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刀玉丹专利>正文

合成墙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7419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的一种合成墙砖,砖体1为长方体或正方体或异方体,砖体1的端头和/或侧面设置有半方型通孔2,砖体1上设置有方形通孔3,砖体1上还设置有圆形通孔4,圆形通孔4的顶端为高出砖体1顶面的突台5,圆形通孔4底端处的砖体1内设置有与突台5的形状和大小相吻合的凹槽6,砖体1靠外侧的边缘部分或全部为斜边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免砂浆砌筑,免砂浆抹灰粉刷等工序的优越性能,大大降低了建筑劳动成本,墙砖的再利用率非常高,产品可用做承重墙、载风墙、室内隔墙,围墙、烟囱、水池等各种墙体材料。(*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墙砖
技术介绍
现有的墙体材料即墙砖,一般为长方体,目前普遍使用的墙砖有经烧制而成的红砖,或用作隔墙用的蜂窝状的空心砖。由这些墙砖堆砌的墙体需要用砂浆水泥进行粘接,然后用砂浆水泥抹平粉刷表面,或再用瓷砖装饰表面,其施工麻烦,施工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且墙体成本高,另外瓷砖到一定年限后易掉落带来安全隐患,墙砖一般也只能一次性使用,再利用的可能性很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种新型的合成墙砖,它可克服现有墙砖必须经过烧制、堆砌、粉刷等烦杂的施工过程,造成劳动强度大,投资成本高的技术难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的合成墙砖,砖体1为长方体或正方体或异方体,砖体1的端头和/或侧面设置有半方型通孔2。上述方案中,砖体1上设置有方形通孔3。上述方案中,砖体1上设置有圆形通孔4,圆形通孔4的顶端为高出砖体1顶面的突台5,圆形通孔4底端处的砖体1内设置有与突台5的形状和大小相吻合的凹槽6。上述方案中,所述突台5为圆锥台型或十字台形或圆柱体形等。上述方案中,所述砖体1靠外侧的边缘部分或全部为斜边7。上述方案中,所述一块墙砖的方形通孔3为1-3个。上述方案中,所述一块墙砖的圆形通孔4为1-4个。本技术是设计人通过长期实践研制总结出来的科学实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墙砖上开设方形通孔然后实现砖与砖之间乃至整个墙体的固定可达到免砂浆砌筑的效果。通过对原材料配比的调节及模具设计可获得表面光洁或带图案的墙砖,加上钢筋固定墙体可免砂浆抹灰粉刷。通过原料配制的改变还可实现免烧制的目的。在墙砖上设置突台衔接块并在其中设置通孔使墙砖的重量比不设通孔可减轻20~30%,从而使免烧制墙砖建筑的轻体墙、高层墙得以实现。在无钢筋或简陋或应急(如军事需要)的条件下突台衔接块的通孔中还可灌注水泥以实现墙体的快速固定,另外,本专利技术设置圆锥形突台后,可使墙砖之间的衔接角度更加灵活,加快工程进度。本专利技术生产环节无任何环境污染,可根据不同需求,如承重墙、载风墙、室内隔墙,围墙等配制不同标号,花口,色彩等产品。在建筑过程中,由于免砂浆砌筑,免砂浆抹灰粉刷等工序的优越性能,大大降低了建筑劳动成本,使企业的利润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其次,本专利技术的墙砖的再利用率非常高,无论是室内隔墙还是房屋整体拆除,墙砖只需简单处理即可再次利用,损耗的废料非常少,且可以回收再生合成该产品。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可用做承重墙、载风墙、室内隔墙,围墙、烟囱、水池等各种墙体材料。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墙砖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墙砖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的墙砖结构示意图之三。图4为本技术的墙砖结构示意图之四。图中1.砖体;2.半方型通孔;3.方形通孔;4.圆形通孔;5.突台;6.凹槽;7.斜边。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例的合成墙砖的砖体1为正方体,砖体1的两端头设置有半方型通孔2,砖体1上设置有1个圆形通孔4,圆形通孔4的顶端为高出砖体1顶面的突台5,圆形通孔4底端处的砖体1内设置有与突台5的形状和大小相吻合的凹槽6,如图4所示。该墙砖可用做室内隔墙体材料。此种小型墙砖也可设计为半块砖的尺寸大小,当只需要用半节砖的时候,可以直接使用它,而不必将整个砖块砍成两节,避免浪费材料。可在其一端和一侧设置半方型通孔2,此时可用做转弯处墙体衔接的墙砖。本例砖体1靠外侧的边缘部分或全部为斜边7。设置斜边7的目的是当上下或左右两块砖相接时所形成的接缝为V字形,使整个墙体更加有立体感,更加美观,而省去传统砖墙需要钩缝的过程。如图2所示本例的合成墙砖的砖体1为长方体,砖体1的两端头设置有半方型通孔2,砖体1上设置有3个圆形通孔4,圆形通孔4的顶端为高出砖体1顶面的突台5,圆形通孔4底端处的砖体1内设置有与突台5的形状和大小相吻合的凹槽6,如图4所示。本例的砖体1上设置有两个方形通孔3。该墙砖可用做载风墙体材料。本例的砖体1一侧还可设置半方型通孔2,此时可用做转弯处墙体衔接的墙砖。如图1所示本例所述砖体1靠外侧的边缘部分或全部为斜边7。如图3所示本例的合成墙砖的砖体1为长方体,砖体1的两端头设置有半方型通孔2,砖体1上设置有2个圆形通孔4,圆形通孔4的顶端为高出砖体1顶面的突台5,圆形通孔4底端处的砖体1内设置有与突台5的形状和大小相吻合的凹槽6,如图4所示。本例的砖体1上设置有1个方形通孔3。该墙砖可用做承重墙体材料。本例的砖体1一侧还可设置半方型通孔2,此时可用做转弯处墙体衔接的墙砖。如图1所示本例所述砖体1靠外侧的边缘部分或全部为斜边7。图4为图3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上述墙砖也可以将其一个侧面即内侧面设置为内凹弧形,将其另一侧设置为外凸弧形,类似半月形等异形材料,这种形状的墙砖可直接用来砌圆柱体,而不需要切削以节省材料。上述各例的突台5也可为十字台形或圆柱体形等,但圆锥台形安装施工更方便。两块砖之间各种角度的衔接均可实用。上述半方型通孔2和方形通孔3可用做砌墙体时安装钢筋等墙体固定材料,因而通孔的大小可根据钢筋的直径来设计。权利要求1.一种合成墙砖,其特征在于砖体1为长方体或正方体或异方体,砖体1的端头和/或侧面设置有半方型通孔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墙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上设置有方形通孔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墙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上设置有圆形通孔4,圆形通孔4的顶端为高出砖体1顶面的突台5,圆形通孔4底端处的砖体1内设置有与突台5的形状和大小相吻合的凹槽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墙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台5为圆锥台型或十字台形或圆柱体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墙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靠外侧的边缘部分或全部为斜边7。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的一种合成墙砖,砖体1为长方体或正方体或异方体,砖体1的端头和/或侧面设置有半方型通孔2,砖体1上设置有方形通孔3,砖体1上还设置有圆形通孔4,圆形通孔4的顶端为高出砖体1顶面的突台5,圆形通孔4底端处的砖体1内设置有与突台5的形状和大小相吻合的凹槽6,砖体1靠外侧的边缘部分或全部为斜边7,本技术具有免砂浆砌筑,免砂浆抹灰粉刷等工序的优越性能,大大降低了建筑劳动成本,墙砖的再利用率非常高,产品可用做承重墙、载风墙、室内隔墙,围墙、烟囱、水池等各种墙体材料。文档编号E04C1/00GK2937291SQ20062003516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4日专利技术者刀玉丹 申请人:刀玉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成墙砖,其特征在于砖体1为长方体或正方体或异方体,砖体1的端头和/或侧面设置有半方型通孔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刀玉丹
申请(专利权)人:刀玉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