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驾驶设备用智能化空间定位和环境感知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驾驶
,具体的说是一种无人驾驶设备用智能化空间定位和环境感知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展,无人驾驶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进而产生了多种无人驾驶设备,这些无人驾驶设备可以包括无人驾驶车、无人机和小型地面移动机器人等。一辆无人驾驶设备必须具有的重要功能是避开障碍物,以确保其安全性,防止它与物体或人碰撞。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对环境进行三维感知和对自身进行精确定位,已经成为提高无人驾驶系统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核心技术和重要手段。现有技术中,该技术主要使用多线束激光雷达或者导航模块来实现。单纯利用多线束激光雷达进行三维测绘,可以获取物体的距离信息,构建三维形貌,但激光雷达有作用盲区,线束少的激光雷达角度分辨率不足,线束高的激光雷达价格昂贵,难以普及。单纯利用卫星导航模块或者惯性导航模块,只能获取自身的定位信息,而对环境感知不足,无法应对立体交通等复杂路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人驾驶设备用智能化空间定位和环境感知装置及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无人 ...
【技术保护点】
1.无人驾驶设备用智能化空间定位和环境感知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无人驾驶设备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设置为可拆卸结构的箱体,箱体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激光雷达(19),箱体内部固定设置有控制核心(17)、导航模块(15)、通信模块(16)和电池(14),控制核心(17)与激光雷达(19)、导航模块(15)和通信模块(16)均电连接,电池(14)用于向控制核心(17)、激光雷达(19)、导航模块(15)和通信模块(16)供电,箱体上还开设有线束孔(9)。
【技术特征摘要】
1.无人驾驶设备用智能化空间定位和环境感知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无人驾驶设备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设置为可拆卸结构的箱体,箱体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激光雷达(19),箱体内部固定设置有控制核心(17)、导航模块(15)、通信模块(16)和电池(14),控制核心(17)与激光雷达(19)、导航模块(15)和通信模块(16)均电连接,电池(14)用于向控制核心(17)、激光雷达(19)、导航模块(15)和通信模块(16)供电,箱体上还开设有线束孔(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设备用智能化空间定位和环境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呈长方体状,箱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面板(1)、下面板(24)、前面板(18)、后面板(7)和两个侧面板(4),所述激光雷达(19)固定设置在所述上面板(1)、下面板(24)、前面板(18)或两个侧面板(4)上,所述线束孔(9)开设在所述后面板(7)的下部,所述控制核心(17)、所述导航模块(15)、所述通信模块(16)和所述电池(14)均固定设置在下面板(24)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驾驶设备用智能化空间定位和环境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面板(7)上还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8),通风孔(8)为条形孔,并且所有通风孔(8)均相互平行。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驾驶设备用智能化空间定位和环境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四个支撑立柱(12),四个支撑立柱(12)分别垂直固设在所述下面板(24)的四个角处,所述上面板(1)、所述前面板(18)、所述后面板(7)和两个所述侧面板(4)分别通过支撑立柱(12)与下面板(24)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驾驶设备用智能化空间定位和环境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12)设置为截面是正方形的四棱柱状结构,支撑立柱(12)的上端和下端各开设有一个安装螺孔(13),支撑立柱(12)的四个侧面上各开设有多个安装螺孔(1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设备用智能化空间定位和环境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模块(15)包括导航芯片、陀螺仪、加速度计和电子罗盘。7.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阳,王张飞,隋新,詹坤,杨芳,马喜强,司东宏,韩红彪,郭楠,余永健,李伦,薛玉君,李济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