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健身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56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8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用途健身自行车,包括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前端设有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上插接设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上端设有把手,所述的支撑杆底部设有车轮盖,所述的车轮盖内设有车前轮,所述的支撑架上设有座椅,所述的支撑架底部设有可旋转保护壳,所述的可旋转保护壳端部连接车后轮,所述的可旋转保护壳内设有连接车后轮的传动装置,所述的可旋转保护壳两侧分别设有连接传动装置的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在远离可旋转保护壳的端部设有脚踏板,所述的把手中部设有控制器,所述的车前轮底部插接设有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USB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具有智能化行车功能,折叠后也可用于原地骑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用途健身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机械产品中的健身器材领域,具体是指多用途健身自行车。
技术介绍
健身车在运动科学领域叫做“功率自行车”,分为直立式、背靠式也称为卧式健身车两种,可以调整运动时的强度或功率,起到健身的效果,所以人们把它称为健身车,属于典型的模拟户外运动的有氧健身器材亦被称为心肺训练器材,主要是通过身体较长时间,适当强度的运动来促进心血管的运动,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心脏和肺部功能,从而改善人体的体质,但是市场上的健身自行车目前主要技术是普通而常见的自行车,功能较为单一,缺乏智能化管理路程、路线、导航,不易携带,比较笨重,不能适应轻量化、智能化的现代社会,因此需要对目前的市面上的这种健身自行车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颖小巧,具有智能化行车功能,折叠后也可用于原地骑行的多用途健身自行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多用途健身自行车,包括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前端设有一体成型的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上插接设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上端设有把手,所述的把手两端分别套接设有可拆卸把手套,所述的支撑杆底部设有一体成型的车轮盖,所述的车轮盖内安装设有车前轮,所述的支撑架上设有一体成型的座架,所述的座架上安装设有座椅,所述的支撑架底部安装设有可旋转保护壳,所述的可旋转保护壳端部连接车后轮,所述的可旋转保护壳内设有连接车后轮的传动装置,所述的可旋转保护壳两侧分别设有连接传动装置的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在远离可旋转保护壳的端部设有脚踏板,所述的车后轮上设有传感器,所述的把手中部安装设有与传感器相对应的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外表面上设有显示面板,所述的支撑架尾部设有反光片,所述的车前轮底部插接设有底座,所述的底座内部设有发电装置,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与发电装置相对应的USB接口。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设有可旋转保护壳,将传动装置与外部的简约设计完美结合,使整体更加和谐,并且可以旋转带动车后轮进行折叠,使车后轮折叠到车前轮内部,折叠后仍可进行骑行,实现室内锻炼,一车多用的效果,控制器以及显示面板的设置可以显示运动模式、电量、时间、速度等数据,便于骑行者及时了解情况,更好地达到健身效果,底座以及内部发电机的设置可以实现将锻炼时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起来,底座上设有USB接口,可以为一些数码产品提供电源,绿色环保,使人们使用更加舒适,操作简便。作为改进,所述的可拆卸把手套为磨砂橡胶材质,所述的可拆卸把手套上设有防滑指槽。作为改进,所述的支撑架和可旋转保护壳均采用的是铝合金材质的材料,在轻便实用的基础上满足了产品的兼顾性能。作为改进,所述的把手上在位于控制器两侧套接设有可拆卸扶手套。作为改进,所述的座椅内设有记忆弹性海绵,所述的座椅外层设置有纯棉吸汗坐套。作为改进,所述的支撑架与可旋转保护壳连接处通过螺母连接固定。作为改进,所述的车后轮内侧靠近可旋转保护壳处设有环形凹槽,这样便于在折叠车后轮时抓取车后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多用途健身自行车的折叠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多用途健身自行车的展开示意图。如图所示:1、支撑架,2、连接块,3、支撑杆,4、把手,5、可拆卸把手套,6、车轮盖,7、车前轮,8、座架,9、座椅,10、可旋转保护壳,11、车后轮,12、转动轴,13、脚踏板,14、控制器,15、显示面板,16、反光片,17、底座,18、USB接口,19、可拆卸扶手套,20、环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多用途健身自行车,包括支撑架1,所述的支撑架1前端设有一体成型的连接块2,所述的连接块2上插接设有支撑杆3,所述的支撑杆3上端设有把手4,所述的把手4两端分别套接设有可拆卸把手套5,所述的支撑杆3底部设有一体成型的车轮盖6,所述的车轮盖6内安装设有车前轮7,所述的支撑架1上设有一体成型的座架8,所述的座架8上安装设有座椅9,所述的支撑架1底部安装设有可旋转保护壳10,所述的可旋转保护壳10端部连接车后轮11,所述的可旋转保护壳10内设有连接车后轮11的传动装置,所述的可旋转保护壳10两侧分别设有连接传动装置的转动轴12,所述的转动轴12在远离可旋转保护壳10的端部设有脚踏板13,所述的车后轮11上设有传感器,所述的把手4中部安装设有与传感器相对应的控制器14,所述的控制器14外表面上设有显示面板15,所述的支撑架1尾部设有反光片16,所述的车前轮7底部插接设有底座17,所述的底座17内部设有发电装置,所述的底座17上设有与发电装置相对应的USB接口18。所述的可拆卸把手套5为磨砂橡胶材质,所述的可拆卸把手套5上设有防滑指槽。所述的支撑架1和可旋转保护壳10均采用的是铝合金材质的材料。所述的把手4上在位于控制器14两侧套接设有可拆卸扶手套19。所述的座椅9内设有记忆弹性海绵,所述的座椅9外层设置有纯棉吸汗坐套。所述的支撑架1与可旋转保护壳10连接处通过螺母连接固定。所述的车后轮11内侧靠近可旋转保护壳10处设有环形凹槽20。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若遇到阴雨天气不便在室外骑行时,可在室内进行骑行,健身自行车从室外转换成室内时,先将支撑架与可旋转保护壳连接处用于连接固定的螺母取下,抓取后车轮内侧的环形凹槽使可旋转保护壳旋转带动后车轮折叠至前车轮内部,然后将支撑架与可旋转保护壳连接处的螺母再次固定住,前轮插接到底座上,使健身车固定在地面上,坐在座椅上即可开始健身骑行锻炼,骑行时的底座内部的发电机将骑行时的动能转化为电能,骑行者可以根据需要查看控制器上显示面板的数据,若有数码产品需要充电,可以使用数据线连接底座上的USB接口进行充电。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用途健身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的支撑架(1)前端设有一体成型的连接块(2),所述的连接块(2)上插接设有支撑杆(3),所述的支撑杆(3)上端设有把手(4),所述的把手(4)两端分别套接设有可拆卸把手套(5),所述的支撑杆(3)底部设有一体成型的车轮盖(6),所述的车轮盖(6)内安装设有车前轮(7),所述的支撑架(1)上设有一体成型的座架(8),所述的座架(8)上安装设有座椅(9),所述的支撑架(1)底部安装设有可旋转保护壳(10),所述的可旋转保护壳(10)端部连接车后轮(11),所述的可旋转保护壳(10)内设有连接车后轮(11)的传动装置,所述的可旋转保护壳(10)两侧分别设有连接传动装置的转动轴(12),所述的转动轴(12)在远离可旋转保护壳(10)的端部设有脚踏板(13),所述的车后轮(11)上设有传感器,所述的把手(4)中部安装设有与传感器相对应的控制器(14),所述的控制器(14)外表面上设有显示面板(15),所述的支撑架(1)尾部设有反光片(16),所述的车前轮(7)底部插接设有底座(17),所述的底座(17)内部设有发电装置,所述的底座(17)上设有与发电装置相对应的USB接口(18)。...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用途健身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的支撑架(1)前端设有一体成型的连接块(2),所述的连接块(2)上插接设有支撑杆(3),所述的支撑杆(3)上端设有把手(4),所述的把手(4)两端分别套接设有可拆卸把手套(5),所述的支撑杆(3)底部设有一体成型的车轮盖(6),所述的车轮盖(6)内安装设有车前轮(7),所述的支撑架(1)上设有一体成型的座架(8),所述的座架(8)上安装设有座椅(9),所述的支撑架(1)底部安装设有可旋转保护壳(10),所述的可旋转保护壳(10)端部连接车后轮(11),所述的可旋转保护壳(10)内设有连接车后轮(11)的传动装置,所述的可旋转保护壳(10)两侧分别设有连接传动装置的转动轴(12),所述的转动轴(12)在远离可旋转保护壳(10)的端部设有脚踏板(13),所述的车后轮(11)上设有传感器,所述的把手(4)中部安装设有与传感器相对应的控制器(14),所述的控制器(14)外表面上设有显示面板(15),所述的支撑架(1)尾部设有反光片(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飞李国庆王彬过玉清郭晓毅李明妍陈辰尹振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