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政专利>正文

通气可控、可降低健侧肺内气道压的双腔支气管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548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8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气可控、可降低健侧肺内气道压的双腔支气管插管,包括插入患者气道内的双腔管、设置在双腔管上的气囊和连接在双腔管远端的三通连接管;双腔管由双腔管主通气管和双腔管副通气管组成,双腔管主通气管和双腔管副通气管的内径不同;双腔管的远端设置有密封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合理、安全性高、使用方法简单,可有效的对患者实施支气管插管,通过将双腔管健康肺侧的通气管道管内径设计的大于患病肺侧管道,能够减小健侧肺通气时的气道压,对健侧肺实施保护性肺部通气;通过在三通连接管侧管上设置通气控制阀,医生可以通过通气控制阀关闭非通气侧的三通连接管侧管,从而有效停止非通气侧肺的呼吸动作,可靠性高,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气可控、可降低健侧肺内气道压的双腔支气管插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通气可控、可降低健侧肺内气道压的双腔支气管插管。
技术介绍
现有的胸腔手术中为了给手术者提供良好的视野等条件,需用双腔支气管插管进行单肺控制通气。目前市场上的双腔支气管插管通过Y形三通管和呼吸管路连接,通过麻醉呼吸机进行机械控制通气。手术中根据需要使用手术钳夹闭手术侧的连接管,从而阻断手术侧肺部的呼吸,保持非手术侧肺部正常通气来满足患者机体通气功能。目前市场提供的双腔支气管插管只可以用气管插管喉镜经口腔明视下进行气管插管,还存在着以下问题:1.对于特殊困难气道,如张口度小,头颈活动困难等喉镜片难以置入或置入后声门难以暴露的患者,无法插入双腔支气管插管进行单肺通气的手术;如使用光棒引导插管,由于双腔支气管插管远端过长,致使市售光棒置入后长度不够而无法实施气管插管,且过长的管道增加了不必要的机械死腔量;2.现有双腔支气管插管双侧管腔内径大小基本相同,对于单肺通气手术健侧肺通气时,会引起气道压相对过高,而患侧肺往往无需通气或实施高频通气,相对于患侧肺。来说健侧肺更需要较大管腔来减小气道压,对健侧肺实施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通气可控、可降低健侧肺内气道压的双腔支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患者气道内的双腔管、设置在所述双腔管上的气囊和连接在所述双腔管远端的三通连接管;所述双腔管由双腔管主通气管(7)和双腔管副通气管(8)组成,所述双腔管主通气管(7)和双腔管副通气管(8)的内径不同;所述气囊由设置在双腔管主通气管(7)上的主支气管气囊(11)和设置在双腔管副通气管(8)上的主气道气囊(9)组成,所述主支气管气囊(11)连通有主支气管气囊充气阀(13),所述主气道气囊(9)连通有主气道气囊充气阀(14),所述主支气管气囊充气阀(13)和主气道气囊充气阀(14)均设置在所述双腔管的远端外侧;所述三通连接管为Y形...

【技术特征摘要】
1.通气可控、可降低健侧肺内气道压的双腔支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患者气道内的双腔管、设置在所述双腔管上的气囊和连接在所述双腔管远端的三通连接管;所述双腔管由双腔管主通气管(7)和双腔管副通气管(8)组成,所述双腔管主通气管(7)和双腔管副通气管(8)的内径不同;所述气囊由设置在双腔管主通气管(7)上的主支气管气囊(11)和设置在双腔管副通气管(8)上的主气道气囊(9)组成,所述主支气管气囊(11)连通有主支气管气囊充气阀(13),所述主气道气囊(9)连通有主气道气囊充气阀(14),所述主支气管气囊充气阀(13)和主气道气囊充气阀(14)均设置在所述双腔管的远端外侧;所述三通连接管为Y形三通管,所述Y形三通管包括三通连接管主管(1)、固定连接在所述双腔管远端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政
申请(专利权)人:刘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