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相混合矿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相混合矿化装置,尤其适用于易浮微细粒矿物的快速混合矿化过程中使用。
技术介绍
浮选过程中颗粒与气泡的矿化是实现矿物分离的基本条件。矿化过程的本质就是颗粒与气泡碰撞后能否有效粘附的过程,其中碰撞过程是流体运动过程。不同流动状态下,浮选体系中气-液-固三相及相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质量、动量、能量的传递规律以及能量的耗散特征也不一致。气-液在湍流场下的相互作用表现为气泡的兼并与破裂;固-液在湍流反应动力学作用下的相互作用表现为颗粒的聚团与分散;气-固在湍流反应动力学作用下的相互作用表现为颗粒与气泡的碰撞、粘附与脱附。对于微细矿物颗粒,由于质量小、动能小,惯性力小,沿流线运动,随水性强,与气泡碰撞和粘附的概率低,即使其表面疏水也难以高效回收,需要获取更大的动能,实现高效的碰撞与混合;对于表面水化性能较强的难浮矿物颗粒,其矿化能垒较高,能量的强化是突破颗粒表面水化膜促进药剂在颗粒表面吸附的主要动力,湍流场下的表界面效应主要体现为颗粒表面水化膜的薄化和药剂在颗粒表面的吸附,进而实现对矿物颗粒的表面改质。因此,设计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混合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相混合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球形多相混合矿化器(4),球形多相混合矿化器(4)在同一平面上的四个方向周壁上分别设有开孔,其中两个相对设置的开孔上分别设有第一管式调浆器(1)和第二管式调浆器(2),另两个相对设置的开孔上分别设有管式微泡发生器(3)和管式矿化器(5),其中管式微泡发生器(3)上设有用于发泡的纳米微孔陶瓷(6),第一管式调浆器(1)与球形多相混合矿化器(4)之间设有变径式最小直径管段Ⅰ(7),第二管式调浆器(2)与球形多相混合矿化器(4)之间设有变径式最小直径管段Ⅱ(8),管式矿化器(5)与球形多相混合矿化器(4)之间设有变径式最小直径管段Ⅲ(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相混合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球形多相混合矿化器(4),球形多相混合矿化器(4)在同一平面上的四个方向周壁上分别设有开孔,其中两个相对设置的开孔上分别设有第一管式调浆器(1)和第二管式调浆器(2),另两个相对设置的开孔上分别设有管式微泡发生器(3)和管式矿化器(5),其中管式微泡发生器(3)上设有用于发泡的纳米微孔陶瓷(6),第一管式调浆器(1)与球形多相混合矿化器(4)之间设有变径式最小直径管段Ⅰ(7),第二管式调浆器(2)与球形多相混合矿化器(4)之间设有变径式最小直径管段Ⅱ(8),管式矿化器(5)与球形多相混合矿化器(4)之间设有变径式最小直径管段Ⅲ(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混合矿化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军,刘炯天,徐明,闫小康,王永田,王利军,李臣威,杨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