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检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7640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检测机构,属于充电设备技术领域,该充电检测机构由和充电极弓(100)按一定间距固定在充电框架(300)上的横向检测弓(110),及和受电极弓(200)按一定间距固定在受电框架(400)上的纵向检测弓(210)组成;所述横向检测弓(110)上设置有横向导电检测板(111),及固定在所述横向导电检测板(111)两端的一对横向绝缘子(112);所述纵向检测弓(210)上设置有纵向导电检测板(211),及固定在所述纵向导电检测板(211)两端的一对横向绝缘子(212);充电时,所述横向导电检测板(111),和所述纵向导电检测板(211)相互对接,通过检测所述横向导电检测板(111)与所述纵向导电检测板(211)是否有通电信号的方式,实现检测所述充电极弓(100)与所述受电极弓(200)对接是否存在偏位或接触不良的功能,从而杜绝存在充电接触不良或不接触的安全隐患。检测机构简单,安全性能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检测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充电设备,可应用于车辆快速充电设备上。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汽车工业迅速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逐渐广泛推广与普及;但新能源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充电。现有的技术中,充电设备给车辆进行充电的方式有多种:一种采用电动便捷充电设备,充电设备配置有充电线,通过充电线配合合适的插座和车载充电机为车辆充电。另一种家用充电桩或快速充电桩,通过将该充电桩中的充电头放入到车俩相应的充电插口,以此来为车辆充电。但光电检测复杂、易受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充电检测机构。利用这种检测机构,可供在充电中自动检测有效接触面积,避免出现接触不良及不接触等情况,充电检测机构属于机械结构检测,结构简单、寿命长,能有效地提高充电的精准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充电检测机构由和充电极弓按一定间距固定在充电框架(300)上的横向检测弓(110),及和受电极弓(200)按一定间距固定在受电框架(400)上的纵向检测弓(210)组成;所述横向检测弓(110)上设置有横向导电检测板(111),及固定在所述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充电检测机构由和充电极弓按一定间距固定在充电框架上的横向检测弓,及和受电极弓按一定间距固定在受电框架上的纵向检测弓组成;所述横向检测弓上设置有横向导电检测板,及固定在所述横向导电检测板两端的一对横向绝缘子;所述纵向检测弓上设置有纵向导电检测板,及固定在所述纵向导电检测板两端的一对横向绝缘子;充电时,所述横向导电检测板,和所述纵向导电检测板相互对接,通过检测所述横向导电检测板与所述纵向导电检测板是否有通电信号的方式,实现检测所述充电极弓与所述受电极弓对接是否存在偏位或接触不良的功能,从而杜绝存在充电接触不良或不接触的安全隐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充电检测机构由和充电极弓按一定间距固定在充电框架上的横向检测弓,及和受电极弓按一定间距固定在受电框架上的纵向检测弓组成;所述横向检测弓上设置有横向导电检测板,及固定在所述横向导电检测板两端的一对横向绝缘子;所述纵向检测弓上设置有纵向导电检测板,及固定在所述纵向导电检测板两端的一对横向绝缘子;充电时,所述横向导电检测板,和所述纵向导电检测板相互对接,通过检测所述横向导电检测板与所述纵向导电检测板是否有通电信号的方式,实现检测所述充电极弓与所述受电极弓对接是否存在偏位或接触不良的功能,从而杜绝存在充电接触不良或不接触的安全隐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检测机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虎何忠祖刘洋温华锋王伟李长宏梁雄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精智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