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波浪形簧片的电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28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波浪形簧片的电源连接器,包括基座和装配在基座内的簧片,上述簧片包括呈为片状结构并弯折为L形的本体部,以及连接在本体部下端的由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构成的接触部,上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均连接在上述本体部的下端部,上述第二接触部呈波浪形弯曲状,并且上述第二接触部经过拉直后与第一接触部能够处于同一平面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簧片中接触部结构的限制,采用折弯的结构来保证了簧片触点高度的一致性,满足IEC标准;同时该结构在过渡区域无需打薄,能够最大化地保证通流截面积;由于无需打薄,还能够节省工艺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波浪形簧片的电源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带波浪形簧片的电源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源连接器中有采用簧片作为接触部,一般簧片接触部较为复杂,需要折弯多次,这样一来,触点很容易不一致,即其他技术不能保证触点一致,不符合IEC标准。即使触点一致,也是通过强行打薄来保证触点高度的一致,但是通流面积下降,产品载流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波浪形簧片的电源连接器,解决目前的簧片接触部不能保证触点一致,以及即使触点一致也是通过强行打薄解决,容易造成通流面积下降,产品载流下降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波浪形簧片的电源连接器,包括基座和装配在基座内的簧片,上述簧片包括呈为片状结构并弯折为L形的本体部,以及连接在本体部下端的由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构成的接触部,上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均连接在上述本体部的下端部,上述第二接触部呈波浪形弯曲状,并且上述第二接触部经过拉直后与第一接触部能够处于同一平面内。作为优选,上述第二接触部经过拉直后呈U形状,并且上述第二接触部22U型的两个竖部位于上述第一接触部的两侧。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波浪形簧片的电源连接器,包括基座(1)和装配在基座(1)内的簧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2)包括呈为片状结构并弯折为L形的本体部(23),以及连接在本体部(23)下端的由第一接触部(21)和第二接触部(22)构成的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21)和第二接触部(22)均连接在所述本体部(23)的下端部,所述第二接触部(22)呈波浪形弯曲状,并且所述第二接触部(22)经过拉直后与第一接触部(21)能够处于同一平面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波浪形簧片的电源连接器,包括基座(1)和装配在基座(1)内的簧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2)包括呈为片状结构并弯折为L形的本体部(23),以及连接在本体部(23)下端的由第一接触部(21)和第二接触部(22)构成的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21)和第二接触部(22)均连接在所述本体部(23)的下端部,所述第二接触部(22)呈波浪形弯曲状,并且所述第二接触部(22)经过拉直后与第一接触部(21)能够处于同一平面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波浪形簧片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部(22)经过拉直后呈U形状,并且所述第二接触部(22)U型的两个竖部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21)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波浪形簧片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部(22)中U形的横部呈弧形弯曲设置,所述第一接触部(21)的下端部也呈弧形弯曲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接触部(21)中的弧形突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秀云贺晓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