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撑开型椎间融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制作
,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椎间融合器的撑开力,恢复椎节的高度的与张力,实现解除压迫,恢复脊椎生理曲度,椎间融合器骨性融合,保障脊柱稳定的可撑开型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骨科临床上脊柱退行性变多见,常见的有椎间盘退行性变,椎管狭窄,脊椎滑脱,压迫脊髓或神经根者常需手术治疗,彻底解除压迫,恢复脊椎生理曲度,保障脊柱稳定。另外一部分脊柱畸形,外伤,肿瘤,返修手术和感染病人有时也需行椎间融合术以稳定腰椎节段。椎间融合器针对以上脊柱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融合率高,无植骨融合的并发症,现已经普遍应用与临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椎间融合器的撑开力,恢复椎节的高度的与张力,实现解除压迫,恢复脊椎生理曲度,椎间融合器骨性融合,保障脊柱稳定的可撑开型椎间融合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撑开型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该融合器由融合接触机构和驱动撑开机构组成,所述的融合接触机构由上器座和下器座组成,所述的上器座的下方两端分别设有向两侧倾斜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撑开型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该融合器由融合接触机构和驱动撑开机构组成,所述的融合接触机构由上器座和下器座组成,所述的上器座的下方两端分别设有向两侧倾斜的上楔面,上楔面的中部设有与上楔面平行的上楔槽,所述的上器座的下方前后侧中部分别设有上定位座,所述的上定位座内侧面的上器座上设有插入槽,上定位座下方中部设有条形的两端开口的用于放置驱动撑开机构的下放置槽腔,所述的下器座的上方两端分别设有向两侧倾斜的与上楔面对称的下楔面,下楔面的中部设有与上楔槽对称的下楔槽,所述的下器座的上方前后侧面中部分别设有与插入槽配合的插入座,所述的插入座的外侧的下器座上设有供上定位座插入的定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撑开型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该融合器由融合接触机构和驱动撑开机构组成,所述的融合接触机构由上器座和下器座组成,所述的上器座的下方两端分别设有向两侧倾斜的上楔面,上楔面的中部设有与上楔面平行的上楔槽,所述的上器座的下方前后侧中部分别设有上定位座,所述的上定位座内侧面的上器座上设有插入槽,上定位座下方中部设有条形的两端开口的用于放置驱动撑开机构的下放置槽腔,所述的下器座的上方两端分别设有向两侧倾斜的与上楔面对称的下楔面,下楔面的中部设有与上楔槽对称的下楔槽,所述的下器座的上方前后侧面中部分别设有与插入槽配合的插入座,所述的插入座的外侧的下器座上设有供上定位座插入的定位槽,所述的下器座的上方中部设有与下放置槽腔相配合的上放置槽腔,下放置槽腔与上放置槽腔相配合形成驱动撑开机构放置腔,驱动机构放置腔内设有驱动放置机构,所述的驱动放置机构由调节螺杆、左调节块、右调节块组成,所述的左调节块和右调节块的上方分别设有与上器座中的上楔面配合的侧上楔面,侧上楔面上设有与上楔槽相配合的侧上楔座,所述的左调节块和右调节块的下方分别设有与下器座中的下楔面配合的侧下楔面,侧下楔面上设有与下楔槽相配合的侧下楔座,所述的左调节块与右调节块的中部设有调节螺纹孔,所述的调节螺杆左侧部设有正向旋转的外螺纹,调节螺杆的右侧部设有反向旋转的外螺纹,调节螺杆的左端与左调节块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振山,汪清,
申请(专利权)人:博能华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