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节能坡屋面构造及其防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8216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节能坡屋面构造及其防水方法,根据屋面雨水渗透特性和构造防水原理,将屋面保温层由原来的封闭在细石混凝土中,改为架空在顺水垫上,并利用保温材料的构造位置,作为中层防水的基础,消除了原坡顶屋面保温层的积水现象,采用全组装式构造,不但具有防水可靠,安装简单、造价低,耐用年限提高的特点,还便于维护。(*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保温坡顶屋面的构造防水技术。
技术介绍
国内外现有的保温坡顶屋面,由于在传统坡顶屋面基础上增加了保温层,在构造上进行了改变,使原来具有构造防水功能的屋面,变成了材料防水,由于保温层强度较低,采用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后,使保温层处于封闭状态,目前在该保温层出现积水,渗漏的情况比较常见。原因是,在安装顺水条及挂瓦条时损坏了混凝土保护层和防水层,保温层内的空气在环境温度交变情况下膨胀、收缩循环,引起吸水。长期积水难以挥发,最终导致雨水重力渗透,出现屋面漏水。也有采用直接进行砂浆粘帖屋面瓦的做法,道理基本相似,由于粘帖砂浆难以保证瓦面底部砂浆饱满,同样会在下雨时瓦底部缺陷部位积水,长期积水通过屋面防水层缺陷、混凝土保护层缺陷向保温层扩散、积聚,最终导致渗漏出现。在提倡屋面保温节能之前,坡顶屋面按传统构造很少出现渗漏,其主要原因是屋面内部构造不存在积水构造和温度变化产生的吸水现象。自从采用现浇混凝土屋面覆盖保温层,保温层上继续覆盖混凝土保护层后,保温层空气温度变化形成了吸水现象,而出现渗漏后,又必须打开混凝土保护层和保温层、防水层,才能进行结构层修补。难度大,漏点难以发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坡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由抗渗砂浆防水底层(8),保温板(12)通过顺水垫(9)架空在抗渗沙浆防水底层(8)上,保温板(12)与挂瓦条(11)之间夹角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膏(14)填嵌,在檐口部位的保温板(12)和抗渗沙浆防水 底层(8)之间填嵌聚氨酯泡沫保温滤水封条(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仲辰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