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沉淀池清理导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8577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8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沉淀池清理导流系统;通过在池体内设置百叶挡板,并通过导流管配合三通阀,使导流管在正常工作时将沉淀处理后的水转移至下一工序,而在沉淀池底需要清理时,只需要调节三通阀,关闭百叶挡板,同时打开排污口,直接将沉淀池上部的水用于冲刷沉淀池底部,利用百叶挡板将沉淀池下部和上部隔离,避免冲刷过程中杂质扩散至沉淀池上部;导流主管前段设置多个设有电磁阀的进水口,通过液位传感器感应水位,通过水位控制各电磁阀的开闭,由靠近水面的进水口进水,由于靠近水面的水沉淀最彻底,从而提高了污水后续净化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沉淀池清理导流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沉淀池清理导流系统。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医疗、餐饮以及日常生活用水领域;无论是何领域的污水处理设备,都需要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及沉淀,去除杂志后,再经过过滤、生物处理等净化工序后排出。其中沉淀工序通常采用沉淀池,经过预处理的污水在沉淀池中沉淀去淤泥、颗粒等杂质,然后需要导流装置从沉淀池引入至过滤单元以及生物处理单元进一步净化;沉淀池中一般越靠近水面的水杂质越少,现有的导流管通常为普通的水管,由于沉淀池内的水位无法精确控制,抽水部位通常位于沉淀池较深处,这种导流方式会将未经过完全沉淀的污水抽至下一工序,从而降低污水的净化效率。沉淀池在长时间使用后,池底会富集大量淤泥、颗粒等杂质,为了保证污水处理的质量,通常需要对沉淀池进行定期清理,现有的清理方式通常需要将沉淀池内的水排空,通过人工铲除池底的杂质;且清理过程中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需要停止工作;上述沉淀池清理方式操作复杂,耗费大量工时和人工成本,且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沉淀池清理导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导流装置、分隔装置、喷水头和排污口;所述分隔装置包括百叶挡板;所述百叶挡板包括框架和安装在框架内的多个叶片;所述框架与池体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叶片的边缘设有密封胶条;所述喷水头设置在池体底部的一侧,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池体底部的另一侧;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主管、第一导流分管、第二导流分管、液泵和三通阀;所述导流主管的始端连接于池体内,末端连接有三通阀,所述导流主管通过三通阀分别连接于第一导流分管的始端和第二导流分管的始端;所述第一导流分管的末端连接于喷水头;所述导流主管设有液泵;所述导流主管的前段从池体上部竖直伸入于池体内,所述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沉淀池清理导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导流装置、分隔装置、喷水头和排污口;所述分隔装置包括百叶挡板;所述百叶挡板包括框架和安装在框架内的多个叶片;所述框架与池体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叶片的边缘设有密封胶条;所述喷水头设置在池体底部的一侧,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池体底部的另一侧;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主管、第一导流分管、第二导流分管、液泵和三通阀;所述导流主管的始端连接于池体内,末端连接有三通阀,所述导流主管通过三通阀分别连接于第一导流分管的始端和第二导流分管的始端;所述第一导流分管的末端连接于喷水头;所述导流主管设有液泵;所述导流主管的前段从池体上部竖直伸入于池体内,所述导流主管的前段的侧壁纵向分布有多个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设有电磁阀,所述进水口侧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电磁阀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沉淀池清理导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装置还包括气缸、连杆、导轨和多个曲柄;所述叶片中部设有转轴,所述叶片通过转轴铰接于框架;所述连杆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铰接部,所述转轴连接于曲柄的一端,所述曲柄的一端铰接于连杆的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世斌梁相飞施信玄李名良吴伯云吴小斌张茂中张华卢贤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融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融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