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低频康复治疗仪的一次性用理疗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552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8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低频康复治疗仪的一次性用理疗电极,包括与低频康复治疗仪上的电信号输出端连接的插头、连接在插头上的多根电极线、连接在电极线上的电极片。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插头壳体的一端开口并向内形成插头内孔,插头内孔内嵌装有插头绝缘体,插头绝缘体上设有多个前后贯穿的电极线固定孔。多根电极线均长短不一,电极线并列穿过插头壳体后固定连接在插头绝缘体的电极线固定孔内且电极线的外端凸出在插头绝缘体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多个连接有多个电极片的电极线均固定在一个插头上,方便实际使用时可根据病人需求来定制不同数量的电极片,无需对康复治疗仪进行改造,控制成本的同时扩大的设备的适用范围,具有广阔的市场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低频康复治疗仪的一次性用理疗电极
本技术涉及用于低频康复治疗仪的一次性用理疗电极。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低频康复治疗仪来进行各种中风偏瘫(脑血栓、脑梗塞、脑溢血)、外伤等引起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仪是通过电极发送低频脉冲到多个肌肉群来控制肢体的动作,使肌肉群受到低脉冲电刺激后按一定顺序模拟正常运动,除直接锻肌力外,通过模拟运动的被动拮抗作用,协调和支配肢体的功能状态,使其恢复动态平衡;同时多次重复的运动可以向大脑反馈促通信息,使其尽快地最大限度地实现功能重建,打破痉挛模式,恢复自主的运动。现有的康复治疗仪需要连接多根电极线,康复治疗仪上需要设置多个连接孔,同时连接和布线都较凌乱,不方便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康复治疗仪连接方便、布置整齐的一次性用理疗电极。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用于低频康复治疗仪的一次性用理疗电极,包括与低频康复治疗仪上的电信号输出端连接的插头、连接在插头上的多根电极线、连接在电极线上的电极片。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所述插头壳体的一端开口并向内形成插头内孔,插头内孔内嵌装有插头绝缘体,插头绝缘体上设有多个前后贯穿的电极线固定孔。所述多根电极线均长短不一,电极线并列穿过插头壳体后固定连接在插头绝缘体的电极线固定孔内且电极线的外端凸出在插头绝缘体的外侧。所述电极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标示贴、导电膜层、导电粘胶、防粘保护贴,标示贴上标记粘贴位置;所述电极线的端头插置在导电膜层内。所述标示贴、导电膜层、导电粘胶、防粘保护贴均为圆形结构,标示贴、导电膜层、导电粘胶的直径相等,防粘保护贴的直径大于导电粘胶的直径。所述电极线包括长短不一依次排列的第一电极线、第二电极线、第三电极线、第四电极线和第五电极线。所述第一电极线上的电极片贴合在前臂的手腕处;所述第二电极线上的电极片贴合在拇长伸肌处;所述第三电极线上的电极片贴合在手掌肌肉群处;所述第四电极线上的电极片贴合在指深曲肌和指浅曲肌之间;所述第五电极线上的电极片贴合在靠近指伸肌处。所述第一电极线长度为240mm-260mm;所述第二电极线长度为110mm-130mm;所述第三电极线长度为145mm-165mm;所述第四电极线长度为280mm-310mm;所述第五电极线长度为195mm-215mm。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将多个连接有多个电极片的电极线均固定在一个插头上,方便实际使用时可根据病人需求来定制不同数量的电极片,无需对康复治疗仪进行改造,控制成本的同时扩大的设备的适用范围,具有广阔的市场价值。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插头壳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插头绝缘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的电极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见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低频康复治疗仪的一次性用理疗电极,包括与低频康复治疗仪上的电信号输出端连接的插头1、连接在插头1上的多根电极线2、连接在电极线2上的电极片3。插头1包括插头壳体1-1。插头壳体1-1的一端开口并向内形成插头内孔1-2,插头内孔1-2内嵌装有插头绝缘体1-3,插头绝缘体1-3上设有多个前后贯穿的电极线固定孔1-4。多根电极线2均长短不一,电极线2并列穿过插头壳体1-1后固定连接在插头绝缘体1-3的电极线固定孔1-4内且电极线2的外端凸出在插头绝缘体1-3的外侧。电极线2包括长短不一依次排列的第一电极线2-1、第二电极线2-2、第三电极线2-3、第四电极线2-4和第五电极线2-5。第一电极线2-1上的电极片贴合在前臂的手腕处。第二电极线2-2上的电极片贴合在拇长伸肌处。第三电极线2-3上的电极片贴合在手掌肌肉群处。第四电极线2-4上的电极片贴合在指深曲肌和指浅曲肌之间。第五电极线2-5上的电极片贴合在靠近指伸肌处。第一电极线2-1长度为240mm-260mm。第二电极线2-2长度为110mm-130mm。第三电极线2-3长度为145mm-165mm。第四电极线2-4长度为280mm-310mm。第五电极线2-5长度为195mm-215mm。电极片3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标示贴3-1、导电膜层3-2、导电粘胶3-3、防粘保护贴3-4,标示贴3-1上标记粘贴位置。电极线2的端头插置在导电膜层3-2内。标示贴3-1、导电膜层3-2、导电粘胶3-3、防粘保护贴3-4均为圆形结构,标示贴3-1、导电膜层3-2、导电粘胶3-3的直径相等,防粘保护贴3-4的直径大于导电粘胶3-3的直径。使用时,将本实施例的插头1与低频康复治疗仪上的电信号输出端连接,撕开电极片3上的防粘保护贴3-4,依次将第一电极线2-1上的电极片贴合在前臂的手腕处;第二电极线2-2上的电极片贴合在拇长伸肌处;第三电极线2-3上的电极片贴合在手掌肌肉群处;第四电极线2-4上的电极片贴合在指深曲肌和指浅曲肌之间;第五电极线2-5上的电极片贴合在靠近指伸肌处;粘贴完毕后启动低频康复治疗仪开始治疗。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低频康复治疗仪的一次性用理疗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低频康复治疗仪上的电信号输出端连接的插头(1)、连接在插头(1)上的多根电极线(2)、连接在电极线(2)上的电极片(3);所述插头(1)包括插头壳体(1‑1);所述插头壳体(1‑1)的一端开口并向内形成插头内孔(1‑2),插头内孔(1‑2)内嵌装有插头绝缘体(1‑3),插头绝缘体(1‑3)上设有多个前后贯穿的电极线固定孔(1‑4);所述多根电极线(2)均长短不一,电极线(2)并列穿过插头壳体(1‑1)后固定连接在插头绝缘体(1‑3)的电极线固定孔(1‑4)内且电极线(2)的外端凸出在插头绝缘体(1‑3)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低频康复治疗仪的一次性用理疗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低频康复治疗仪上的电信号输出端连接的插头(1)、连接在插头(1)上的多根电极线(2)、连接在电极线(2)上的电极片(3);所述插头(1)包括插头壳体(1-1);所述插头壳体(1-1)的一端开口并向内形成插头内孔(1-2),插头内孔(1-2)内嵌装有插头绝缘体(1-3),插头绝缘体(1-3)上设有多个前后贯穿的电极线固定孔(1-4);所述多根电极线(2)均长短不一,电极线(2)并列穿过插头壳体(1-1)后固定连接在插头绝缘体(1-3)的电极线固定孔(1-4)内且电极线(2)的外端凸出在插头绝缘体(1-3)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低频康复治疗仪的一次性用理疗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3)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标示贴(3-1)、导电膜层(3-2)、导电粘胶(3-3)、防粘保护贴(3-4),标示贴(3-1)上标记粘贴位置;所述电极线(2)的端头插置在导电膜层(3-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低频康复治疗仪的一次性用理疗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示贴(3-1)、导电膜层(3-2)、导电粘胶(3-3)、防粘保护贴(3-4)均为圆形结构,标示贴(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剑秋郭胜陈嫣如张国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怡科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