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管炜专利>正文

一种轴承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7530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检测装置,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难以适应不同尺寸型号轴承的需求、实现成本过高以及控制逻辑繁琐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包括有底板,呈长方体板状结构的底板上表面设置有电机固定底板,电机固定底板上焊接设置有电机稳固片,通过电机稳固片固定电动机以保证其可以稳定工作。电动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输入轴相互连接,减速器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齿条相啮合,齿条在底板上设置的底槽中进行线性位移,齿条的另一侧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二齿轮的转动通过齿轮轴带动待检测轴承转动,通过检测探杆、压敏电阻、检测箱检测分析待检测轴承的工作性能,有利于本装置的推广应用的同时也降低了实现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承
,特别涉及一种轴承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轴承在机械装置的正常运行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避免轴承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失效,通常需要监测轴承的早期失效信号。轴承是各类机械装备的重要基础零部件,它的尺寸精度、性能、寿命以及可靠性对机械装置的工作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轴承需要安装在轴承座上,因此轴承外径尺寸必须严格控制在要求的公差范围内,否则就会出现安装不上或者间隙过大无法固定的问题,由于外圈径向跳动量偏差引起的轴承径向跳动,会对轴承旋转精度造成影响,目前对于轴承直径的检测均采用人工通过游标卡尺的方式进行检测,容易出现人为误差,检测精度不够,现提出一种简易的轴承检测装置。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7192555A,公开日为2017.09.22专利技术名称为轴承的检测装置和方法中通过微振动传感器和处理器的使用实现待检测轴承的特征频率与己知的轴承的故障特征频率进行匹配,然而该装置难以适应不同尺寸型号轴承的需求,结构设计控制逻辑繁琐,不利于装置的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轴承检测装置包括有底板(9),呈长方体板状结构的底板(9)上表面设置有电机固定底板(17),电机固定底板(17)上焊接设置有电机稳固片(2),通过电机稳固片(2)固定电动机(3)以保证其可以稳定工作;电动机输出轴(18)通过联轴器(19)与减速器输入轴(20)相互连接,减速器输出轴(15)上设置有第一齿轮(16),第一齿轮(16)与齿条(10)相啮合,齿条(10)在底板(9)上设置的底槽(58)中进行线性位移,齿条(10)的另一侧与第二齿轮(32)相啮合,第二齿轮(32)的转动通过齿轮轴(31)带动待检测轴承(42)转动,通过检测探杆(43)、压敏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轴承检测装置包括有底板(9),呈长方体板状结构的底板(9)上表面设置有电机固定底板(17),电机固定底板(17)上焊接设置有电机稳固片(2),通过电机稳固片(2)固定电动机(3)以保证其可以稳定工作;电动机输出轴(18)通过联轴器(19)与减速器输入轴(20)相互连接,减速器输出轴(15)上设置有第一齿轮(16),第一齿轮(16)与齿条(10)相啮合,齿条(10)在底板(9)上设置的底槽(58)中进行线性位移,齿条(10)的另一侧与第二齿轮(32)相啮合,第二齿轮(32)的转动通过齿轮轴(31)带动待检测轴承(42)转动,通过检测探杆(43)、压敏电阻(52)、检测箱(8)检测分析待检测轴承(42)的工作性能;所述的底板(9)的上侧布置有电动机(3),电动机3通过电机稳固片(2)固定以保证其工作时候的稳定性,电机稳固片(2)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在电机固定底板(17)的顶部,电机固定底板(17)呈长方体板状结构,电机固定底板(17)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四个通孔,第一系列螺栓组(4)穿过电机固定底板(17)的四个通孔与底板(9)的上侧的四个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进而实现电机固定底板(17)与底板(9)在准确位置的有效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动机(3)的输出端即电动机输出轴(18)通过联轴器(19)与减速器输入轴(20)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的底板(9)的上侧布置有减速器(59),减速器(59)通过减速器稳固片(14)固定以保证其工作时候的稳定性,减速器稳固片(14)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在减速器固定底板(23)的顶部,减速器固定底板(23)呈长方体板状结构,减速器固定底板(23)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四个通孔,第二系列螺栓组(22)穿过减速器固定底板(23)的四个通孔与底板(9)的上侧的四个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进而实现减速器固定底板(23)与底板(9)在准确位置的有效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减速器输出轴(15)的端部焊接固定有第一齿轮(16);所述的第一齿轮(16)与齿条(10)相互啮合,齿条(10)的底部与底板(9)的上侧设置的底槽(58)进行配合;齿条(10)的另一端与第二齿轮(32)相互啮合,齿条(10)的线性位移运动进一步地转化为第二齿轮(32)的旋转运动,第二齿轮(32)的宽度尺寸大于齿条(10)的宽度尺寸,第二齿轮(32)可以在与齿条(10)啮合传动的同时沿着第二齿轮(32)的轴心方向进行较小幅度的线性位移;第二齿轮(32)通过焊接固定在齿轮轴(31)的中部,第二齿轮(32)的回转轴线与齿轮轴(31)的回转轴线相互重合;所述的齿轮轴(31)的端部设置有动作块(37),动作块(37)的顶部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在齿轮轴(31)端部,动作块(37)的底部设置有凹槽,限位条(11)与动作块(37)底部的凹槽相配合,在限位条(11)的约束下,动作块(37)只能沿着限位条(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炜
申请(专利权)人:管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