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N极性氮化物材料的光电转换结构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光电转换技术,可用于制作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技术背景电能作为二次能源有无直接污染和能量高速传递的优势,是信息化社会和现代文明所必不可少的能量来源。目前发电方式主要有煤电、水电和核电等,其中煤电仍然占据最大比例,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开始研究太阳能到电能的转化。太阳能电池是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重要技术,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可以有效提升对于能源的利用率。目前,对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分为了两个技术路线,一个是以钙钛矿材料为主要材料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但可靠性低下,无法投入实际使用。另一条技术路线则是受到GaN高效率蓝光LED的启发而采用氮化物材料的太阳能电池,氮化物材料体系包括GaN,InN和AlN及其合金,它们较强的自发极化会产生电场,对光电转换过程产生或利或弊的影响,合理利用极化效应可以提高光电转换的效率。常见的氮化物太阳能电池中的光电转换结构,通常是在衬底上依次生长Al极性高温AlN成核层、Ga极性i-GaN层、Ga极性n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N极性氮化物材料的光电转换结构,自下而上包括:衬底(1)、高温AlN成核层(2)、i‑GaN层(3)、n型GaN层(4)、i‑InxGa1‑xN层(5)和p型GaN层(6),其特征在于:高温AlN成核层(2)、i‑GaN层(3)、n型GaN层(4)、i‑InxGa1‑xN层(5)和p型GaN层(6)均采用N极性氮化物材料,即材料的最表层中心原子为N原子,其自发极化产生的电场与光照产生的电场方向相同,起到了对光照产生电场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N极性氮化物材料的光电转换结构,自下而上包括:衬底(1)、高温AlN成核层(2)、i-GaN层(3)、n型GaN层(4)、i-InxGa1-xN层(5)和p型GaN层(6),其特征在于:高温AlN成核层(2)、i-GaN层(3)、n型GaN层(4)、i-InxGa1-xN层(5)和p型GaN层(6)均采用N极性氮化物材料,即材料的最表层中心原子为N原子,其自发极化产生的电场与光照产生的电场方向相同,起到了对光照产生电场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底(1)所用材料是蓝宝石或SiC。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AlN成核层(2)的厚度为20-30nm;所述的i-GaN层(3)的厚度为2-3μm;所述的n型GaN层(4)的厚度为1-2μm;所述的p型GaN层(6)的厚度为100-20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i-InxGa1-xN层(5)的厚度为0.2μm,In含量x的调整范围为0.15-0.3。5.一种基于N极性氮化物材料的光电转换结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衬底进行加热和高温氮化的预处理;2)在预处理后的衬底上采用MOCVD工艺生长20-30nm的AlN成核层;3)在AlN成核层上采用MOCVD工艺生长2-3μm的i-GaN层;4)在i-GaN层上采用MOCVD工艺生长1-2μm的n型GaN层;5)在n型GaN层上采用MOCVD工艺生长In含量x的范围为0.15-0.3、厚度为0.2μm的i-InxGa1-xN层;6)在i-InxGa1-xN层上采用MOCVD工艺生长厚度为100-200nm的p型GaN层;7)将反应室温度维持在800-1000℃,在H2气氛下,退火5-1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晟瑞,范晓萌,王学炜,郝跃,张进成,李培咸,张春福,马晓华,毕臻,艾立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