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路堑人工挖孔抗滑桩外露面清水支模结构及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72049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边坡路堑人工挖孔抗滑桩外露面清水支模结构及施工工艺,包括细石混凝土回喷层所述的细石混凝土回喷层设置在抗滑桩需要外露一侧的人工挖孔桩桩孔内侧壁上,细石混凝土回喷层的表面设置有砂浆回喷层,所述的砂浆回喷层的内侧壁上平铺有塑料薄模板,所述的塑料薄模板的内侧壁上均匀分布有与抗滑桩钢筋绑扎在一起的若干个预制垫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独特的多层结构,施工比较简单,达到人工挖孔抗滑桩外露面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良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边坡路堑人工挖孔抗滑桩外露面清水支模结构及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工程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边坡路堑人工挖孔抗滑桩外露面清水支模结构及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在丘陵及山区道路的路堑防护工程中时常设计有“抗滑桩+桩间墙”的路堑防护,该路堑防护工程施工时,为确保施工安全,时常需要对抗滑桩采用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艺,待成孔并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成桩,而且桩体达到设计强度后,再开挖道路一侧的土方,以保证施工抗滑桩后面的预制板墙能支撑路堑侧边土压力。该抗滑桩道路路面以上部分的正面及两个侧面是外露的。采用常规的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不采用相应措施,待挖开道路一侧土方后,路面以上部分的正面及两个侧面的混凝土由于人工挖孔桩支模粗糙,外观效果将十分差,达不到清水混凝土的验收要求,若进行抹面加工处理,也不符合《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的要求。现有的清水混凝土模板使用木纹板作为模板,极易出现蝉缝错台、麻面、砂带等现象且生产成本高的缺点。针对这些缺点,一般采用改善模板表面光滑度来实现,比如定制钢模板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定制钢模板在地面整体拼装成型后,用吊车整体下放到抗滑桩桩孔内,然后浇筑抗滑桩混凝土。此方法利用钢模板的光滑度解决了滑桩外露面混凝土外观的问题,但此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方面因定制钢模板有一定厚度而需扩大抗滑桩挖孔的孔径,造成费用增加,不经济;另一方面,因定制钢模板被浇筑在桩孔内,需挖开道路一侧土方后才能取出钢模板周转使用,定制钢模板周转使用受到较大限制,成本较大。或者在模板板面上涂刷复合高分子材料和玻璃纤维等增强材料后,就可使钢模板和钢框胶合板模板提升浇筑表观效果,然而这些方法对于材料和施工技能水平要求及其高,施工实现成本也比较高,推广应用受到极大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边坡路堑人工挖孔抗滑桩外露面清水支模结构及施工工艺,采用独特的多层结构,施工比较简单,达到人工挖孔抗滑桩外露面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良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边坡路堑人工挖孔抗滑桩外露面清水支模结构,包括细石混凝土回喷层所述的细石混凝土回喷层设置在抗滑桩需要外露一侧的人工挖孔桩桩孔内侧壁上,细石混凝土回喷层的表面设置有砂浆回喷层,所述的砂浆回喷层的内侧壁上平铺有塑料薄模板,所述的塑料薄模板的内侧壁上均匀分布有与抗滑桩钢筋绑扎在一起的若干个预制垫块。作为补充,人工挖孔桩桩孔内侧壁上设置有呈上口小、下口大的喇叭状的孔桩护壁,所述的细石混凝土回喷层布置在孔桩护壁的外侧,其厚度最薄的位置为25mm。作为补充,所述的塑料薄模板厚度为5mm,表面光滑。作为优选,所述的预制垫块的尺寸50mm×50mm×25mm,采用同桩身混凝土标号的减石子混凝土制作。具体的边坡路堑人工挖孔抗滑桩外露面清水支模结构的施工工艺,具体步骤如下:(a)首先在抗滑桩需要外露一侧的人工挖孔桩桩孔内侧设置细石混凝土回喷层,初步找平、找竖直;(b)在细石混凝土回喷层表面喷射砂浆回喷层,在竖直细石混凝土表面精确找平,使之具有模板平整度,便于支撑后续的塑料薄模板;(c)将塑料薄模板依次放入桩孔内,自下而上用小头钢钉固定在砂浆回喷层表面;(d)抗滑桩钢筋在人工挖孔桩桩孔内整体绑扎完毕后,绑扎预制垫块,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e)最后往桩孔内浇筑混凝土。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路堑人工挖孔抗滑桩外露面清水支模结构及施工工艺,采用独特的多层结构,施工比较简单,达到人工挖孔抗滑桩外露面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良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桩孔的竖向半剖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桩孔的水平半剖结构图。图示:1、细石混凝土回喷层;2、砂浆回喷层;3、塑料薄模板;4、预制垫块;5、孔桩护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边坡路堑人工挖孔抗滑桩外露面清水支模结构及施工工艺,包括细石混凝土回喷层1所述的细石混凝土回喷层1设置在抗滑桩需要外露一侧的人工挖孔桩桩孔内侧壁上,细石混凝土回喷层1的表面设置有砂浆回喷层2,所述的砂浆回喷层2的内侧壁上平铺有塑料薄模板3,所述的塑料薄模板3的内侧壁上均匀分布有与抗滑桩钢筋绑扎在一起的若干个预制垫块4。具体的边坡路堑人工挖孔抗滑桩外露面清水支模结构的施工工艺,具体步骤如下:(a)首先在抗滑桩需要外露一侧的人工挖孔桩桩孔内侧设置细石混凝土回喷层1,初步找平、找竖直,如果人工挖孔桩桩孔内侧壁上设置有呈上口小、下口大的喇叭状的孔桩护壁5,所述的石混凝土回喷层1布置在孔桩护壁5的外侧,其厚度最薄的位置为25mm;(b)在细石混凝土回喷层1表面喷射砂浆回喷层2,在竖直细石混凝土表面精确找平,使之具有模板平整度,便于支撑后续的塑料薄模板3;(c)将塑料薄模板3依次放入桩孔内,所述的塑料薄模板3厚度为5mm,表面光滑,自下而上用小头钢钉固定在砂浆回喷层2表面;(d)抗滑桩钢筋在人工挖孔桩桩孔内整体绑扎完毕后,绑扎预制垫块4,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所述的预制垫块4的尺寸50mm×50mm×25mm,采用同桩身混凝土标号的减石子混凝土制作;(e)最后往桩孔内浇筑混凝土。本专利技术的采用独特的多层结构,施工比较简单,达到人工挖孔抗滑桩外露面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良好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边坡路堑人工挖孔抗滑桩外露面清水支模结构,包括细石混凝土回喷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石混凝土回喷层(1)设置在抗滑桩需要外露一侧的人工挖孔桩桩孔内侧壁上,细石混凝土回喷层(1)的表面设置有砂浆回喷层(2),所述的砂浆回喷层(2)的内侧壁上平铺有塑料薄模板(3),所述的塑料薄模板(3)的内侧壁上均匀分布有与抗滑桩钢筋绑扎在一起的若干个预制垫块(4)。

【技术特征摘要】
1.边坡路堑人工挖孔抗滑桩外露面清水支模结构,包括细石混凝土回喷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石混凝土回喷层(1)设置在抗滑桩需要外露一侧的人工挖孔桩桩孔内侧壁上,细石混凝土回喷层(1)的表面设置有砂浆回喷层(2),所述的砂浆回喷层(2)的内侧壁上平铺有塑料薄模板(3),所述的塑料薄模板(3)的内侧壁上均匀分布有与抗滑桩钢筋绑扎在一起的若干个预制垫块(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路堑人工挖孔抗滑桩外露面清水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人工挖孔桩桩孔内侧壁上设置有呈上口小、下口大的喇叭状的孔桩护壁(5),所述的细石混凝土回喷层(1)布置在孔桩护壁(5)的外侧,其厚度最薄的位置为2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路堑人工挖孔抗滑桩外露面清水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薄模板(3)厚度为5mm,表面光滑。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世勇任勇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