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738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路连接组件,包括接头及两个锁紧套,连接两根软管时,利用软管本身具有弹性的特点,将软管的一端套在接头的连接段上,将锁紧套套在软管的外侧,然后使锁紧套向靠近接头的中间段的方向移动,直到锁紧套内侧壁上的第二凸起经过配合段外侧壁上的第一凸起,第二凸起被第一凸起阻挡,防止锁紧套与接头相脱离,由于连接段的外侧壁由远离中间段向靠近中间段的方向增大,因此软管套在连接段后,软管的一端会被扩张,软管被压紧在锁紧套与连接段之间,防止软管从接头上松脱。采用纯物理的连接方式,因而无需使用粘接剂固定,可以完全避免粘接剂的残留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路连接组件
本技术涉及管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管路连接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绝大多数一次性使用医疗管路的材料都是医用聚氯乙烯(PVC,Polyvinylchloride)材料,所以在管路与接头连接的时候,也会将接头的材料也采用PVC注塑。这样,当管路与接头粘接时,直接在两者接触的表面均匀涂上环已酮等粘接剂,即可将管路与接头瞬间熔接在一起。或者,当接头为非PVC材料时,一般也会直接在接头与管路接触的表面涂上光固胶等粘接剂。这两者加工工艺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便于在流水线中快速使用。但是采用粘接剂进行连接的工艺,容易造成粘接剂的残留。由于这些粘接剂一般都是有毒性的,而且气味也较重,在生产过程中不利于操作者的身心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采用纯物理连接方式以避免粘接剂残留的管路连接组件。一种管路连接组件,用于连接两根软管,所述管路连接组件包括:接头,内部呈中空状且两端开口,所述接头包括中间段、两个配合段及两个连接段,所述两个配合段分别位于所述中间段的相对两端,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配合段远离所述中间段的一端,所述配合段的外侧壁上突出形成有第一凸起,所述连接段的外侧壁由远离所述中间段向靠近所述中间段的方向增大;及两个锁紧套,套设于所述软管与所述接头的外侧,所述锁紧套的内侧壁上突出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配合的第二凸起,以防止所述锁紧套与所述接头相脱离,所述软管的一端被压紧在所述连接段的外侧壁与所述锁紧套的内侧壁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为环形凸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配合段远离所述中间段的一端的外侧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包括第一引导部、第一过渡部及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过渡部位于所述第一引导部与所述第一抵持部之间,所述第一引导部靠近所述配合段远离所述中间段的端面,所述第一抵持部较所述第一引导部更靠近于所述中间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合段的外径小于所述中间段的外径,所述连接段的外径小于所述配合段的外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段的外侧壁为圆锥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套包括第一锁紧段及第二锁紧段,所述第一锁紧段较所述第二锁紧段更靠近于所述中间段,所述第二凸起突出形成于所述第一锁紧段的内侧壁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起为环形凸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起包括第二引导部、第二过渡部及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二过渡部位于所述第二引导部与所述第二抵持部之间,所述第二引导部较所述第二抵持部更靠近于所述中间段,所述第二抵持部能够与所述第一抵持部相抵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紧段的内侧壁突出形成有压紧部,所述软管被压紧在所述压紧部与所述连接段的外侧壁之间。上述管路连接组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连接两根软管时,利用软管本身具有弹性的特点,将软管的一端套在接头的连接段上,将锁紧套套在软管的外侧,然后使锁紧套向靠近接头的中间段的方向移动,直到锁紧套内侧壁上的第二凸起经过配合段外侧壁上的第一凸起,第二凸起被第一凸起阻挡,防止锁紧套与接头相脱离,由于连接段的外侧壁由远离中间段向靠近中间段的方向增大,因此软管套在连接段后,软管的一端会被扩张,软管被压紧在锁紧套与连接段之间,防止软管从接头上松脱。采用纯物理的连接方式,因而无需使用粘接剂固定,可以完全避免粘接剂的残留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的管路连接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管路连接组件组装好后的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管路连接组件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中的管路连接组件10,可以应用在医疗管路系统中,用于连接两根软管20,本实施方式中的管路连接组件10采用纯物理的连接方式,可以完全避免使用粘接剂,从而避免粘接剂的残留。具体地,管路连接组件10包括接头100及两个锁紧套200。请一并参阅图2,接头100的内部呈中空状且两端开口。接头100包括中间段110、两个配合段120及两个连接段130,两个配合段120分别位于中间段110的相对两端,连接段130位于配合段120远离中间段110的一端。配合段120用于与锁紧套200相配合,连接段130用于供软管20套入。请一并参阅图3,配合段120的外侧壁上突出形成有第一凸起121。具体地,第一凸起121可以为环形凸起,因此,在与锁紧套200相配合时,更牢靠。当然,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起121还可以由多个间断的凸块形成,各凸块沿配合段120的外侧壁排布。具体地,第一凸起121位于配合段120远离中间段110的一端的外侧壁上。因此,第一凸起121与中间段110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能够允许锁紧套200在中间段110与第一凸起121之间进行微调整。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起121包括第一引导部122、第一过渡部123及第一抵持部124,第一过渡部123位于第一引导部122与第一抵持部124之间,第一引导部122靠近配合段120远离中间段110的端面,第一抵持部124较第一引导部122更靠近于中间段110。第一引导部122用于引导锁紧套200套在配合段120上。例如,第一引导部122为由远离中间段110向靠近中间段110逐渐增大形成的倾斜面。第一过渡部123为平行于配合段120外侧壁的平面,第一抵持部124为垂直于第一过渡部123的垂直面,用于阻挡锁紧套200与配合段120相分离。连接段130的外侧壁由远离中间段110向靠近中间段110的方向增大。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段130的外侧壁为圆锥面。因此,当软管20套在连接段130时,越往靠近中间段110的方向套入,软管20与连接段130的外侧壁之间的配合越紧密。当然,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连接段130的外侧壁还可以为由多个平面组成的非圆锥面,只要实现由远离中间段110向靠近中间段110的方向增大即可。配合段120的外径小于中间段110的外径,连接段130的外径小于配合段120的外径。因此,配合段120与中间段110形成台阶结构,连接段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路连接组件,用于连接两根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连接组件包括:接头,内部呈中空状且两端开口,所述接头包括中间段、两个配合段及两个连接段,所述两个配合段分别位于所述中间段的相对两端,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配合段远离所述中间段的一端,所述配合段的外侧壁上突出形成有第一凸起,所述连接段的外侧壁由远离所述中间段向靠近所述中间段的方向增大;及两个锁紧套,套设于所述软管与所述接头的外侧,所述锁紧套的内侧壁上突出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配合的第二凸起,以防止所述锁紧套与所述接头相脱离,所述软管的一端被压紧在所述连接段的外侧壁与所述锁紧套的内侧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路连接组件,用于连接两根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连接组件包括:接头,内部呈中空状且两端开口,所述接头包括中间段、两个配合段及两个连接段,所述两个配合段分别位于所述中间段的相对两端,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配合段远离所述中间段的一端,所述配合段的外侧壁上突出形成有第一凸起,所述连接段的外侧壁由远离所述中间段向靠近所述中间段的方向增大;及两个锁紧套,套设于所述软管与所述接头的外侧,所述锁紧套的内侧壁上突出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配合的第二凸起,以防止所述锁紧套与所述接头相脱离,所述软管的一端被压紧在所述连接段的外侧壁与所述锁紧套的内侧壁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为环形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配合段远离所述中间段的一端的外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包括第一引导部、第一过渡部及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过渡部位于所述第一引导部与所述第一抵持部之间,所述第一引导部靠近所述配合段远离所述中间段的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狄文雷建平唐云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保瑞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