块驱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三电机、所述第四电机、所述第五电机、所述第一打磨机、所述第二打磨机、所述第三打磨机、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三气缸、所述第四气缸和所述第五气缸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一推块、第二推块、转盘、第一打磨机、第二打磨机和第三打磨机;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均传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对应设置,所述转盘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转盘设置于靠近第一传送带的一端,所述转盘设置于靠近第二传送带的一端;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分别设置于所述转盘的两侧,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打磨机连接,所述第二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打磨机连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两侧,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打磨机相邻设置,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打磨机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推块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推块驱动连接;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与所述第三打磨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三打磨机与所述转盘对应设置,所述固定架还具有凸起块,所述凸起块上设置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上设置有第五气缸,所述第四气缸与所述第五气缸驱动连接,所述第四气缸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新国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国丰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