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管麻醉辅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549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8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管麻醉辅助设备,包括支撑板,且在支撑板的下端设有麻药仓,在麻药仓内设有齿条、和插管,同时在支撑板上端的右侧面设有多媒体影音机,且在多媒体影音机的下方设有伺服电机,所述插管穿过呼吸面罩继续向右侧设有扁管,设置的多媒体影音机可以播放准备好的音乐、指导语音和动态影像,使得病人在平和的音乐、特定语言指导以及特定的能让人心情平静的影像的感染下,能够产生平和的、非常美好的感觉配合治疗,另外设置的伺服电机带动齿条,进而将插管试探性送入咽喉部,进而确定麻药是否起到作用,进而便于医生实施插管,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平复患者情绪、试探麻醉效果,进而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管麻醉辅助设备
本技术涉及医疗机械
,具体为一种插管麻醉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在给有些病人实施手术之前,需要对病人进行全身麻醉;全麻手术的实施有三个关键点,一是麻醉药的配置,二是麻醉前的心理疏导,三是麻醉的实施;其中第二点看似无关紧要,其实比较关键,因为病人若没有完全放松心态,有一平和的心态,那么一则麻醉的实施不会顺利,二则麻醉的效果不会好,而目前关于心理疏导,并无专门的机器设备,仅仅靠医生的口头疏导,导致效果并不是很好;另外气管内插管术是指将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病人气管内,是一种气管内麻醉和抢救病人的技术,也是保持上呼吸道通畅的最可靠手段,气管或支气管内插管是实施麻醉一项安全措施,在气管插管时需要对气管进行麻醉,但是气管麻醉是否达到预期不得而知,因此需要一种既可以保证麻醉又可以试探麻醉效果的装置有待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插管麻醉辅助设备,提供一种可给予实施全麻前的病人很好的心理疏、可使其心态平静的麻醉辅助装置,同时可以及时准确试探出麻醉是否达到预期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插管麻醉辅助设备结构设计不合理,麻醉效果差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插管麻醉辅助设备,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的右侧面设有多媒体影音机,且在多媒体影音机的下端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左侧面的中间设有接口,所述支撑板的下端设有麻药仓,且在麻药仓内设有流量监控阀、齿条、插管;所述支架上固定有带有电机轴的伺服电机,所述电机轴延伸至麻药仓与所述齿条啮合在一起,所述插管上设有进气孔,所述麻药仓的右端设有呼吸面罩,且所述插管穿过呼吸面罩向右延伸出呼吸面罩,同时在插管的伸出端设有扁管。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齿条与所述插管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齿条带动所述插管伸缩运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麻药仓的左上端设有流量监控阀,所述流量监控阀与所述接口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管与所述扁管为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扁管上设有多个出气孔,且所述扁管设置成圆弧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由于设置多媒体影音机可以播放准备好的音乐、指导语音和动态影像,使得病人在平和的音乐、特定语言指导以及特定的能让人心情平静的影像的感染下,能够产生平和的、非常美好的感觉配合治疗;2.由于设置的伺服电机带动齿条运动,从而带动插管伸缩运动,从而使得医生可以通过插管的伸缩运动判断出麻药是否起到作用了,同时伺服电机遇阻即停,即患者有呕吐反应时伺服电机带动齿条立即停止并回至原位,从而可以试探性的判断麻药是否起到作用;3.由于扁管可以伸进咽喉内部,同时扁管上设置的出气孔,可以使得麻药气体可以深入咽喉内部,进而保证患处麻醉,减低患者痛楚;4.由于扁管和插管为活动连接,且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麻醉达到效果时,可以将扁管和插管分离,进而连接医用管,从而实现了医用管与扁管的连接方便,同时减少管子的使用数量,降低管子在咽喉处更换次数较多时给患者带来的不适,也保证患者咽喉处黏膜不会因为多次拔插管道造成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麻药仓,2-流量监控阀,3-接口,4-支撑板,5-多媒体影音机,6-支架,7-伺服电机,8-插管,9-呼吸面罩,10-出气孔,11-扁管,12-进气孔,13-齿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术语“前部”、“背部”、“中部”、“上部”“外侧”、“内侧”“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插管麻醉辅助设备,包括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端的右侧面设有多媒体影音机5,且在多媒体影音机5的下端设有支架6,所述支架6固定在支撑板4上,所述支撑板4左侧面的中间设有接口3,所述支撑板4的下端设有麻药仓1,且在麻药仓1内设有流量监控阀2、齿条13、插管8;所述支架6上固定有带有电机轴的伺服电机7,所述电机轴延伸至麻药仓1与所述齿条13啮合在一起,所述插管8上设有进气孔12,所述麻药仓1的右端设有呼吸面罩9,且所述插管8穿过呼吸面罩9向右延伸出呼吸面罩9,同时在插管8的伸出端设有扁管11。其中:所述齿条13与所述插管8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齿条13带动所述插管8伸缩运动,从而使得插管8可以带动扁管11在患者咽喉处试探性工作,进而测试患者是否有呕吐反应。其中:所述麻药仓1的左上端设有流量监控阀2,所述流量监控阀2与所述接口3连接,从而扁管11留在患者口腔时,流量监控阀2可以关闭麻药进入麻药仓1内,进而使得患者可以继续观看多媒体影音机5,另外流量监控阀2可以手动控制麻药的进给量,从而降低麻醉师的工作量。其中:所述插管8与所述扁管11为螺纹连接,可以将扁管11和插管8分离,进而连接医用管,从而实现了医用管与扁管11的连接方便,同时减少管子的使用数量,降低管子在咽喉处更换次数较多时给患者带来的不适,也保证患者咽喉处黏膜不会因为多次拔插管道造成的损伤。其中:所述扁管11上设有多个出气孔10,且所述扁管11设置成圆弧状,方便扁管11进入口腔,同时出气孔10设置在扁管11上,可以保证麻药深入咽喉内部,快速麻醉扁管11所到之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通过多媒体影音机5播放准备好的音乐、指导语音和动态影像;第二步,将麻药通过接口3与麻醉仓1连接,此时麻醉师通过流量监控阀2手动调节进药量,此时麻药经过插管8上的进气孔12,进入插管8内,并通过出气孔10将麻药带到扁管11所到之处;第三步,患者手持呼吸面罩9,呼吸麻醉仓1内的麻药,十分钟后,启动伺服电机7带动齿条13,使得插管8在患者口腔内伸进,当患者有呕吐反应时,伺服电机7立即停止工作,回到原位,当没有呕吐反应时,伺服电机7将扁管11伸进口腔内部,此时流量监控阀2切断麻药进入麻药仓1内,并将扁管11从插管8上拆下;第四步,将医用管连接在拆下的扁管11上,进行患处插管。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管麻醉辅助设备,包括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端的右侧面设有多媒体影音机(5),且在多媒体影音机(5)的下端设有支架(6),所述支架(6)固定在支撑板(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左侧面的中间设有接口(3),所述支撑板(4)的下端设有麻药仓(1),且在麻药仓(1)内设有流量监控阀(2)、齿条(13)、插管(8);所述支架(6)上固定有带有电机轴的伺服电机(7),所述电机轴延伸至麻药仓(1)与所述齿条(13)啮合在一起,所述插管(8)上设有进气孔(12),所述麻药仓(1)的右端设有呼吸面罩(9),且所述插管(8)穿过呼吸面罩(9)向右延伸出呼吸面罩(9),同时在插管(8)的伸出端设有扁管(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管麻醉辅助设备,包括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端的右侧面设有多媒体影音机(5),且在多媒体影音机(5)的下端设有支架(6),所述支架(6)固定在支撑板(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左侧面的中间设有接口(3),所述支撑板(4)的下端设有麻药仓(1),且在麻药仓(1)内设有流量监控阀(2)、齿条(13)、插管(8);所述支架(6)上固定有带有电机轴的伺服电机(7),所述电机轴延伸至麻药仓(1)与所述齿条(13)啮合在一起,所述插管(8)上设有进气孔(12),所述麻药仓(1)的右端设有呼吸面罩(9),且所述插管(8)穿过呼吸面罩(9)向右延伸出呼吸面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明哲周劲松甘国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